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7个月的刘女士,最近被牙痛折磨得整夜睡不着。一开始只是吃冷热食物时牙齿发酸,她想着孕期不敢随便看牙,就忍着没去。可没过一周,左边后牙开始剧烈疼痛,连带着半边脸都肿了,吃饭只能用右边嚼,说话都不敢张大嘴。
去医院口腔科检查,医生说她是智齿冠周炎加龋齿,因为孕期激素变化,牙龈本就敏感,加上她这半年没认真刷牙,食物残渣堆积才加重了问题。治疗时因为怀着孕,很多药物不能用,只能靠局部冲洗缓解,折腾了半个月才好。
孕期牙齿问题很容易被忽略,不知道孕期激素变化会让牙龈变得脆弱,更容易出现牙龈出血、肿痛、龋齿等问题。而且牙齿疼痛不仅影响孕妇吃饭睡觉,严重时还可能引发感染,影响胎儿健康。孕期牙齿护理别大意,这3个容易被忽略的事项,一定要做好。
孕期激素水平的变化会影响口腔健康。怀孕期间,体内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升高,这会导致牙龈血管扩张,牙龈变得敏感和脆弱,容易出现牙龈出血、红肿等问题。这种情况被称为妊娠期牙龈炎,是孕期常见的口腔问题之一。
怎么做?定期检查:孕期应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建议每3到4个月检查一次,及时发现并处理口腔问题。温和刷牙:使用软毛牙刷,轻柔地刷牙,避免用力过猛,以免损伤牙龈。使用漱口水:可以使用温和的漱口水,帮助清洁口腔,减少牙龈出血和炎症。孕期饮食对牙齿健康也有很大影响。很多准妈妈为了满足胎儿的营养需求,会吃很多甜食和酸性食物。这些食物会增加牙齿的酸蚀和蛀牙的风险。而且,孕期恶心呕吐频繁,胃酸会反流到口腔,进一步腐蚀牙齿。
怎么做?控制甜食和酸性食物摄入:尽量减少甜食和酸性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物,保持营养均衡。饭后漱口:每次进食后,用清水漱口,帮助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减少细菌滋生。避免饭后立即刷牙:饭后立即刷牙可能会损伤牙齿,建议在饭后30分钟到1小时再刷牙。孕期口腔卫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良好的口腔卫生不仅能预防口腔疾病,还能减少孕期感染的风险,对胎儿的健康发育也有积极影响。然而,很多准妈妈在孕期会因为身体不适或忙碌而忽视口腔卫生。
怎么做?保持口腔清洁:每天至少刷牙两次,使用含氟牙膏,每次刷牙3分钟以上。同时,使用牙线清理牙缝,防止食物残渣滞留。注意口腔卫生习惯: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比如定期更换牙刷,每3个月更换一次,保持牙刷干燥,避免细菌滋生。避免使用含酒精的漱口水:孕期应避免使用含酒精的漱口水,因为酒精可能会刺激口腔黏膜,引起不适。孕期牙齿护理不是小事,别忍到产后再说,牙齿问题越拖越严重,不仅自己遭罪,还可能影响胎儿。做好这些事情,能减少牙齿问题,让孕期更舒适。记住,孕期照顾好自己的牙齿,也是在保护宝宝的健康。
参考资料:
[1]曹常乐,王鑫,郭琼,等.孕期口腔护理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9,19(05):758-760.
[2]王丹,贺鹏程.备孕期、孕期、婴幼儿口腔护理与保健[J].妇儿健康导刊,2023,2(06):146-148.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孕妇牙龈出血,咋办?(孕期牙齿护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