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你以为感冒咳嗽随便吃点药没事?长期吃一种常见的药,居然会引发严重低钾,甚至危及生命!
大多数人认为药能治病,只要不是激素、抗生素,用起来没什么大问题。但很多人不知道,有些药物用得久了,反而会让身体陷入危险。身体乏力、腿软、抽筋、心慌,背后很可能就是“低钾血症”在作怪。而罪魁祸首,竟然藏在我们最常见、最容易忽视的一类药物里。
很多人低估了“低钾”的危害,甚至以为补点钾就行。其实,低钾不是小事,它和你的心跳、呼吸,甚至生命安全息息相关。
常见药物,竟然暗藏风险大家都熟悉的“利尿药”,在高血压、心脏病、肾病领域用得极多。全国高血压患者已超2.7亿,《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曾提到,高血压人群用药率逐年上升,利尿药就是常用选项之一。它价格低廉,效果明显,被称为“老百姓家里最常见的高血压药”。不少患者觉得这个药副作用小,用着放心,甚至有些人把它当“消肿秘方”,一用就是好几年。
但很少有人真正了解,利尿药长期使用,最容易带走体内的钾。钾是维持心脏跳动、神经传导、肌肉运动的关键。钾一旦低了,四肢就会无力,严重时心律失常,猝死风险陡增。尤其老年人、慢性病患者,身体本就脆弱,更容易中招。
“低钾血症”这个词,很多人听着陌生,其实它离我们很近。
利尿药分好几种,最容易导致低钾的是“噻嗪类”和“袢利尿剂”。比如氢氯噻嗪、呋塞米(速尿)等,都是常见处方药。它们通过“强制排尿”帮助身体排出多余水分,但同时也把钾离子一块带走。时间一长,体内钾流失,身体就会逐渐出问题。
权威指南明确提醒,长期口服利尿药必须密切监测血钾水平,否则容易出现不可逆的危害。很多患者长期自行加量或与其他“排钠”药物联用,风险更大。
低钾的信号,身体早有“报警”很多人以为缺钾只是“没劲”。其实,钾的作用远不止此。钾是细胞内最重要的阳离子,能调节肌肉、心脏、神经的正常功能。只要钾一降,身体很快就会发出信号。
最常见的表现是四肢无力,尤其是腿。走两步路就累得慌,抬腿变重,有时甚至连筷子都夹不稳。有人会出现肌肉酸痛、抽筋,活动后症状加重。更严重时,心脏会“罢工”,表现为心悸、心跳不齐、甚至晕厥。
《中国慢性肾脏病患者高血压管理指南(2022年版)》指出,低钾血症可导致心律失常、肌肉瘫痪,甚至危及生命。轻微低钾可能没感觉,但一旦低到一定程度,心脏随时可能出问题。
还有些患者会出现便秘、口渴、尿量增多。大家往往以为这些是“慢性病”的并发症,没想到其实是长期低钾惹的祸。很多人直到查血才发现,钾早已低于正常值。
正常成年人血钾标准一般在3.5-5.5mmol/L,低于3.5就是低钾。血钾低于3.0,心脏就有大危险。低于2.5,随时可能猝死。但很多人等到查出来,身体已经在报警。
低钾的危害是“静悄悄”的,等到症状明显,往往已经很严重。
你以为补点钾就够了?错!真正的危险在背后很多患者以为,只要吃点香蕉、喝点补钾饮料,问题就能解决。其实,长期用利尿药导致的低钾,并不是一两顿补品能补起来的。身体的钾储备远比你想象中复杂。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提到,普通人每天需要摄入约2000mg钾。大多数人饮食钾摄入量本就偏低,若再加上利尿药的“漏斗”,很快就会亏空。食物补钾速度慢,根本赶不上药物带走钾的速度。
更关键的是,长期低钾会让肾脏“记住”这个状态,即使停药,肾脏排钾的习惯还会保持一段时间。也就是说,补钾不能只看一时,更要关注用药的根源。
有些患者盲目服用含钾保健品、钾片,反而容易引发高钾,特别是肾功能本身就不太好的人。钾过高同样会危及生命。补钾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血钾水平精准调整,不能自作主张。
治标不如治本,最重要的是定期检查、科学用药,把风险扼杀在源头。
怎样用药才安全?医生的这3个提醒必须牢记面对高血压、心衰、肾病等慢性病,利尿药不可替代,但安全用药才是关键。国家卫健委、中华医学会多次发布用药指南,给出了明确建议。
第一,长期服用利尿药,尤其是噻嗪类、袢利尿剂,务必定期查血钾。每3-6个月至少查一次,任何不适随时复查。家里老人、慢性病患者更要重视。
第二,发现低钾不能只靠“补钾”,应积极调整用药方案。医生会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加用“保钾型利尿药”,比如螺内酯等。也可以调整其他药物,减少钾的流失。
第三,饮食补钾要科学。推荐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比如菠菜、土豆、香蕉、橙子等,但不能寄希望于食补解决一切。肾功能不全的人补钾更要谨慎,宁可少补,绝不能超量。
日常生活中,不要擅自加量、换药、停药。遇到腿软、心慌、抽筋等症状,第一时间告知医生,及时查血电解质。
很多人觉得这些建议太“麻烦”,其实,真正的麻烦是忽视了风险,等到被送进急诊室,才追悔莫及。慢性病患者的用药安全,不能靠“感觉”,更不能靠“经验”。
“安全用药、定期监测”这八个字,才是慢性病患者最值钱的“护身符”。
参考文献:
①.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0年修订版[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0, 48(12): 1153-1166.
②.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M].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2.
③.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M].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22.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低钾血症患者如何食补(男子四肢无力出现低钾血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