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人眼中,一旦被冠上“慢性肾病”之名,便意味着正常的生活将被打破,治疗无休无止,注定像登上了一辆单向列车,只能开往尿毒症的终点。
其实这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尿毒症并非所有慢性肾病患者的最终结局,不要过度恐慌。是否会步入尿毒症,取决于慢性肾病的病理类型、发现时的肾功能水平,以及以后肾功能下降的速度,发现得越晚,下降得越快,就会更快进入这一期。如果能早发现,早治疗,早治疗原发疾病如有高血压,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特别是在肾小球过滤率正常时,正规系统的治疗后,80%是可能完全治愈的;即使肾小球过滤率不正常,从一开始发现就积极处理,使其下降的速度延缓,也许一辈子都不用透析,就算治疗效果不佳,也不会这么快走到肾功能衰竭的地步。
所谓“治愈”,其实是指病人不需要服药或是服少量的药物就可以对病情进行控制。但有很多早期患者还是没有治愈肾脏疾病,是因为他们在治疗时,肾病症状消失了,病人感觉好了,就擅自停药了,但没过多久又发病,当重新再进行治疗时,治愈难度又加大了。在治疗肾脏病时,症状消失,尿蛋白转阴,只是治疗的一个阶段,要想完全治愈,有的还要坚持服药2~3年甚至更长的一段时间。
若慢性肾病发展为尿毒症,这顶帽子一旦戴上就是摘不掉的。可采取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移植三种肾脏替代治疗方式来控制病情、维持生命。
对于各种慢性病,都没有治疗的灵丹妙药。一定要在正规的医院肾病专科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并明确治疗的方案、疗程的长短、复查的时间。
有不少患者总想多吃点药,希望早一点根治这种疾病。不过从现在的医疗技术水平来看,患者若想通过一两种药物根除肾病是很难的。
目前治疗慢性肾病公认的西药只有几种,如激素、环磷酰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等降压药,这些药也只对部分肾病有一定的疗效。
中药如雷公藤、黄芪有一定的疗效和优势,也不可能“根治”所有的患者。很多人常误以为中药吃不坏,盲目乱吃,结果适得其反,常吃中药如关木通、防己、马兜铃、厚朴、细辛等,是会引起肾病的。此外,一些年轻人还盲目认为尽早用中药“补肾亏”,随意乱补后,引起各种肾病。特别是尿毒症期病人,若再大量吃药,反而可能引起病情恶化。
当有其他疾病时,肾病患者需要谨慎选择药品种类。因为许多药物包括阿司匹林、醋氨酚和布洛芬等止痛药,以及抗生素和泻药等,都对肾脏有损害,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临床上一些有骨关节痛、偏头痛、痛经史的病人,他们一痛就吃止痛药,有的甚至吃了十几年,结果演化成慢性肾病。
由于许多慢性肾病持续多年,药物无效或治疗起效较慢,还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因此患者必须有耐心和恒心,需要定期测定肾小球滤过率以监测疾病的进展情况。
仅靠药物是难以彻底征服肾病的,患者必须针对疾病的不同阶段进行综合调治,注意休息,合理饮食,特别要少吃植物蛋白粉和豆制品。不要过劳和熬夜;防止感冒,感染会使肾功能恶化;忌怒,保持好心情,良好控制血压。重视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有时甚至戒酒就可以治病。
例如,一位50多岁男性病人,两年之内他的四肢皮肤反复出现小红点,每次5~7天可以消退,不痒。共发作四次,每次都在喝白酒后发病,伴有镜下血尿,没有蛋白尿,没有高血压,肾功能正常。临床诊断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因为酒精过敏。治疗措施就是戒酒。还有位女病人,在过去的两个月期间病情持续好转。可是,在治疗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她的病情突然出现坏转。经过深挖,才知道她前一段时间同家里人闹情绪,她的情绪变化就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原因。
小伙子小邹平时能吃能喝,爱喝甜饮料、碳酸饮料、吸烟饮酒、尤其爱吃各种炖肉,每顿能吃6两米饭。两年来大量的蛋白尿让他忧心忡忡。他的体重207斤,综合诊断出患有慢性肾病,考虑是肥胖、高尿酸血症引起的蛋白尿。医生建议小邹戒烟,并吃降压药、上下班走路、少吃、减肥,推荐了一名营养师帮助他指定饮食计划以进食正确的食物。
暴饮暴食有害肾脏健康,营养过剩,过多摄入蛋白质,其最后的代谢物等皆需由肾脏负责排除,将增加肾脏排泄负担。钠、钾、胆固醇、饱和脂肪,这些均是肾脏和身体健康的大敌。健康饮食要求日摄入钠盐不超过6克,同时少食用腌肉和火腿,因为这些食材在后期加工的过程中添加了大量的钠。新鲜牛肉、鸡肉和猪肉中含钠指标正常,应优先选择。同样地,新鲜瓜果蔬菜中含钠量低,肾病患者可放心食用。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如何治慢性肾炎(慢性肾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