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1850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鱼刺卡喉,赶紧吞饭喝醋!”你是不是小时候也被这么教过?
但你知道吗,这种“土方法”不仅没用,反而可能让你更严重,甚至有生命危险!
来自北京协和医院的耳鼻喉科医生明确表示:吞饭、喝醋、猛咳嗽,这些通通是错误操作!你以为是在“自救”,其实是在“加害”自己!
那鱼刺卡喉到底该怎么办?医生告诉你——正确处理才是关键!
鱼刺卡喉,真有那么危险吗?别小看一根小小的鱼刺,它一旦卡在喉咙里,轻则红肿发炎,重则刺破食道甚至动脉,造成大出血或感染扩散,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根据《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24年统计数据:中国每年因异物卡喉就诊者超过45万人次,其中近三成为鱼刺卡喉。
尤其是儿童与老年人,一旦忽视症状或处理不当,后果更加严重。
吞饭、喝醋?医生直言:别再做了!很多人被鱼刺卡住第一反应就是——吞饭!喝醋!猛咳!听起来挺“接地气”,但其实这些做法缺乏任何科学依据,不仅无效,还可能加重伤害。
吞饭=“把鱼刺锤进肉里”鱼刺卡住的位置往往在咽部黏膜或扁桃体窝,吞饭只会把鱼刺压得更深,本来还能轻松取出来的鱼刺,结果变成了“深埋异物”。
一旦刺穿食道或咽喉深层组织,可能形成食管穿孔、纵隔感染,甚至引发败血症。
喝醋根本溶不了鱼刺有人说:“醋能让鱼刺软化。”听起来挺有道理,但医学上早已证实——鱼刺主要成分是钙质,醋根本无法短时间内将其“化掉”。
中山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喉科医生指出,即使把鱼刺泡在纯醋中,也至少要几个小时以上才可能软化一点点,而我们喝下的醋根本接触不到卡刺的位置。
猛咳、吞咽、抠喉咙:危险升级!很多人觉得“咳出来就好了”,问题是——如果鱼刺已经卡得很牢,反复用力咳嗽只会让局部组织更充血肿胀,增加取出的难度。
更别说用手指去抠喉咙这种“硬上”的方法,不仅容易二次损伤,还有可能把细菌带入伤口,引起感染。
医生强调:别慌,判症状,分轻重,看位置!对症处理,才能真正把伤害降到最低。
第一步:判断是否真的有鱼刺卡住
不是所有“喉咙痛”都是鱼刺卡住。很多人被鱼刺刮了一下,咽部黏膜受刺激会有异物感,但其实鱼刺早就不在了。
如果你只是轻微刺痛,没有明显吞咽困难或流血情况,可以先喝几口温水,缓解黏膜不适,观察30分钟到1小时左右,大概率会自行缓解。
第二步:有以下这些症状,必须马上就医
· 刺痛感持续超过1小时不缓解
· 吞咽困难、喉咙疼痛加剧
· 说话困难、咳嗽伴随血丝
· 感觉鱼刺“滑下去了”,但异物感仍在
这些症状说明鱼刺可能已经刺入深层组织或进入食道,必须由专业医生使用喉镜或胃镜等设备进行检查和处理。
第三步:千万别拖,越早处理越安全
很多人觉得“等一等就好了”,结果拖了几天,喉咙肿胀、发烧,甚至发展成食管脓肿。
医生表示:异物卡喉超过24小时未处理,感染风险上升超过70%!
鱼刺“消失”了,真的没事了吗?有些人吞饭之后感觉“舒服了”,就以为没事了。实际上,鱼刺可能只是滑入了更深的位置,暂时没有症状,但随时可能出现并发症。
华西医院曾收治一位患者,鱼刺卡喉后吞饭“自愈”,一周后突然出现胸痛、发烧,CT检查发现鱼刺已经穿破食管,刺入主动脉,引发出血性纵隔感染,险些丧命!
所以,即使症状缓解,也建议去医院做一次检查确认鱼刺是否完全排出。
医生教你几招,防止鱼刺再卡喉!吃鱼卡刺,不是倒霉,是没吃对!
鱼肉仔细挑刺,吃鱼前多检查尤其是鲫鱼、草鱼这类小刺多的鱼,一定要用筷子夹开鱼肉检查。老人和孩子吃鱼,一定要提前去刺。
大多数鱼刺卡喉都发生在边吃边说、吃得太快的情况下。吃鱼时别聊天,吃一口嚼几下,吃得慢才是王道。
家里常备手电筒、压舌板等简易工具如果家里有老人和孩子,建议常备一个小手电+压舌板,万一卡喉,可以简单观察咽部,判断是否看得到鱼刺,为医生处理提供参考。
鱼刺卡喉不是“忍一忍就过去”的小事,更不是“喝点醋”就能解决的误会。只有掌握科学方法,才能真正保护好我们的咽喉健康。
下次再有人说“吞饭能压下鱼刺”,你可以自信地告诉他——这是在“压事故”!
参考资料:
[1]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24年第6期[2] 《鱼刺卡喉的误区与处理建议》. 科普中国·健康频道. 2023-08-12[3] 《耳鼻喉科常见异物处理临床路径》.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2年指导文件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鱼刺卡喉咙几天自愈(鱼刺卡喉怎么办还在吞饭喝醋医生教你正确处理方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