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朋友聊天,提起曾经让他非常尴尬的一件事,听起来也有点好笑,来,大家一起看看是怎么一回事!
上午市局来检查工作,一时慌忙疏忽大意,拿错了烟,这件事让他一整天尴尬不如,我们一起来听听详情!
今天市局来检查,本想拿出中华烟表敬意,慌乱间竟摸出了自己常抽的红色红杉树,方局长目光扫过烟盒,依旧笑意温和,客气接过后夹在指间,自始至终未曾点燃。这一幕落在眼里,我只觉得脸颊发烫,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
说起身上装两种烟的习惯,并非我趋炎附势,实在是工资收入有限,不得不精打细算。烟瘾上来时,十元左右的红杉树是日常口粮,舍不得轻易碰高档烟;可遇着重要场合或是体面人,又得备上中华烟撑场面、表尊重。先前回老家,特意买几包中华烟分给街坊邻居,众人接过烟时满脸堆笑,连连称赞我“发达了”“懂规矩”,唯有村后二叔抽了两口便直言,这中华烟和他八块钱的红旗渠尝不出差别。这话虽直白,却让我从此认准了“因人递烟”的门道,出门必揣两种烟,分清场合、辨明对象再掏烟。
好在中午陪方局长吃饭时,我特意在兜里仔细摸索,反复确认烟盒手感,总算精准掏出了中华烟。方局长见状又是一笑,可那笑容落在我眼里,却比上午的尴尬更甚,耳根瞬间烧得通红。这顿饭吃的实在不好意思,满脑子都是上午掏错烟的场景,坐立难安。
其实生活里,类似“装两种烟”的人比比皆是,不过是普通人在能力范围内,想把事情办得周全些。可越是谨慎,越容易在细节上出岔子,反倒落得满心局促。说到底,人与人相处,真诚远比烟的档次更重要!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我是怎么了(提起这件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