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科门诊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患者:患者感觉耳朵瘙痒难忍、疼痛、流水,甚至听力下降,患者常自认为是中耳炎,于是自行在家耳内滴药,症状常常非但不减轻,反而越来越厉害了,于是才来医院就诊。
医生通过耳内镜检查,通常会发现患者外耳道皮肤糜烂,表面覆白色或奶油样沉积物;有的患者外耳道内有菌丝,菌丝的颜色可为白色、灰黄色、灰色或褐色,可伴有外耳道皮肤浅溃疡、肉芽生长,表面常有脓性分泌物,严重者可损伤鼓膜,造成鼓膜穿孔。这时医生就会诊断:霉菌性(又称:真菌性)外耳道炎。如果通过症状、耳镜检查不能确诊的,医生会建议患者行分泌物真菌涂片以明确诊断。
一、霉菌性外耳道炎常见原因有哪些呢?
1、耳内常进水或不适当地滴药:外耳道PH值改变,有利于霉菌的孳生。
2、中耳炎反复流脓:外耳道长期脓液浸泡,加上分泌物的堆积,霉菌得以孳生繁殖。
3、被传染:接诊的病人中,许多人曾有在洗浴中心或理发店采耳史,尤其采耳、修脚同时进行者。原因是工具多人共用,消毒不严。
4、全身性慢性疾病,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全身长期大剂量应用抗生素;会导致菌群失调,为霉菌的孳生提供了条件。
二、如何预防霉菌性外耳道炎呢?
1、耳内禁反复进水及长期应用滴耳液。潮湿的外耳道是霉菌生长的温床。
2、避免不卫生采耳。
3、规范的耳病治疗,避免长时间的使用耳内抗生素及激素。
三、霉菌性外耳道炎如何治疗?
患者以外耳道局部治疗为主。首先需要清除外耳道内的污物,保持外耳道干燥,然后局部应用广谱抗真菌药物。病情严重者给予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
当然,最重要的是要找正规医院耳鼻喉科医生检查、诊断后规范治疗,不要自行乱用药物,以免因用药不当加重病情或导致疾病反复发作,对耳朵造成损伤,影响听力。
来源: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
并在“我要爆料”板块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霉菌性外耳道炎怎么治?(健康科普|耳痒)》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