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岁的李大爷深夜突然醒来,他察觉到左边一侧肢体都无法动弹,想说话,却一直咿咿呀呀发不出有意义的句子,最后只能用右手拍打老伴,把老伴唤醒。老伴孙姨看情况不对,赶紧拨打了120急救电话。
经过一系列检查,医院判断李大爷为急性脑梗死。原来李大爷有20多年高血压史,10年糖尿病史,但一直担心药物有副作用,因此只会在感觉到头晕时候才用药。由于长期不规律用药,最终导致了李大爷的这次意外。
脑梗很多人都不陌生,它还有一个俗名,叫“中风”。
脑梗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形成脑血栓、脑栓塞以及腔隙性脑梗死。其发作主要集中在45~70岁人群,其中以急性脑梗死最常见,占中国脑卒中总数的69.6-70.8%。
我国是脑梗发病大国,据2018年发布的《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显示,四十岁及以上发生脑梗的病患有1200多万人,每年由于脑梗导致丧失性命的人数达190多万人。且这个数字近年来仍稳步攀升。
为何我国脑梗患者居高不下?这可能与厨房中“隐藏炸弹”有关。这些调味品,长期摄入超标,很有可能会增加脑风发病风险。
食用油:喜欢吃油炸、红烧等食物的人群,长期摄入太多的食用油,会导致血液中的甘油三酯、胆固醇等占比都显著提升,从而增加脑梗发作几率。食用盐:喜欢重口味的人,摄入过量的盐,游离的钠离子就会滞留在人体,从而诱发血管平滑肌细胞肿胀,进而血压升高。白砂糖:用白砂糖调味,可以让菜色更加鲜美,但过度摄入糖,会影响身体血糖水平、胰岛功能,还会诱发血脂升高,导致血液粘稠、脑组织缺血,进而诱发一系列心脑血管疾病。脑梗发病较急,很多人由于忽略早期信号,往往在发作后,才被诊断出为急性脑梗。健康管理师、中华中医药学会慢病管理分会委员宋添力表示,在脑梗发病前一段时间,一般会有这几个征兆:
1、身体疲劳
经过一夜睡眠,身体还是感觉到疲劳、乏力,或是不停在打哈欠,说明患者出现了脑中枢缺氧的现象。大约80%的患者会出现这种先兆现象,在发病的一周前表现更为明显。
2、经常头晕
无缘无故出现频繁头晕,且持续性疼痛,此时就需要更加注意。
3、眼前发黑
当脑部血流不畅,或一些小的血栓经过视网膜动脉使其出现暂时性的缺血,容易导致一过性眼前发黑。
4、肢体、手足、唇舌等麻木
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一侧手臂麻木、失去知觉,同时伴有头晕头痛、视线模糊等。
一旦出现脑梗,就意味着要与时间赛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科副主任马青峰表示,脑梗救命黄金期是4.5小时,当出现“120”症状,哪怕不严重,也要及时就医。
1:代表一张脸,一侧口角不能动或有下垂;2:双臂平举坚持10秒,如果10秒内有一侧肢体下垂,暗示脑梗;0:聆听,说话口齿不清,无法表达意思。三、中老年人晚饭后,要少做5件事诱发脑梗的因素有多种,尤其是饭后这些行为,很可能会危害心脑血管健康:
1、饭后久坐
很多人吃完饭就会瘫坐在沙发上,久坐不动,不利于血液循环,且容易增加高血脂及肥胖风险,最终增加脑梗发生风险。
2、饭后生气
饭后情绪激动,会导致血压迅速升高,心率变快,影响胃肠道消化吸收,以及血管无法正常工作。
3、饭后抽烟
人体进食之后,食物需要消化,血流比平常要快。这个时候吸烟,香烟的有害物质会随着血液流向各处,容易伤及胃、肠道,还容易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4、饭后马上睡觉
刚吃完饭的时候,胃里的饱腹感是非常强的,这个时候马上睡觉,会对人体代谢产影响,从而减缓血液循环速度。
5、饭后马上洗澡
饭后大量血液积聚在胃部,流向其他器官的血流减少。若此时马上洗澡,肌肉和皮肤会膨胀,人体血流量将增加,血液流动速度加快,血管突然收缩,容易导致脑梗发生。
要想远离脑梗,就要在生活中有所规避,生活中以清淡饮食为主,饭后也要注意某些行为不能进行,戒烟酒,保持适量运动,保持健康生活方式,脑梗或许就会远离。
参考资料:
[1]《为啥中国脑梗塞患者越来越多?厨房里的这些调料滥用或是“帮凶”》.家庭医生在线.2023-07-16
[2]《为什么中国脑梗患者越来越多?不光要补叶酸,这两件事也赶紧做》.中国科普.2023-04-16
[3]《脑梗有个“黄金救命期”,错过可能就晚了!3大症状,出现1个就要赶紧就医》.我是大医生官微.2020-12-11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脑梗塞的前兆有哪些(脑梗来临并非静悄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