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1896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医生,我发烧已经三天了,吃了退烧药也不退,是不是得了甲流?”
每年秋冬一到,医院急诊室都会被高烧、咳嗽的患者挤满。尤其是流感高发期,很多人一中招就是高热不退、全身酸痛、咽喉剧痛,甚至发展成肺炎、心肌炎,严重者还可能危及生命。
很多人以为流感就是“重感冒”,忍一忍就能好。但真正的甲型流感,远比我们想象中“毒”得多。好在,国家卫健委已经发布权威指南,明确推荐了5种具有确切疗效的抗甲流特效药,关键时刻能救命!
甲型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速度快、发病突然、重症风险高。相比普通感冒,甲流症状更剧烈,且更容易引发并发症。
典型症状包括:
高热(常在38.5℃以上)
乏力、头痛、肌肉酸痛
干咳、喉咙痛、食欲不振
部分人会出现恶心、呕吐或腹泻
尤其是儿童、孕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是流感重症的高危人群。一旦感染,病情可能迅速恶化。
数据显示:2023年冬季,我国流感病毒以H1N1亚型为主,占比超80%,而这种病毒就是引发甲流的“元凶”。
很多人得了流感,习惯先硬扛,实在不行了才去医院。但甲流病毒的复制高峰期是发病后48小时内,这个时间窗口非常关键。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3年版)》,抗病毒药物应在发病48小时内尽早使用,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缩短病程,降低重症风险。
如果错过了用药时机,病毒已经在体内大规模复制,就算再吃药,也难以扭转病情。
卫健委推荐:这5种药物,是目前最靠谱的“抗甲流武器”目前国内获批并被广泛使用的抗甲流药物,主要有以下5种,都是经临床验证、疗效确切的“特效药”。
1. 奥司他韦(商品名:达菲)
这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甲流药物之一,可用于治疗和预防。属于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能有效阻止病毒释放扩散。
成人剂量为75mg/次,每日2次,连用5天。儿童用量需按体重调整。
2. 扎那米韦(商品名:瑞乐沙)
与奥司他韦类似,但为吸入制剂,适用于对奥司他韦不耐受者。吸入方式可直接作用于呼吸道黏膜,起效更快。
使用时注意操作技巧,不建议用于哮喘或慢阻肺患者。
3. 帕拉米韦(商品名:力把韦)
为注射用药,适合不能口服或病情较重的患者。静脉输注一次即可,疗效明确,常用于住院重症患者。
4. 法匹拉韦
为RNA聚合酶抑制剂,目前也被用于新冠和流感治疗。口服制剂,使用方便,但需严格遵医嘱,孕妇禁用。
5. 利巴韦林
虽然疗效不如前几种显著,但在部分地区仍作为辅助药物使用,尤其适用于甲流与其他病毒混合感染的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药物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服用或乱用抗生素。
有这些症状,别再犹豫,立刻就医!并不是所有发烧都是甲流,但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应高度警惕:
高热超过3天不退
全身酸痛严重,影响正常活动
呼吸急促、胸闷
儿童出现持续哭闹、嗜睡、不吃不喝
老人突然意识模糊、血压下降
此时,应尽快就医,必要时进行甲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明确诊断后尽早用药。
此外,孕妇、糖尿病、高血压、慢阻肺等基础疾病患者一旦感染,更应提前干预,不能“等等看”。
虽然有药可治,但预防仍是最有效、最经济的方式。
接种流感疫苗是目前预防甲流最有效的手段。每年9月至11月是接种最佳时机,今年的疫苗已覆盖主要流行毒株,建议高风险人群尽早接种。
此外,以下措施同样重要:
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
出现症状及时佩戴口罩,减少传播
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
保证睡眠、加强营养、提高免疫力
有的人听说“抗病毒药吃多了会耐药”,就不敢吃;也有人一感冒就开始吃奥司他韦,甚至提前“预防性服用”。
这些做法都是错误的。
奥司他韦等药物只对流感病毒有效,对普通感冒无效。而且必须在发病早期使用,滥用不仅无效,还可能增加耐药风险。
国家明确规定,抗病毒药物属于处方药,必须由医生根据病情判断后开具,不能自行购买使用。
每年流感季,总有人把流感当小感冒,拖到重症才后悔。其实,甲流并不可怕,关键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国家已经为我们准备好了“武器”,只要掌握正确方法、科学应对,大多数人都能顺利度过流感季。
记住这5种药物的名字,关键时刻能保命。希望你永远用不上,但一定要知道它们在哪里。
参考文献: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3年版)》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 《中国成人流感防控专家共识(2023年)》
中国疾控中心. 《2023年全国流感监测周报》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流行性感冒吃什么药效果好?(抗流感特效药来了卫健委推荐了5种抗甲流特效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