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岁的陈女士在医院做完人流手术后,原以为出血会像医生说的 “7 天内干净”,没想到术后第 10 天,护垫上仍有断断续续的暗红色血迹,时有时无,像月经快结束时的 “拖尾”。
起初她没在意,直到某天下午突然流出一滩鲜血,夹杂着指甲盖大的血块,下腹还传来一阵坠胀感,像被人用手轻轻攥住子宫,这才慌忙返回医院复查。
临床中,人流后出血断断续续是常见问题,可能藏着不同的健康隐患:
宫腔残留B 超显示她的宫腔里有 1.5cm 的强回声团,“是少量胎盘组织没排干净,” 医生用镊子夹起纱布上的血块解释,“这些残留组织刺激子宫收缩,就会导致出血不止。” 小林这才想起,术后第 5 天她曾排出过类似肉渣的东西,当时以为是正常脱膜,没料到还有部分留在宫腔里。
感染会让出血 “变了味”每次排尿后擦拭,都能闻到私处传来的异味,甚至连内裤都被染成浅红色。体温升到 37.8℃时,她赶紧就医,妇科检查发现阴道分泌物呈脓性,子宫压痛明显 —— 这是术后感染引发的子宫内膜炎,炎症刺激内膜充血水肿,导致出血不止。
40 岁的李女士术后出血持续了 20 天,血色淡红,量不多但每天都有,像漏雨的水龙头滴滴答答。她总觉得腰酸乏力,爬楼梯时膝盖发软,按压下腹部能感觉到子宫比正常偏大。医生解释,这是因为她多次流产导致子宫收缩能力减弱,就像皮筋弹性变差,无法有效闭合血管止血。
“正常人流后出血应逐渐减少,7-10 天内干净,最多不超过 2 周。” 妇科医生指着病历本上的记录,“如果出血超过 2 周、血量突然增多、伴有腹痛或异味,必须及时复查。”
陈女士的 B 超显示宫腔内有少量积血,没有明显残留,医生判断是子宫复旧不良,给她开了缩宫素注射液和益母草颗粒,“打针能促进子宫收缩,把积血排出来,就像用手揉面团让它紧实。”
在妇科病房,总能看到因拖延就诊而加重病情的患者。28 岁的王女士术后出血断断续续 1 个月,自认 “身体好能自愈”,直到某天突然大出血,晕倒在厕所,急诊清宫时从宫腔取出 3cm 的机化胎盘组织,“残留时间长了会和子宫壁粘连,增加清宫难度。” 医生的话让陪护的丈夫后怕不已。
针对不同原因,处理方式各有侧重:
宫腔残留:残留较小(<1cm)可先口服米索前列醇促进排出,服药后可能出现下腹阵痛,像强烈的宫缩,随后排出褐色组织;残留较大或药物无效则需清宫,手术时会扩张宫颈,用负压吸引器清理宫腔,术后出血会明显减少。
需静脉滴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 + 甲硝唑,持续 3-5 天,同时口服妇炎康片。张女士用药 3 天后,异味消失,出血量减至护垫上的少量褐色分泌物,体温也恢复正常。
子宫复旧不良:除了使用缩宫素,还需注意休息,避免久坐久站,每天用热水袋热敷下腹部 20 分钟,促进血液循环。李女士坚持热敷一周后,子宫收缩感增强,出血在第 25 天彻底干净。
陈女士按照医嘱每天肌注缩宫素,第一次打针时,药液推入肌肉的胀痛让她皱眉,半小时后下腹传来轻微的收缩感,像子宫在慢慢 “攥紧拳头”。
当天下午,她排出了两块核桃大的暗红色血块,之后出血量明显减少,护垫上只剩少量浅褐色分泌物。第 3 天复查 B 超,宫腔积血已完全排出,医生叮嘱她继续服用益母草颗粒,“再巩固 3 天,帮助内膜修复。”
如今陈女士的护垫终于恢复干净,她开始注意术后保养:每天喝小米粥配鸡蛋,避免碰冷水,连洗头发都用温水。路过医院走廊的流产术后宣教栏,她会多看两眼:“术后 1 个月内禁止同房、保持外阴清洁、按时复查”,这些曾经觉得 “麻烦” 的叮嘱,现在成了她守护健康的准则。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人流后一天就没有血了(人流后出血断断续续这 3 个信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