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医生,我查出糖尿病,是不是这辈子都不能吃米饭了?”门诊里,经常有患者这样问我,眼神里满是焦虑和无奈。
这个问题背后,藏着太多糖友的困惑和委屈。很多人确诊糖尿病后,第一个被“剥夺”的就是米饭,仿佛碗里的白米饭成了健康的头号敌人。
事实真的如此残酷吗?
最近,英国营养学专家马克·约翰逊在《欧洲临床营养学杂志》上指出:糖尿病患者完全戒断主食并非最佳选择,关键在于选择和控量。
他特别强调,比起纠结能不能吃米饭,更应警惕的是另外几类“隐形升糖杀手”。
今天,我们就来彻底说清楚,糖尿病患者到底该怎么吃。看完这篇文章,你可能发现,你忌惮的未必是元凶,而真正该警惕的,却天天出现在你的餐桌上。
咱们得先为米饭说句公道话。
米饭本身不是毒药,它是我们祖祖辈辈的主食,为身体提供最基础的能量。问题出在两方面:一是我们吃的米饭太“精细”了,二是我们吃的“量”太多了。
现在的白米饭,经过精加工,脱去了谷皮、胚芽,剩下的主要是淀粉。这种精制碳水化合物进入身体后,消化快、吸收快,确实容易引起血糖较快上升。
但这不等于糖尿病患者就要彻底告别米饭。
关键要看你怎么吃、吃多少、和什么一起吃。
比如,把部分白米换成糙米、杂豆,做成二米饭、豆饭;或者吃米饭时,先吃大量蔬菜,再吃蛋白质(如鱼、豆腐),最后吃米饭,血糖波动就会平缓很多。
所以,一刀切地戒掉米饭,不仅让生活失去乐趣,还可能因为过度饥饿导致后续暴食,反而更不利于血糖稳定。
比起适量控制的米饭,下面这几类食物,对血糖的冲击更大、更隐蔽,却常常被我们忽略。
1. 软烂粘稠的粥品,尤其是白米粥
很多人觉得生病喝粥养人,但对糖友来说,长时间熬煮的白米粥,简直是“糖水”。
米粒糊化程度高,喝下去后吸收速度极快,升糖指数比白米饭高得多。同样的米,做成干饭和做成稀饭,对血糖的影响天差地别。
2. 包裹着糖醋汁、红烧汁的菜肴
比如糖醋里脊、红烧肉、鱼香肉丝。这些菜在烹饪过程中会加入大量的白糖、冰糖或勾芡。
你吃进去的不仅是食材,还有大量的“游离糖”。这些糖吸收速度最快,是引起餐后血糖飙升的“闪电部队”。
3. 看似健康的“深加工零食”
比如威化饼干、苏打饼干、薯片、蛋卷。它们吃起来可能是咸的,但其主要成分是精制面粉、淀粉和大量脂肪,在体内最终都会转化为糖。
这类食物升糖能力不容小觑,且饱腹感差,容易吃过量。
4. 含糖饮料和果汁
这是最需要拉响警报的一类。无论是可乐、奶茶,还是看似健康的橙汁、苹果汁,在榨取过程中,水果里的膳食纤维被破坏,剩下的主要是果糖和葡萄糖。
喝下一杯果汁,相当于在短时间内集中摄入了数个水果的糖分,血糖会像坐过山车一样冲上去。
5. 糯唧唧的点心(如汤圆、年糕、糯米糍)
糯米食品的支链淀粉含量高,比普通大米更容易被消化吸收。
一碗糯米饭的升糖速度,比一碗普通白米饭要快得多。特别是包着豆沙、黑洋酥等甜馅的汤圆、糯米糍,更是“糖分炸弹”。
知道了要少吃什么,那糖友的餐桌究竟该怎么安排才安心?其实并不复杂,掌握两个核心技巧就够了。
一是“替换法”,用更好的选择替代不那么好的。
把一部分白米饭、白馒头,替换成糙米、燕麦、藜麦、玉米等全谷物。
用整颗的新鲜水果替代果汁。用清蒸、凉拌、白灼的烹饪方式,替代糖醋、红烧、油炸。
二是“进食顺序”,改变吃饭的先后。
这是一个简单有效却常被忽视的方法。吃饭时,先喝点清汤,然后吃一大盘蔬菜,再吃鱼、肉、蛋、豆制品等蛋白质,最后再吃主食(米饭/杂粮饭)。
这样的顺序,可以用膳食纤维和蛋白质先“打底”,延缓后续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速度,让餐后血糖更加平稳。
四、走出误区:关于糖尿病饮食的3个常见疑问1、“无糖食品”可以随便吃吗?
市面上很多“无糖饼干”、“无糖糕点”,只是不添加蔗糖,但其主要原料依然是精制面粉、淀粉和油脂,这些物质在体内最终都会转化为葡萄糖。吃多了,同样会升高血糖。
2、水果一口都不能碰?
当然不是。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是健康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糖友可以选择草莓、蓝莓、樱桃、柚子、苹果等含糖量较低的水果,并在两餐之间作为加餐食用,每次控制份量(如一个拳头大小),同时相应减少一点主食即可。
3、饿了就要硬扛着?
盲目挨饿非常危险,可能导致低血糖,甚至诱发更严重的后果。
正确的做法是少食多餐,在三餐之间安排健康的加餐,比如一杯牛奶、一小把坚果、一个番茄,这样既能避免过度饥饿,又能防止餐后血糖过高。
说到底,糖尿病管理不是一场与食物的战争,而是一次学会与食物和平相处的机会。没有绝对“坏”的食物,只有不合适的吃法和份量。
米饭可以吃,关键在于控量和搭配。真正需要我们提高警惕的,是那些隐藏着大量添加糖、精制碳水和高油脂的“加工食品”。
请记住,你的餐盘应该是多彩的:一半装满各色蔬菜,四分之一是优质的蛋白质,剩下的四分之一留给主食(优先全谷物)。这才是稳定血糖、享受美味的长久之道。
如果对饮食有困惑,最好的方法是记录下你的饮食,咨询专业的医生,他们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给出最适合你的个性化建议。
希望每一位糖友都能放下焦虑,学会聪明地吃,自由地生活。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1年版). 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04): 315-409.[2]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2022). 营养学报,2022,44(03): 209-216.[3]孙晓红,张片红,陈伟. 食物血糖生成指数在糖尿病营养治疗中的应用专家共识.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20,28(05): 257-263.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糖尿病什么食物不能吃(糖尿病不能吃米饭英国专家不想血糖飙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