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以及青霉素类药物(阿莫西林等)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抗菌药,但它们最“出名”的副作用就是过敏反应,严重时可能致命。因此,用药前在皮肤上做的那个“小测试”(皮试),就成了保护我们生命安全的关键一步。
一、为什么一定要做皮试?
青霉素最常见的副作用是过敏反应。过敏反应根据免疫机制的不同分为 I、II、III、IV型。其中,I型过敏反应是由IgE介导的速发型过敏反应,发生时间一般在用药数分钟至1小时内。而过敏性休克是最严重的I型过敏反应,其死亡率高达10%。
幸运的是,青霉素皮试能有效预测这种速发、致命的危险,在用药前减少97%-99%的风险。因此,不管是口服,还是静脉滴注等其他途径使用青霉素类药物,用药前都需要进行青霉素皮试。
二、皮试是怎么做的?
皮试过程很简单:
1. 打一针:护士会在您的前臂内侧,注射极少量、低浓度的青霉素试液,形成一个像小蚊子包一样的皮丘。
2. 等20分钟:这是关键的观察期,需要留意是否出现心慌、气短、皮疹等任何不适。
3. 看结果:
阳性(过敏):皮丘变得很大(直径超过1cm),周围发红、发痒,甚至长出“伪足”。这说明您对青霉素过敏,绝对不能使用。
阴性(不过敏):皮丘没什么变化。这意味着发生严重速敏反应的风险极低,通常可以使用。
三、皮试没事,就绝对安全了吗?
不一定,仍需保持警惕。
皮试阴性只代表发生那种最危急、最快的过敏(I型)风险极低,但不能排除其他类型的过敏反应。有些迟发性过敏(如药疹、发烧等)可能在用药几小时甚至几天后才出现。
此外,极少数情况下,皮试结果也可能“骗人”(假阴性)。比如,如果您正吃着感冒药或抗过敏药,可能会掩盖过敏症状。因此,即使是皮试阴性,第一次静脉用药时,护士通常也会调慢滴速,并在旁密切观察,备好抢救设备,以确保万无一失。
四、以前用过也做过皮试,这次能直接用药吗?
绝对不行!
人体不是一成不变的。以前不过敏,不代表这次也不过敏。身体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过敏体质”。因此,《青霉素皮肤试验临床操作专家共识(2022年)》明确要求:每次使用青霉素,只要中间停药超过72小时,就必须重新做皮试。 这是铁律,不能图省事。
五、还有哪些药需要做皮试?
除了青霉素,一些容易引起严重过敏的药物也需要皮试,如破伤风抗毒素、抗蛇毒血清、鲑鱼降钙素注射液、白喉抗毒素、链霉素等。
需要注意的是:头孢类抗生素(如头孢呋辛、头孢克肟等):不要求每个人都做常规皮试。只有在您有明确的青霉素或头孢过敏史,或药品说明书特别规定时,才需要做。
结语
青霉素皮试那一下小小的刺痛和20分钟的等待,是规避巨大风险、保障生命安全的“金标准”。请一定听从医生护士的安排,不要嫌麻烦,积极配合。这关键时刻,真的能救命。
参考资料: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肤试验指导原则(2021年版)青霉素皮肤试验临床操作专家共识(2022年)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青霉素一般输几天合适(用青霉素前都要先打一针别嫌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