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18 日是中国贫血日。如今,许多家庭生活条件大幅改善,物质供应也十分丰富,“营养不良” 这四个字似乎显得不合时宜。即便如此,当下仍有人受营养不良性贫血困扰吗?答案是肯定的。
营养不良性贫血的高发人群
营养不良性贫血包括铁缺乏引起的缺铁性贫血、缺乏叶酸、维生素B12引起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容易出现造血物质缺乏人群包括婴幼儿、育龄期女性、消化道手术后患者和老年人。
婴幼儿
婴幼儿容易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首先是饮食中缺铁,婴儿3~4个月以后,来自母体的铁已用尽,而以乳类为主的饮食中含铁量极少,不能满足其生长需要。其次,生长发育过快也会导致营养不良性贫血。婴幼儿身体发育较快,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较迫切,对铁的需求量也比较大,尤其是已经超重的孩子和早产儿,如果不适当地予以补充,就很容易发生贫血。另外,钩虫病、溃疡病等都可引起小儿贫血。
育龄期女性
育龄期女性月经量过多造成慢性失血是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另外,不少爱美的女性盲目减肥,过分控制饮食,不沾肉类、鸡蛋和牛奶,甚至连植物油也吃得少,长期以青菜、萝卜之类素食为伍,也可能导致营养不良性贫血。
消化道手术后
因病而进行胃、十二指肠、小肠等部分或全部切除术后患者,也易发生营养不良性贫血,因为铁、叶酸、维生素B12 的吸收、运转部位在消化道,因此消化道因手术受损后直接影响了造血原料的摄入,从而造成贫血。
老年人
老年人的饮食摄入量减少,饮食结构变化和随着年龄的增长消化功能不断衰退是造成贫血的病因。
5 种症状分辨营养不良性贫血
临床上,我们常把血红蛋白在80~120g/L时称为轻度贫血,60~80g/L为中度贫血,60g/L以下为重度贫血。有下面这五种症状的,一定要引起警惕。
01 皮肤和粘膜苍白:
面部、口唇、耳廓、手掌和甲床等处较为明显,眼结膜及口粘膜更显苍白。甚者皮肤干燥,萎缩,无光泽;头发无光泽,细而脆,容易脱发;长期口角炎;指甲条纹隆起,反甲。维生素B12缺乏可见有“镜面舌”。
02 循环与呼吸系统表现:
贫血时组织缺氧,心跳加速,肺脏呼吸运动加快,如果贫血继续恶化,代偿功能失调,就会出现心脏扩大,严重者发生心力衰竭。
03 神经系统表现:
经常感觉头晕、头痛、耳鸣、眼花、眼前出现黑点或“冒金星”;精神不振、嗜睡、烦躁不安、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记忆差、智商低等。维生素B12缺乏还可见严重的神经障碍、脊髓变性、脱髓鞘和严重神经症状,甚至痴呆、昏迷和死亡;儿童维生素B12缺乏可出现周围神经变性、脊髓亚急性联合性变性,为其典型神经病变,亦可有表情呆滞、智力倒退、对环境敏感性降低、肌张力减低、瘫痪等非典型神经系统表现。
04 消化系统表现:
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及腹泻等。甚至有异食癖。
05 腹部团块:
肝脏、脾脏和淋巴结肿大等。
Q
营养不良性贫血该如何预防?
营养不良性贫血是可以预防的,关键就在于调整膳食营养结构、科学进餐。
平时要多吃些蔬果和含铁丰富的食物,含铁丰富的包括蛋黄、牛肉、肝、海带等食物。还要注意补充些维生素C。维生素c在绿叶蔬菜和新鲜的水果中含量比较多,所以可以多吃一些绿叶蔬菜和新鲜的水果。
对于婴幼儿,除了膳食搭配得科学合理,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也很重要。4-6月以后的宝宝,必须有规律地添加辅食,摄取一些含铁的食物,如蛋黄、肉末、肝泥、菜末等。动物肝或动物血含铁最高。1岁左右的孩子习惯婴儿固体食物。2岁以上的孩子,要克服偏食、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
需要注意的是,营养不良性贫血的高危人群应该尽量少喝茶,因为茶叶中含有的鞣酸会阻碍身体对铁的吸收和利用。少吃高热量的巧克力、奶油点心等一类高热量食品,因为这些高热量的食物会使人缺乏饥饿感,减少进食量而无法得到其它必需营养素,而这类食品所含蛋白质和铁也很少。所以,常吃巧克力等高热量食品会导致贫血。
小贴士
如果真的出现了营养性贫血的症状,也不用过分担心,应尽快前往医院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临床上,为患者纠正病因、补充铁剂、补充维生素、中药治疗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所以,到底有没有营养性贫血,是哪种营养性贫血,要及时就诊,医师会用更精确的手段来鉴别和治疗,把健康还给你。
本文作者为上海中医药大学
附属曙光医院血液科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营养不良性贫血(食欲不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