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一到,人就容易犯懒,总觉得哪哪都不对劲,腿软、没精神、胃口也不好。老话讲“秋不吃酸,走路打颤”,听着像玩笑,其实真有道理。这时候吃点合适的酸,不光开胃,还能稳住身子骨,顺顺当当地把秋过渡过去。别以为酸就是随便吃点醋或者水果,讲究着呢,吃错了反而伤身。
那天我在菜市场转悠,看见一位阿姨挑山楂,边挑边念叨:“现在这山楂刚好,又酸又透亮。”我一听就懂了,这季节吃山楂最合适,尤其是炒过之后,酸味柔和了,还能助消化。回家试着用冰糖炒了一小碗,热乎乎地含着,喉咙清爽,胃也舒服,连着吃了几天,早起不再犯恶心了。
还有一次朋友来我家吃饭,带了道她拿手的醋蒸鸡。一开始我挺怀疑,醋还能蒸鸡?结果一打开锅盖,那股子醇香带着微酸直往鼻子里钻,鸡肉嫩得筷子一夹就断。她说这做法是老家传下来的,专治秋乏,醋能活血,鸡肉温补,俩字:提神!我连着扒了两碗饭,晚上睡觉都踏实多了。
要说甜品里的酸味担当,必须是芒果柚子椰汁西米露。我自己试过好几次,关键在于柚子要选刚上市的,那点微苦带酸才够味。椰汁不能太甜,西米咬起来要有劲儿。夏天喝是解暑,秋天喝却是润燥,一口下去,从喉咙滑到肚子里,整个人都清亮了。
番茄炒牛肉这道家常菜,很多人做出来又腥又涩,问题出在没掌握“酸”的火候。我后来学了一招:番茄要炒出沙,加一点点白醋,肉提前用蛋清抓一抓。这么一来,酸味全融进汤汁里,牛肉嫩得很,连我爸那个不爱吃酸的人都忍不住多夹几筷子。
前阵子降温猛地厉害,邻居大婶端来一碗酸菜烧鸭血,说是“专治秋凉上头”。那汤红亮亮的,酸菜脆爽,鸭血滑嫩,喝一口,额头冒汗,寒气全被逼出去了。她说酸菜发酵过的酸最养人,配上鸭血补铁,不怕手脚冰凉。
这些吃法都不是瞎搭配,是老辈人一代代试出来的。秋天的酸,不是刺激味蕾,而是让身体慢慢适应季节的转变。你要是总觉得乏力、胃口差,真该试试看。对吧?有时候,最土的方子,才最管用。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酸性食物有哪些?(秋天不吃酸难怪浑身不得劲这5道酸味食谱)》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