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提前如何调理(双节出游恰遇生理期别慌中医教你分型调理)

月经提前如何调理(双节出游恰遇生理期别慌中医教你分型调理)

莫天曼 2025-10-13 都市视野 2 次浏览 0个评论

今年国庆与中秋“双节”重叠,8天小长假让人满心期待,不少人早早就规划好了探亲或出游行程。但对许多女性朋友来说,旅途中若突然遭遇生理期、面临痛经的困扰,不仅会浇灭游玩的兴致,还可能让原本轻松的旅途变得格外煎熬。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医学中心主任刘文娥针对女性旅途中的痛经问题,从中医角度拆解病因,给出分型调理方案。

中医认为,痛经并非“一痛之疾”——其病机复杂,多以实证为主,虚证较少,也存在“实中有虚、虚中有实”的复杂情况。只要找准自身痛经证型,通过中医针对性调理应对,即可缓解不适症状,让旅途依旧舒心畅快。

寒凝血瘀型:

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则减,碰到寒冷刺激时疼痛加剧。疼痛如针刺,月经量少,颜色暗紫且有血块,畏寒,手脚冰凉,面色青白。

面对这种证型,应以保暖为先,随身携带暖宝宝,隔衣贴于小腹和后腰部位;随身携带并饮用热水,坚决不喝冷饮、不吃冰淇淋。在外就餐时,菜肴避免生冷,选择温热性食物;可多选一碗红糖姜茶或桂圆红枣茶驱散寒气。也可以采用穴位按压的方法,快速揉搓双手掌心至发热,用温热的手掌温敷小腹;还可按压关元穴、三阴交穴,以穴位有温热感为宜。

“双节”出游恰遇生理期?别慌!中医教你分型调理,轻松应对“双节”出游恰遇生理期?别慌!中医教你分型调理,轻松应对

气滞血瘀型:

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或刺痛、拒按,情绪烦躁或抑郁后,疼痛会明显加重。月经周期不规律,经血不畅,色紫暗有块,血块排出后疼痛减轻。常伴有胸胁、乳房胀痛。

面对这种情况,旅途行程不宜安排过满,留出适当的放松时间;可通过听音乐、看风景调节情绪,避免与人发生争执。可泡杯玫瑰花茶饮用,帮助疏肝解郁;用餐时可少量食用柑橘、陈皮等理气食物。此外,可用力按压太冲穴(被称为“消气穴”),疏解气机,缓解腹部胀痛。

“双节”出游恰遇生理期?别慌!中医教你分型调理,轻松应对

湿热蕴结型:

经前或经期:小腹疼痛或胀痛不适有灼热感,平时带下量多色黄,经期感觉更明显。经血暗红、质粘稠或有臭秽感,可能伴有低热、口苦、口干、小便黄短等症状。

首先应该保持干爽,选择棉质透气的内衣裤,勤换卫生巾,保持局部清洁干爽,避免细菌滋生。其次应饮食清淡,严格避免辛辣、油腻、烧烤和甜腻食物,易加重湿热。多喝白开水,饮食选择绿豆汤、冬瓜汤等,可清热利湿。长途乘车时,每隔一段时间起身活动一下,促进气血循环,防止湿热瘀阻。

气血虚弱型:

经前或经后:小腹隐隐作痛,喜揉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游玩后感觉格外疲劳乏力,可能伴有头晕、心悸、面色苍白或萎黄。

节省体力,合理规划行程,量力而行,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及时充能,随身携带高能量小零食,如红枣、坚果、黑巧克力等。按时三餐,多喝山药粥、鸡汤等补益气血的汤粥。如果条件允许,可用便携艾条温和灸足三里穴和气海穴,温补气血,有效缓解隐痛。

“双节”出游恰遇生理期?别慌!中医教你分型调理,轻松应对“双节”出游恰遇生理期?别慌!中医教你分型调理,轻松应对

肝肾亏损型:

经期或经后:小腹绵绵作痛,喜按,伴腰骶酸痛,月经量少,色淡暗,质稀,面色晦暗,失眠健忘,或伴潮热,常见于熬夜、劳累过度的女性。

静养为主。行程安排务必宽松,避免爬山、长时间行走等耗伤肝肾的活动。多吃黑色食物,如黑芝麻、黑豆、桑葚等。可用枸杞、核桃泡水喝,滋养肝肾。双手互相摩擦搓热后,反复摩擦后腰部的肾俞穴,直至发热,缓解腰酸。

“双节”出游恰遇生理期?别慌!中医教你分型调理,轻松应对

出行前要提前备足卫生用品、暖宝宝、止痛药(以备不时之需)、保温杯,以及自己习惯的调理品(如红糖、花茶等);痛经发作时,若症状严重不要硬撑,及时在酒店或就近休息点卧躺休息,避免加重不适;若疼痛剧烈到无法忍受,或伴有大量血块、高热等异常症状,一定要立即就近就医,排除其他急腹症风险。

通讯员符艳艳 潇湘晨报记者任弯湾

报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报料”一键直达;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如需内容合作,请拨打政企服务专席19176699651。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月经提前如何调理(双节出游恰遇生理期别慌中医教你分型调理)》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