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1955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这红薯甜得很,我吃了血糖不会升太高吧?”
68岁的赵大爷是名老糖友,患糖尿病已经十几年了。最近天气转凉,他去早市买菜时,看到摊上热腾腾的烤红薯,忍不住买了一个。可吃完后,心里又犯嘀咕:红薯这么甜,是不是不该吃?
红薯一度被糖尿病患者列为“高风险食物”,但近年来,关于红薯的研究却给出了新的视角。红薯真的不能碰吗?其实没那么绝对。但糖尿病患者吃红薯,确实有不少讲究。
今天,我们就来把这个问题讲清楚。
红薯虽甜,但并不等于高糖。它的“甜”主要来自天然糖醇和复合碳水化合物,不是单纯的蔗糖或葡萄糖。
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每100克红薯的*升糖指数(GI)*在55左右,属于中等升糖食品。比起白米饭、白馒头(GI在80以上),红薯的升糖速度其实更慢。
也就是说,红薯不会像白糖那样迅速推高血糖。
而且,红薯中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和抗性淀粉,这两种成分能延缓肠道对糖分的吸收,有助于平稳血糖。
也正因如此,权威指南并不禁止糖尿病人吃红薯。但吃红薯的方式不对,确实可能让血糖“翻车”。
经过国内多家三甲医院营养科的临床观察与分析,糖尿病患者在吃红薯时,常常会踩以下这9个“雷区”,一不小心就让血糖失控。
1. 红薯当水果吃,血糖飙升
不少人觉得红薯是“粗粮”,吃再多也没关系。但红薯的主成分仍是淀粉,属于主食类,不能当成零食或水果随便吃。
如果你已经吃了米饭、馒头,再额外加一块红薯,相当于“主食叠加”,血糖自然高。
建议:吃红薯时,相应减少主食摄入。
2. 蒸、煮、烤,做法不同,血糖反应也不同
红薯的做法会直接影响其血糖生成指数。煮红薯时淀粉糊化充分,GI反而升高;而蒸红薯保留更多结构性淀粉,对血糖影响较小。
烤红薯虽然香甜,但长时间高温会使淀粉糖化,导致GI升得更高。
建议:首选蒸红薯,其次是短时间高压煮。尽量少吃烤红薯。
3. 红薯皮吃不吃?很关键
红薯皮虽然不算美味,但富含膳食纤维和多酚类抗氧化物质,有助于降低餐后血糖波动。
如果红薯来源安全(非发芽或霉变),建议连皮一起吃,更健康。
4. 趁热吃?不如放凉后再吃
热红薯香气扑鼻,谁都想趁热吃。但你可能不知道:放凉后的红薯,含有更多抗性淀粉,这种淀粉在小肠中难以被吸收,能延缓血糖上升。
建议:红薯可提前煮好,冷藏后食用,甚至做成凉拌红薯块,更利于控糖。
5. 红薯+蜂蜜,血糖“炸弹”
有些人喜欢在红薯上加糖、加蜂蜜,还觉得是“养生吃法”。其实这种搭配会极大增加糖负荷,对糖友来说非常危险。
红薯本身已经含糖,再添加蜂蜜,只会让血糖快速升高。
建议:糖尿病人吃红薯,不加糖、不加蜂蜜。原味最好。
6. 空腹吃红薯,易引发不适
空腹状态下摄入大量红薯,容易造成胃酸过多、胀气,还可能导致低血糖反应后的反跳性高血糖。
建议:红薯最好在两餐之间或作为正餐主食部分食用,避免空腹单吃。
7. 红薯≠粗粮
很多人把红薯当作“粗粮代表”,但实际上,它属于高碳水类蔬菜,营养结构不同于杂粮(如燕麦、荞麦)。
红薯虽有一定膳食纤维,但比不上真正的粗粮在控糖方面的稳定性。
建议:红薯可以吃,但不要代替全谷杂粮,更不能代替蔬菜。
8. 红薯吃多了,小心肠胃闹脾气
红薯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糖醇类物质,大量摄入可能引发腹胀、排气增多、腹泻等消化道不适。
糖尿病患者如果合并胃轻瘫或肠易激综合征,更应注意控制红薯摄入量。
9. 每天吃多少合适?有“数”可循
根据中国临床营养学会建议,糖尿病患者每日碳水摄入应控制在总能量的45%—55%。红薯作为主食替代,每次摄入控制在100g—150g之间为宜(约1/2根中等大小红薯)。
建议:将红薯纳入每日主食总量中,不额外增加。
红薯虽好,也要“吃得对”红薯不是糖尿病人的“禁区”,但也不是“万能食物”。关键在于吃的方式和搭配。
某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提醒: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控制,不是简单禁忌,而是科学管理。
如果你能做到“吃对时间、吃对量、吃对方法”,红薯完全可以成为你饮食中的一部分。
结语:控糖不是“忌口”,而是“智慧吃饭”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它的误解。真正的饮食管理,不是把食物一概拒之门外,而是在科学知识的指导下,做出正确选择。
红薯也好,水果也罢,只要掌握方法,糖友一样可以吃得丰富、吃得开心、吃得安心。
参考资料:
《中国食物成分表 第6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糖尿病人能不能吃红薯?医生这样说》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糖尿病可以吃红薯吗(红薯再次被关注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吃红薯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