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很多人以为喉咙不舒服,大多是咽炎,吃点药、喝点水就能好。其实,喉咙反复出现一些异常症状,可能是癌在“敲门”,千万别被表象欺骗。
中国最新肿瘤登记年报显示,头颈部恶性肿瘤发病率持续上升,咽喉部癌症隐匿性极强,早期误以为小病,错过最佳治疗期。 我国每年新发咽喉癌人数超3万人。大部分患者首次就诊时已是中晚期,治愈机会大大降低。人们对咽喉癌的警惕心,远远不够。
每个人都可能有咽炎,嗓子疼、干、痒、异物感时常困扰。但如果喉咙出现下列4种异常症状,反复数周不见好转,就绝非简单咽炎。
第一种,声音嘶哑。日常说话突然变音,声音发哑、沙哑,无明显感冒、用嗓过度,持续两周以上。这不是普通嗓子发炎,咽喉部肿瘤生长会压迫声带或喉部神经,导致声音改变。很多人误以为是感冒或熬夜,结果耽误了病情。
第二种,咽喉持续异物感。老觉得喉咙里卡着东西,咳不出来、咽不下去,喝水也没用。普通咽炎多为短期发作,消炎就能缓解,但肿瘤压迫或浸润咽喉黏膜,会让异物感持续存在。有些人甚至觉得喉咙堵得慌,影响睡眠。
第三种,咽喉疼痛或吞咽困难。一开始可能只是轻微刺痛,慢慢变成持续性疼痛,吃东西时明显加重。早期咽炎一般不会影响吞咽,疼痛也不会太剧烈。但咽喉癌的疼痛,常常表现为单侧剧烈、难缓解,或者吞咽时像刀割一样。
第四种,咳血或痰中带血。咽喉癌生长会破坏局部血管,导致咳嗽带血丝,或者痰液呈粉红色甚至鲜红色。这种状况极其警示。普通咽炎极少咳血,反复出现就要高度警惕。
以上4种症状,持续存在超两周,吃药无效,必须警惕咽喉癌。有些患者还会出现颈部肿块、耳根疼痛、气促等,这些都不是咽炎会引发的表现。千万别等到症状严重才去医院。
“小毛病”演变成大隐患,咽喉癌为何越来越多?过去,咽喉癌被认为是吸烟、酗酒者的专利。现在,这一结论已经被现实打破。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指出,部分非吸烟、非饮酒人群也在患病。这背后的诱因,远比你想象得复杂。
空气污染、长期暴露于粉尘、工业废气,都会损害咽喉黏膜。不少城市白领长期待在空调房,空气干燥、通风差,咽喉黏膜反复受刺激,埋下病根。再加上过度用嗓、慢性咽炎反复发作,为癌细胞“安家”创造土壤。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示,高盐、腌制、熏烤食物摄入过多,会增加头颈部肿瘤风险。咽喉癌近年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部分数据指出,长期熬夜、压力大、免疫力下降也会推高风险。
病毒感染同样不能忽视。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在咽喉癌中比例逐年上升。这一点,很多人并不清楚,甚至误以为HPV只和宫颈癌有关。其实,口腔、咽喉等部位也可能被HPV感染。
生活中常见的“嗓子不舒服”,有些其实是癌细胞在慢慢作祟。很多患者得知确诊时,已经出现颈部淋巴转移,生存率大幅下降。咽喉癌不是小概率事件,它潜伏得太深,警惕心永远不嫌高。
咽炎和咽喉癌,差别到底在哪?这些误区最容易害人很多人不明白,咽炎和咽喉癌到底怎么分。其实,两者有几个关键区别。
咽炎症状多为咽部发干、发痒、异物感,伴随咳嗽,通常在感冒、用嗓过度、空气污染后加重。 咽炎表现为短期反复,休息、消炎药多能缓解。 咽喉癌则表现为症状持续,逐渐加重,单侧为主,伴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咽喉溃疡、痰中带血、颈部肿块。 止痛药、消炎药基本无效。
很多人被“感冒拖延症”害惨了。早期咽喉癌症状轻微,容易误以为是普通咽炎,甚至自己买药吃。国家卫健委肿瘤防治科普资料明确提醒,喉咙不适超过2周,务必到医院做喉镜等专业检查。千万别相信“拖一拖会好”的侥幸心理。
还有人以为只有吸烟喝酒才会得咽喉癌。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咽喉癌患者中,非吸烟者比例逐年增高。空气污染、饮食不良、病毒感染、遗传易感都可能成为“幕后黑手”。用药、含片、喷剂只能缓解表面症状,对咽喉癌毫无作用。
有些人以为咽炎和咽喉癌可以靠自我判断区分。其实,真正的分界线只有专业检测——喉镜、病理活检。普通人靠症状自查,风险极高。如果家族有肿瘤史、长期咽炎史,更要提高警惕。
发现异常,怎么查?权威建议这样做如果你发现自己喉咙长期不适,声嘶、异物感、疼痛、咳血,别再拖了。第一步,到正规医院耳鼻喉科就诊。医生会根据症状安排喉镜检查,这是发现早期咽喉癌的“金标准”。
喉镜检查是一种无创、快速的检查方式。通过细小的光纤管,医生可直接观察咽喉部的黏膜和声带,发现肿块、溃疡等异常。如果发现可疑病灶,会进一步做活检,明确是否为恶性。
有些患者担心喉镜检查会很痛,其实现代电子喉镜操作已经很成熟,痛感轻微,几分钟就能完成。早发现、早诊断,能大幅提高生存率。据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早期咽喉癌5年生存率可超过80%,中晚期则不足40%。
对于有家族肿瘤史、长期咽炎、经常用嗓或有高危职业暴露的人群,建议每年体检时加入咽喉部检查。不要只做常规体检,咽喉部检查很容易被忽视。一旦出现持续症状,优先选择专业检查,而非一味自我用药。
饮食上,减少熏烤、腌制、高盐食物,多吃新鲜蔬果,保持良好作息,戒烟限酒,提高免疫力,都是降低咽喉癌风险的关键。公共场所佩戴口罩,减少空气污染暴露,保护咽喉黏膜健康。
喉咙的很多“小毛病”,其实背后可能隐藏着大危险。别把一切咽喉不适都当成咽炎,尤其是声音嘶哑、异物感、吞咽困难、咳血等持续症状,务必提高警惕。自我判断、拖延用药,都是对健康的极大消耗。
科学体检,规范就医,才是对自己负责。咽喉癌早期症状隐匿,一旦拖到中晚期,治疗难度和代价都远远超出想象。守护咽喉健康,就是守护生命底线。
喉咙出现异常,尤其是上述4种症状,持续两周以上,建议立即前往正规医院耳鼻喉科,进行专业检查和评估,切勿自行拖延或用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远离咽喉癌的唯一有效办法。
参考文献①. 国家癌症中心. 《中国肿瘤登记年报2022》[R]. 2022.②.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M].③.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 咽喉癌诊治指南(2021年版)[J].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喉咙发炎的症状(喉咙总有这4种症状别总以为是咽炎)》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