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痒到坐立难安?白带又臭又多?阴道炎的 3 种典型症状 + 对应治法,别自己瞎用药
“上班时下面痒到忍不住想抓,白带黏糊糊还带味儿,只能偷偷去厕所擦;晚上痒得睡不着,用洗液洗了反而更疼 —— 是不是得了阴道炎?该用什么药?”
很多女性都有过这样的尴尬:私处不舒服却不好意思说,自己买洗液、塞药,结果越治越糟。其实阴道炎不是 “单一毛病”,而是 “不同类型炎症的统称”,滴虫性、霉菌性、细菌性的症状和治法完全不一样,瞎用药只会破坏私处菌群,让炎症反复。
今天就把 3 种常见阴道炎的 “典型症状”“对应治法”“避坑要点” 说透,你看完能自己初步判断,再对症就医,不用再遭罪。
1. 霉菌性阴道炎(念珠菌性阴道炎):最痒的一种,白带像 “豆腐渣”典型症状:白带:白色豆腐渣样或凝乳状,擦的时候能看到小块,量多,没明显臭味,但会粘在私处;痒:奇痒无比,尤其是晚上,能痒到睡不着,忍不住抓的话会把外阴抓红、抓破皮;其他:排尿或同房时会疼(因为黏膜被刺激发炎),外阴可能肿得像小疙瘩。怎么治:首选外用抗真菌药:比如克霉唑栓(每晚 1 粒,塞阴道深处,连用 3 天)、硝酸咪康唑栓(连用 7 天),药店能买到,但最好遵医嘱选剂量;严重时加口服药:如果痒得厉害、反复发作(一年超过 4 次),医生会开口服氟康唑(一次 1 片,不用多吃),但孕妇不能吃;别用抗生素:霉菌是真菌,抗生素杀不死它,反而会杀死有益菌,让霉菌更嚣张。2. 滴虫性阴道炎:白带 “黄绿色泡沫状”,有臭味,要夫妻同治典型症状:白带:黄绿色、稀薄泡沫状,量特别多,擦完很快又有,还带着 “鱼腥味或臭味”,夏天出汗时更明显;痒:中等程度痒,不像霉菌那么钻心,但会持续痒,外阴可能发红;其他:同房时会疼,有时会尿频、尿急(滴虫可能感染尿道),排尿时尿道有刺痛感。怎么治:必须夫妻 / 伴侣一起治:两人都要吃口服甲硝唑(或替硝唑),按剂量吃 7 天,别漏服(漏了容易复发);女性可加外用栓剂:比如甲硝唑栓,每晚塞 1 粒,连用 7 天,帮阴道局部杀滴虫;停药后复查:用药结束后 3 天,两人都要去查,确认滴虫转阴才算好,不然还要补治。3. 细菌性阴道病:白带 “灰白色水样”,鱼腥味重,多因菌群失衡典型症状:白带:灰白色、稀薄水样,像 “淘米水”,量多,沾在内裤上会结一层薄痂;气味:明显的鱼腥味,尤其是同房后或月经后,味道更重(因为分泌物多,细菌发酵更厉害);痒:大多不怎么痒,或只有轻微痒,主要是 “味儿大” 让人尴尬,少数人会有轻微灼痛。怎么治:首选甲硝唑类药物:比如口服甲硝唑片(连用 7 天),或外用甲硝唑凝胶(每晚涂一次,连用 5 天),帮抑制有害菌;补有益菌:炎症好后,医生可能会开 “阴道用乳酸杆菌胶囊”,帮恢复私处菌群平衡,减少复发;别过度清洁:这是菌群失衡导致的,越洗越糟,温水洗外阴就够了。别踩这 4 个误区!很多人炎症反复,都是因为做错了误区 1:“下面痒就用洗液灌洗,洗得越干净越好”私处有 “自净功能”,靠乳酸杆菌维持酸性环境,杀死有害菌;用洗液灌洗会冲走有益菌,让环境变碱,反而给有害菌可乘之机 —— 就算痒,也只敢用温水洗外阴,别灌洗阴道。
误区 2:“症状好点就停药,省得麻烦”比如霉菌性阴道炎用了 2 天药,不痒了就停药,其实霉菌没杀干净,过几天就会复发;不管哪种阴道炎,都要按疗程用完药,停药后复查转阴,才算真的好。
误区 3:“阴道炎是‘脏’导致的,多洗澡就没事”阴道炎和 “脏不脏” 没关系:霉菌、滴虫是感染导致的,细菌性是菌群失衡导致的;就算每天洗澡,免疫力低、同房传染照样会得 —— 别用 “脏不脏” 评判自己,及时治就行。
误区 4:“不用去医院,自己买药用就行”三种阴道炎症状像又不像,比如 “鱼腥味” 可能是滴虫也可能是细菌性,瞎用药会耽误病情:比如用抗真菌药治滴虫,不仅没用,还会加重菌群失衡;最好先去医院查 “白带常规”(5 分钟出结果),明确类型再用药。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细菌性阴道病的症状(下面痒到坐立难安白带又臭又多阴道炎的 3 种典型症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