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患者插无菌导尿管时,最怕遇到尿道狭窄 —— 导尿管明明选对了型号,可就是插不进去,硬推不仅会让患者疼得直咧嘴,还可能划伤尿道黏膜,甚至把导尿管弄弯。其实尿道狭窄就像 “水管变细了”,只要用对 “扩管” 的辅助方法,就能让导尿管顺利通过,还能减少患者痛苦。今天就把临床常用的 5 种扩张辅助措施讲清楚,从简单到复杂,新手也能看懂学会。
首先得明白,尿道狭窄不是 “一刀切” 的问题,得先搞清楚 “窄在哪、有多窄”。比如有些患者是尿道口窄(开口小,导尿管头进不去),有些是尿道中间窄(比如前列腺增生把尿道挤细了),还有些是整个尿道都偏细(比如儿童或先天尿道细的患者)。不同情况适合的扩张方法不一样,所以第一步要先 “判断狭窄情况”:用手指轻轻触摸患者尿道外口,看有没有明显狭小;插入润滑剂浸湿的导尿管(别用力),感受阻力位置 —— 如果刚插 1-2 厘米就有阻力,大概率是尿道口窄;插 5-6 厘米(男性患者)才遇到阻力,可能是前列腺或尿道中段窄。判断清楚了,再选对应的辅助措施,比盲目试错强。
一、最简单的 “润滑扩张法”:靠润滑剂 “撑开” 狭窄处,适合轻微狭窄如果尿道只是轻微变窄(比如导尿管能进去一点,有轻微阻力但没完全卡住),先用这种方法,不用额外加器械,安全又方便。核心是靠 “足量、顺滑的润滑剂” 减少摩擦,同时让润滑剂撑开尿道的微小狭窄处。
具体怎么做?第一步,选对润滑剂 —— 别用普通的凡士林,要用医用无菌的 “水基润滑剂”(比如含利多卡因的凝胶,既能润滑还能麻醉,减少疼痛),这种润滑剂不粘腻,能在尿道壁形成一层光滑的膜,导尿管更容易滑进去。第二步,足量涂抹:先挤 2-3 毫升润滑剂在尿道口,用手指轻轻按摩尿道口 10 秒,让润滑剂渗进去;再把导尿管前端 5-8 厘米(男性更长点,10 厘米左右)都裹上润滑剂,尤其是针尖样的头部,要涂得厚一点,像给导尿管 “穿了层滑滑的外套”。第三步,缓慢插入:插入时别用劲推,而是轻轻旋转导尿管(顺时针转半圈再逆时针转半圈),边转边慢慢往里送 —— 旋转能让导尿管顺着尿道的弧度走,润滑剂还能趁机撑开轻微狭窄的地方,一般轻微狭窄都能这样通过。
举个例子:有个老年女性患者,尿道口有点萎缩变窄,插 14Fr 导尿管时刚进 2 厘米就有阻力,护士用了含利多卡因的凝胶,涂满导尿管前端后轻轻旋转插入,没花多大劲就插进去了,患者说 “比上次没涂够润滑剂时疼得轻多了”。
二、“小号导尿管过渡法”:先插细管 “探路”,再换合适型号,适合中度狭窄如果用了润滑剂还是插不进去,比如 14Fr 的导尿管卡在中途,说明狭窄程度稍重,这时候别硬试,换成更细的 “小号导尿管” 先 “探路”,相当于先把尿道撑开一点,再换合适的型号。
操作要点有三个:第一步,选对小号导尿管 —— 比原计划的型号小 2-4Fr,比如原想插 14Fr,就先试 12Fr 或 10Fr,优先选 “亲水涂层” 的小号导尿管(更顺滑,对尿道刺激小)。第二步,用小号导尿管 “扩张”:按正常插导尿管的步骤,把小号导尿管慢慢插入,只要能顺利插进膀胱(见尿液流出),就说明尿道能被撑开;插进去后别马上拔,让小号导尿管留在里面 5-10 分钟 —— 这 5 分钟很关键,能让尿道适应扩张后的状态,不容易马上缩回去。第三步,换原型号导尿管:拔出小号导尿管后,赶紧把涂好润滑剂的原型号导尿管插进去(动作要快,别等尿道缩回去),这时候会发现阻力小很多,基本都能顺利插入。
要注意的是,小号导尿管别选太小的,比如给成人用 8Fr 以下的,可能起不到扩张作用,还容易在尿道里打折。另外,整个过程要保持无菌,换导尿管时手别碰到导尿管前端,避免感染。
三、“尿道扩张器辅助法”:用专用 “扩管器” 撑开狭窄,适合有明确狭窄段的情况如果知道患者有明确的尿道狭窄(比如之前插过管,医生诊断过),或者小号导尿管也插不进去,就得用 “尿道扩张器”—— 这是专门用来扩张尿道的器械,长得像细棒,一头粗一头细,能循序渐进把狭窄处撑开。
这种方法要注意 “循序渐进”,不能一步到位:第一步,选一套扩张器(通常是一套 6-18Fr 的,从小到大),先从比预估狭窄处略细的型号开始,比如估计狭窄处能通过 10Fr,就先用 10Fr 的扩张器。第二步,润滑扩张器:把扩张器前端 5 厘米都涂上润滑剂,尤其是细的那一头,要涂均匀。第三步,缓慢插入扩张器:用手指轻轻把扩张器细端对准尿道口,缓慢往里插,插入时保持扩张器和尿道在一条直线上(男性患者要把阴茎提起,和腹壁成 60 度角,别歪着插),插到底后(感觉有轻微阻力消失),停留 30 秒再慢慢拔出来 —— 停留是为了让尿道适应扩张后的宽度。第四步,换大一号扩张器:按同样的方法,换大 1-2Fr 的扩张器再扩张一次,比如 10Fr 用完换 12Fr,一般扩张 2-3 次,直到扩张器的型号和要插的导尿管型号差不多(比如要插 14Fr 导尿管,扩张到 12Fr 或 14Fr 就行)。扩张完马上插导尿管,这时候尿道已经撑开,导尿管就能顺利通过了。
这里要提醒:尿道扩张器必须由有经验的医生或护士操作,新手别随便试,不然可能插偏划伤尿道;扩张时如果患者喊疼得厉害,要马上停,别硬插,可能是扩张器型号选大了。
四、“膀胱镜引导法”:看清楚狭窄处再插,适合复杂狭窄如果尿道狭窄位置隐蔽(比如在尿道深处),或者用了前面的方法都不行,就得请医生用 “膀胱镜” 帮忙 —— 膀胱镜有个小摄像头,能伸进尿道里,清楚看到狭窄的位置和程度,相当于 “带导航” 插导尿管,精准又安全。
具体流程是这样的:第一步,医生先把膀胱镜(比导尿管粗一点,带摄像头)涂上润滑剂,缓慢插入尿道,通过摄像头在屏幕上找到狭窄处,看清楚狭窄的宽度和周围有没有粘连。第二步,根据狭窄情况,用膀胱镜自带的 “细导丝”(像铁丝一样细的金属丝)先穿过狭窄处,一直插进膀胱 —— 导丝就像 “路标”,能引导导尿管走对方向。第三步,把膀胱镜慢慢拔出来,留下导丝在尿道里,然后把涂好润滑剂的导尿管(导尿管头端有个小孔,能穿过导丝)顺着导丝慢慢插进去,导丝会带着导尿管顺利通过狭窄处,直到插进膀胱(见尿液流出)。第四步,把导丝轻轻拔出来,再给导尿管气囊充气固定,整个过程就完成了。
这种方法适合复杂情况,比如尿道狭窄合并粘连、或者之前有过尿道手术的患者,虽然麻烦点,但能最大程度减少损伤,避免盲目插管导致的风险。
五、“药物辅助扩张法”:先用药让尿道放松,适合痉挛性狭窄有些患者的尿道狭窄不是 “真窄”,而是 “假性窄”—— 比如尿道括约肌痉挛(紧张得缩在一起),导致导尿管插不进去,这时候光靠物理扩张不行,得先用药让尿道放松。
常用的药是 “解痉药”,比如在插入导尿管前 10 分钟,给患者静脉推注 “山莨菪碱”(俗称 654-2),或者用 “利多卡因凝胶”(含麻醉和解痉成分)多涂一点在尿道里,等待 10 分钟 —— 药物能让尿道括约肌放松,原本痉挛缩窄的尿道会慢慢撑开,这时候再插导尿管,阻力会小很多。
比如有个男性患者,一插导尿管就紧张,尿道括约肌痉挛,14Fr 的导尿管根本插不进去,护士给他用了利多卡因凝胶后等了 10 分钟,再轻轻旋转插入,很快就插进去了,患者说 “感觉尿道没那么紧了”。
最后提醒:3 个关键注意事项,别忽略!别硬插! 不管用哪种方法,只要遇到明显阻力,都别用力推导尿管,硬插最容易划伤尿道,导致出血或感染,不行就换方法或请医生帮忙;无菌第一! 所有扩张用的器械(扩张器、膀胱镜、导丝)都要无菌,操作前手要彻底消毒,避免把细菌带进尿道,引发尿路感染;观察反应! 扩张和插管后,要观察患者有没有血尿、尿道疼痛加重的情况,如果有,要及时处理(比如多喝水、用止血药),别不当回事。其实遇到尿道狭窄不用慌,关键是先判断情况,再选对辅助方法 —— 轻微的用润滑剂,中度的用小号管过渡,复杂的请医生用膀胱镜,一步步来,既能让导尿管顺利插入,又能减少患者痛苦。新手多跟着有经验的同事学几次,慢慢就能掌握这些小技巧了。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第一次如何顺利插入!(无菌导尿管置入时遇到尿道狭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