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桂枝的功能主治及性味(中医中药桂枝)

中药桂枝的功能主治及性味(中医中药桂枝)

薄顺美 2025-09-24 国内要闻 1 次浏览 0个评论
中医中药 | 桂枝

有汗无汗用桂枝,温经通阳又解肌,寒凝血滞诸痛宜,胸痹心悸寒经闭。

本品辛温助热,易伤阴动血,凡温热病及阴虚阳盛,血热妄行诸证均忌用;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

药性及功效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心、膀胱经

功效:发汗解肌,温通经脉、通阳化气

解肌:发热恶寒引起的项背部不舒服、浑身肌肉酸困疼痛

中医中药 | 桂枝

应 用

一、应用

1. 风寒感冒(有汗、无汗皆可用)

风寒感冒虚实区分:

发热、恶寒、无汗——风寒感冒表实证——感受寒邪重

发热、恶寒、有汗——风寒感冒表虚证——寒邪轻、风邪重

桂枝善宣阳气于肌表,畅达营血于肌表,发汗力缓。

2. 寒凝血滞诸痛

辛散温通:温经散寒

胸痹(冠心病)——心阳不振、痹阻不通——枳实薤白桂枝汤

胃痛——中焦虚寒,脘腹疼痛——小建中汤

宫寒、痛经、经闭——血寒——温经汤

痹症——风寒温邪导致肢体关节疼痛——桂枝附子汤

注意:桂枝组方治疗的主要是寒邪导致的疼痛

3. 痰饮、水肿

桂枝,温脾阳,以助水行,温肾阳,以助肾与膀胱的气化,又归肺经,可发汗

水肿治疗:上治肺、中治脾、下治肾

水饮——脾阳亏虚——苓桂术甘汤

水肿——肾阳亏虚——五苓散

4. 心悸(心阳不振)

温通心阳——炙甘草汤c

二、用法:3-10g 不宜久煎

三、对药:

1. 桂枝+白芍(桂枝,发散;白芍,敛)

发热恶寒,有汗可止,无汗可发,助卫阳,通营血,调和营卫

2. 桂枝+饴糖(麦牙糖、红糖)(桂枝:味辛;饴糖:味甜)

化阳气,温通中阳,治疗胃疼

3. 桂枝+当归(桂枝,温通经脉;当归,养血)

温经通阳,补血止痛,用于血虚导致的腹痛

最常用于女子痛经,尤其适用于月经快结束时小腹疼痛

4. 桂枝+附子(桂枝,少火;附子,壮火)

温经通脉,散寒止痛,适用于寒温导致的肢体关节疼痛

5. 桂枝+丹参(桂枝,温通经脉;丹参,活血养血)

温通心阳,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

6. 桂枝+姜黄(桂枝,温通经脉;姜黄,散寒除温止痛)

温通经脉,散寒除温止痛,主要用于肩、项部疼痛(肩周炎)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中药桂枝的功能主治及性味(中医中药桂枝)》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