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的支气管就像 “呼吸道的‘管道’”,连接喉咙和肺部,一旦长期受刺激,管道黏膜就会反复发炎,像 “生锈的水管” 一样,又肿又堵,还老产生痰,导致咳嗽、喘气费劲。它最爱找 “老烟民”“长期待在粉尘环境的人”“冬天爱受凉的老人”,虽然不会马上要命,但冬天一犯病就躺不住,还可能发展成肺气肿、肺心病,今天用大白话唠透这病,教你认症状、查病因、会调理,家里有老人或烟民的一定要看完!
一、慢性支气管炎的概述有没有过这种情况:一到冬天就咳嗽,早上刚起床咳得最厉害,吐不完的白痰;走路快一点就喘不上气,得停下来歇半天;感冒后咳嗽更重,甚至咳到胸口疼,去医院一查 ——“慢性支气管炎”(简称 “老慢支”)。
很多人觉得 “老慢支是老人的病,年轻人不会得”,其实不然!现在 30 多岁的烟民,要是每天抽 20 根以上,抽够 10 年,也可能得慢性支气管炎;还有在工地、面粉厂工作的人,长期吸粉尘,也容易中招。它不是 “咳着咳着就好” 的小毛病,而是每年都犯、越拖越重的慢性病,今天就把它的来龙去脉讲清楚,帮你少遭罪。
二、慢性支气管炎的定义简单说,慢性支气管炎是指 “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核心判断标准是 “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每年发病持续 3 个月,连续 2 年以上,排除其他能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
它的核心特点是 “慢性、反复、季节性”:
1. 慢性病程:不是偶尔咳几天,而是年年犯,每次至少咳 3 个月,持续 2 年以上;
2. 症状反复:主要是咳嗽、咳痰(多为白色泡沫痰,早上多),冬天、受凉后加重,夏天能稍微缓解;
3. 逐渐加重:一开始只是咳嗽,后来慢慢出现喘气费劲,严重时连穿衣、吃饭都喘,还会发展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打个比方:慢性支气管炎就像 “支气管长期‘发炎感冒’”,普通感冒是偶尔一次,它是年年冬天都 “感冒”,还总好不了,时间长了支气管就 “变脆弱”,功能越来越差。
三、临床表现或症状慢性支气管炎的症状很 “磨人”,主要集中在 “咳嗽、咳痰、喘息”,冬天和感冒后最严重:
(一)典型症状:“咳、痰、喘” 三兄弟1. 咳嗽:最常见!早上起床时咳得最凶(夜间痰液堆积在支气管,早上一活动就刺激咳嗽),白天轻一点,睡前还会咳一阵,冷空气、油烟一刺激,咳嗽会突然加重;
2. 咳痰:多为白色泡沫痰或黏液痰,早上起床后痰最多,能咳出一大口,要是感冒或合并感染,痰会变成黄色或绿色脓痰,还可能带血丝;
3. 喘息:早期可能只有走路快、爬楼梯时喘,后来坐着不动也喘,感觉 “胸口发闷,气不够用”,严重时嘴唇、指甲会发紫(缺氧)。
(二)症状特点:冬天重、夏天轻,逐年加重1. 季节性:90% 的患者冬天(11 月 - 次年 2 月)症状最重,夏天天气暖和时能缓解,甚至不咳不喘;
2. 进行性加重:第一年可能只是冬天咳 3 个月,第二年不仅咳,还开始喘;第三年可能夏天也会犯,甚至发展成肺气肿,肺功能越来越差。
(三)危险信号:出现这些要赶紧就医1. 痰变多、变脓,伴发烧:可能是合并细菌感染,不及时治会加重炎症;
2. 喘气突然变重,不能平躺:可能发展成急性加重期,甚至诱发肺心病;
3. 咳血或痰中带血:别以为是 “咳得太用力”,要排除肺癌、肺结核等严重疾病。
四、发生的原因慢性支气管炎的原因像 “多把锤子砸管道”,长期反复刺激支气管,主要有 4 个核心因素:
(一)吸烟:最主要的 “凶手”(占 70%)1. 香烟里的尼古丁、焦油会直接刺激支气管黏膜,像 “用烟头烫管道”,让黏膜充血、水肿,还会杀死支气管里的 “清洁细胞”(纤毛),导致痰液排不出去,越积越多;
2. 吸烟时间越长、每天吸烟越多,得慢性支气管炎的风险越高 —— 每天抽 20 根烟,抽 10 年,风险比不吸烟的人高 10 倍;二手烟也有危害,家人长期吸二手烟,风险也会增加。
(二)环境因素:“看不见的刺激”1. 空气污染:长期吸雾霾、汽车尾气、工业废气,里面的 PM2.5、二氧化硫会附着在支气管黏膜上,加重炎症,所以雾霾天犯病的人特别多;
2. 职业粉尘:在煤矿、工地、面粉厂、纺织厂工作的人,长期吸煤尘、水泥尘、面粉尘,这些粉尘会沉积在支气管,反复刺激引发炎症;
3. 生物因素:冬天受凉、感冒后,病毒(如流感病毒)、细菌(如肺炎链球菌)会趁机感染支气管,让慢性炎症急性加重。
(三)身体因素:“自身抵抗力弱”1. 年龄:40 岁以上的人发病率明显升高,因为随着年龄增长,支气管黏膜修复能力下降,抵抗力变弱;
2. 过敏:对花粉、尘螨、动物毛发过敏的人,接触过敏原后会诱发支气管痉挛,加重咳嗽、喘息;
3. 基础疾病:有鼻炎、鼻窦炎的人,鼻腔分泌物会倒流进支气管,刺激黏膜,诱发慢性炎症。
五、诊断依据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主要靠 “症状 + 检查”,核心是 “排除其他疾病,符合病程标准”:
(一)核心依据:“症状 + 病程”1. 有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每年发病持续 3 个月,连续 2 年以上;
2. 排除其他能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比如肺结核、肺癌、支气管扩张(这些病也会长期咳嗽、咳痰)。
(二)辅助依据:“检查 + 病史”1. 病史:有长期吸烟史(每天≥10 支,≥10 年)、职业粉尘接触史,或冬天容易受凉感冒;
2. 肺功能检查:早期可能正常,后期会出现 “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气流进出肺部受阻),这是诊断和判断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六、检查指标、检验项目(一)必查项目:明确诊断和病情1. 肺功能检查(核心):
1.1 目的:判断支气管是否堵塞、肺功能受损程度;
1.2 关键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1/FVC),正常≥70%,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后期会<70%,提示气流受限。
2. 胸部 X 线或 CT 检查:
2.1 目的:排除肺结核、肺癌、支气管扩张,看肺部是否有肺气肿改变;
2.2 表现:早期可能正常,后期会出现 “肺纹理增粗、紊乱”,甚至肺气肿(肺部透亮度增加)。
3. 血常规 + 痰培养:
3.1 血常规:判断是否有感染,细菌感染时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升高;
3.2 痰培养:急性加重期做,找到致病菌(如肺炎链球菌),指导选择抗生素。
(二)可选项目:针对性排查1. 支气管舒张试验:怀疑合并哮喘时做,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若 FEV1 改善≥12%,提示可能有气道高反应(哮喘特点);
2. 血气分析:严重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发紫)做,看是否有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判断是否合并呼吸衰竭)。
七、鉴别诊断慢性支气管炎要和其他 “长期咳嗽” 的疾病区分,避免误诊误治:
(一)慢性支气管炎 vs 支气管扩张特点
慢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扩张
咳痰特点
白色泡沫痰,感染时变脓痰
大量脓痰,分层(上层泡沫、中层黏液、下层脓液)
咳血情况
少见,仅严重时带血丝
常见,可反复咳血
影像学检查
肺纹理增粗
CT 显示支气管扩张、变形
(二)慢性支气管炎 vs 肺结核特点
慢性支气管炎
肺结核
全身症状
无明显全身症状,感染时发烧
低热、盗汗、乏力、体重下降
咳痰特点
白色痰或脓痰
痰中带血常见,痰中可找到结核菌
检查
肺功能异常
结核菌素试验阳性,CT 有结核病灶
(三)慢性支气管炎 vs 肺癌特点
慢性支气管炎
肺癌
发病年龄
多 40 岁以上,老烟民多见
多 50 岁以上,长期吸烟或有家族史
咳血特点
少见,仅痰中带少量血丝
反复咳血,血量可多可少
影像学检查
肺纹理增粗
CT 显示肺部肿块或结节
八、治疗方法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分 “稳定期” 和 “急性加重期”,稳定期以 “预防、调理” 为主,急性加重期要 “抗感染、缓解症状”:
(一)保守治疗 / 一般治疗:稳定期核心1. 戒烟:最关键的一步
1.1 不管烟龄多久,戒烟后咳嗽、咳痰会明显减轻,肺功能下降速度也会变慢;
1.2 戒不了的人可以用 “戒烟药”(如尼古丁贴片),或找医生制定戒烟计划,别抱有 “少抽点就行” 的想法。
2. 避刺激、防受凉
2.1 雾霾天、沙尘天别出门,出门戴 N95 口罩,避免吸污染物;
2.2 冬天注意保暖,别穿太少,尤其脖子、胸口要护住,避免受凉诱发感冒;
2.3 有过敏的人,春天、秋天别去花粉多的地方,家里别养宠物。
3. 练呼吸、强体质
1.1 练 “腹式呼吸”:平躺,双手放在肚子上,吸气时肚子鼓起,呼气时肚子收紧,每天练 2 次,每次 10 分钟,能增强肺功能,缓解喘气;
1.2 适度运动:选慢走、太极、八段锦等温和的运动,每次 30 分钟,每周 3-5 次,别剧烈运动(会加重喘息);
1.3 拍背排痰:早上起床后,家人帮忙从下往上、从外向内拍背,帮助咳出痰液,别让痰堵在支气管里。
(二)药物治疗及常用处方:分阶段用药1.稳定期用药(长期用,预防加重)
1.1 支气管扩张剂(缓解喘息):
◦ 沙丁胺醇气雾剂:喘气时喷 2 下,快速缓解症状,适合偶尔喘息的人;
◦ 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每天 1 次,每次 1 吸,长期用能减少气道痉挛,适合经常喘息的人;
1.2 祛痰药(帮助排痰):
◦ 氨溴索口服液:每次 10ml,每天 3 次,稀释痰液,让痰更容易咳出;
◦ 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每次 0.6g,每天 1 次,用温水溶解后喝,适合痰黏稠难咳的人。
2.急性加重期用药(短期用,控制感染)
2.1 抗生素(细菌感染时用):
◦ 轻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每次 0.375g,每天 3 次);
◦ 重症:头孢呋辛酯(每次 0.5g,每天 2 次),或左氧氟沙星(每次 0.5g,每天 1 次),疗程 5-7 天,别自行加量或停药;
2.2 止咳平喘药(症状重时用):
◦ 复方甘草片:每次 3 片,每天 3 次,缓解剧烈咳嗽(别长期用,避免依赖);
◦ 氨茶碱片:每次 0.1g,每天 3 次,缓解喘息(有心律失常的人慎用)。
(三)手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一般不用手术只有发展成 “严重肺气肿、肺大泡”,或合并 “气胸、反复感染” 时,才可能需要手术(如肺减容术、肺大泡切除术),多数患者通过药物和保守治疗就能控制症状,别轻信 “手术能根治” 的说法。
(四)中医疗法:辅助调理,减少复发1. 中药:按体质调
1.1 痰湿阻肺型(痰多、白泡沫痰、身体困重):用 “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燥湿化痰、止咳;
1.2 肺肾气虚型(喘气费劲、怕冷、腰膝酸软):用 “金水六君煎”,补肺益肾、平喘;
1.3 注意:中药要在正规中医指导下用,急性加重期还是要先抗感染。
2. 针灸 + 艾灸
2.1 针灸:针刺 “肺俞穴”(背部)、“膻中穴”(胸口)、“足三里穴”(膝盖下),每周 2 次,缓解咳嗽、喘息;
2.2 艾灸:冬天用艾灸盒灸 “大椎穴”(脖子后)、“肺俞穴”,每次 15 分钟,能温肺散寒,减少受凉诱发的咳嗽。
九、注意事项1. 别 “咳着不重就不吃药”:稳定期的支气管扩张剂、祛痰药要长期用,不是 “不咳就停”,停药会导致气道痉挛加重,下次犯病更厉害;
2. 别 “感冒了硬扛”: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感冒后很容易诱发急性加重,一旦出现鼻塞、咽痛,赶紧吃感冒药(如连花清瘟胶囊),别拖到咳嗽加重;
3. 别 “多补营养就吃油腻的”:要补优质蛋白(如鸡蛋、牛奶、鱼肉),但别吃油炸、肥肉,这些会生痰,加重咳嗽;
4. 别 “怕喘气就不动”:越不动肺功能越差,要慢慢练,从每天走 10 分钟开始,逐渐增加时间,练到不喘为止;
5. 定期复查:每年查 1 次肺功能:尤其 40 岁以上的烟民,每年做 1 次肺功能检查,早发现、早控制,避免发展成肺气肿。
十、预防保健措施慢性支气管炎 “预防比治疗更重要”,做好这 5 点,能减少犯病次数,延缓病情加重:
1. 戒烟:从现在开始
1.1 自己戒烟,也别让家人吸二手烟,家里不放烟、打火机,避免诱惑;
1.2 烟龄长的人可以找戒烟门诊帮忙,用尼古丁替代疗法(如贴片、口香糖),提高戒烟成功率。
2. 护好呼吸道,避刺激
2.1 雾霾天、沙尘天出门戴 N95 口罩,回家后用生理盐水洗鼻子,减少污染物残留;
2.2 厨房用抽油烟机,别让油烟呛到;在粉尘多的地方工作,戴防尘口罩,定期做肺功能检查。
3. 冬天保暖,防受凉感冒
3.1 冬天穿高领衣服,戴围巾,别让脖子、胸口受凉;
3.2 每年 9-10 月打流感疫苗,60 岁以上的人打肺炎疫苗,减少感冒和肺炎的发生。
4. 练呼吸、强体质
4.1 每天练 “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吸气时用鼻子,呼气时嘴唇缩成口哨状,慢慢呼),增强肺功能;
4.2 夏天天暖和时多户外活动,比如公园散步、打太极,增强抵抗力,减少冬天犯病。
5. 控体重、调饮食
5.1别太胖或太瘦,胖了会加重肺部负担,走两步就喘;瘦了抵抗力弱,容易感冒诱发炎症,BMI(体重÷身高²)保持在18.5-23.9之间最合适;
5.2多吃润肺化痰的食物,比如梨(煮成梨水加冰糖,比生吃更润肺)、银耳(泡发后煮羹)、冬瓜(做汤喝,能清热化痰);少吃辛辣、过咸的食物(比如辣椒、咸菜),这些会刺激支气管,加重咳嗽咳痰。
十一、专家提醒慢性支气管炎就像“支气管上的‘老毛病’”,虽然没法彻底根治,但只要管好嘴(戒烟、控饮食)、护好肺(避刺激、练呼吸)、用对药(规律用药不盲目停),完全能控制住症状,冬天也能少遭罪。 很多人有两个误区要改:一是“觉得老慢支不致命,咳着没事”,其实拖久了会发展成肺气肿、肺心病,到时候喘气都要靠吸氧;二是“感冒了硬扛”,老慢支患者感冒一次,炎症就加重一次,支气管功能就差一点,千万别侥幸。 要是家里有老人或烟民,把这篇文章转给他们,提醒他们:戒烟要趁早,保暖别偷懒,每年查次肺功能,比啥都强!咱们护好支气管,才能冬天不咳、走路不喘,舒舒服服过好每一天。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喘不上气.咳嗽胸口就痛(慢性支气管炎冬天老咳嗽痰多喘不上气别当老慢支硬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