高护和护士有什么区别(本科护理)

高护和护士有什么区别(本科护理)

潘秋灵 2025-09-24 新鲜城事 5 次浏览 0个评论

曾经,很多学护理专业的护士都以“高护”自称,作为一名护士,如果拿到“高护”文凭,那的确是值得骄傲啊。

本科护理,不叫“高护”!

“高护”是“高等护理教育”的简称,最初主要对应大专层次的护理专业,用于区别于中专层次的“普通护理”。

随着教育发展,本科及以上护理教育已成为主流,“高护”这一说法逐渐不再特指大专,而是泛指大专及以上的高等护理教育。

本科护理不叫“高护”。

本科护理通常会直接称为“本科护理”,以明确学历层次,而非沿用“高护”的称呼。

一、高护叫法的由来

在七八十年代,那时候多是普及中等专业教育、中等技术教育(简称中专、中技),一般学制是三年,完成学业后,就获得了中等专业学历,比如,卫校毕业的医生,叫“医士”,护理毕业的就叫“护士”。

九十年代,逐渐提高了教育层次,很多地方开展了继续教育,或脱产、或函授、或自考,大专毕业的护理专业,叫“高护”,意思是指通过了“高等护理教育”。

本科护理,不叫“高护”!

二、高等护理与普通护理的区别:

1、学历上区别

普通护理和高级护理的区别,直观上的区别应该就是学历上的区别。

高级护理是指大专及以上护理学历教育,而普通的护理指卫校类的三年制中专学历。而学历上的区别就是含金量的区别,拿到高级护理的本科、专科毕业证的,在就业时选择的空间更大。

2、专业上区别

高级护理在学习课程上精于普通护理专业。

普通护理专业学的课程很多,从最基础的语文、数学等文化课起步,从最基础的专业课比如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毒理学、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科护理、儿科护理学起,几十门课程同时修,但实际上学的东西很杂,不是非常专业。但是那时候,能考取“卫校”的,都是顶呱呱的,学顺利毕业的,也是顶尖的人才。因为学医很累、很苦,门门功课都需要死记硬背的,要求很严,毕竟是敬畏生命的专业,每年统考,都有一定比例学生属于“未通过”或“肄业的”,在我印象中,我们那届就有10个未毕业,2个留级,对于现在孩子来说,简直不敢想象。

高级护理在大学里只有10-15门课程,会更加精深和专业。相对来说,高级护理是更加专业的,学习层次更高,要求标准不一样,同时也是大医院更容易接收高级护理毕业生的原因。

3、深造上区别

本科高级护理毕业后可以选择继续深造,如考研、考博等,而中等专业毕业的,需先考大专,大专的需要专升本。

现在招生和以前不一样了,即使是初中生考的护理专业,也是3+2,或者5+3培养层次。

本科护理,不叫“高护”!

三、“高护”与“高等护理教育”认识上偏差

”高护”与“高等护理教育”的概念关联

一般 “高护”通常被理解为“高级护理”的简称,其核心指向具备高等教育背景的护理专业人才及相关实践领域,与“高等护理教育”密切相关但并非完全等同。

高等护理教育是培养高级护理人才的教育体系,而“高护”更侧重于该教育体系下培养的人才及其从事的专业工作。

四、高护的核心内涵与定位

1、人才属性:

高护人员需具备大专及以上学历,如大学本科毕业见习一年期满或研究生班结业者可晋升为护师,能独立承担患者整体护理、参与病房管理、教学及科研工作。

2、教育依托:

我国高等护理教育始于1921年北京协和医院合办的高等护士学校,目前开设护理学专业的院校达115所,包括北京大学、协和医科大学等,提供本科(部分学制5年)、硕士、博士等多层次教育。

3、实践范畴:

涵盖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护理科研四大领域,以“病人为中心”开展整体护理,区别于仅从事技术性工作的普通护士。

对比维度

普通护理

高护(高级护理)

高等护理教育

学历要求

中专学历

大专及以上学历

高等教育体系(大专/本科/研究生)

核心能力

基础技术操作

独立护理、管理、教学、科研

培养高护人才的课程与实践体系

典型特征

侧重技能操作

强调高等教育背景与综合素养提高

教育过程与资源的总和

4、三大模块

核心课程涵盖医学基础(系统解剖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等)、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护理学等)及人文社科(护理心理学、医学伦理学等)三大模块,注重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高护和护士有什么区别(本科护理)》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5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