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公开数据与权威指南结合个人观点撰写,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涉及版权或人物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本文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欢迎关注、收藏。
平时家里有些人做的菜多了,剩下的肉类不舍得扔,放冰箱里保存。
其实,肉类的安全和保存条件密切相关。新鲜的肉做熟后,温度下降到室温就容易滋生细菌。
如果存放的时间过长,细菌会在表面繁殖。有些细菌还能产生毒素,哪怕后面再加热,这些毒素也很难被完全破坏。
大家常说的“隔夜肉”,如果是在冰箱冷藏条件下(4℃以下),放置时间最好不要超过24小时。超过这个时间,肉类口感和安全性都会打折扣。
尤其是炖肉、红烧肉这类油脂多的菜,表面有油膜,容易让细菌滋生得更快。
复热时,温度要加热到完全沸腾,并保持几分钟。这样才能减少细菌残留。但如果肉类有异味、变色或者口感发黏,就不要再吃了。
而冷藏时间过久或者反复加热的肉,蛋白质结构已经被破坏,口感差、营养也会流失。
有些人还喜欢把剩下的肉连锅带汤反复煮,这样只会增加细菌和亚硝酸盐的生成。亚硝酸盐在一定条件下会有健康风险,特别是存放超过24小时的熟肉更要慎重。
青菜是餐桌上的常客,不少人觉得蔬菜热一热就可以继续吃。但事实上,隔夜的青菜存在一些隐患。
蔬菜含有较多的硝酸盐,储存时间长了,尤其是在温度较高的时候,硝酸盐会转变成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摄入过多,容易引起身体不适。国内相关实验也发现,绿叶蔬菜在常温下放置超过8小时,亚硝酸盐含量会上升得很快。
因此,青菜类最好不要隔夜,尤其是菠菜、芹菜、生菜等富含硝酸盐的蔬菜。
说到隔夜水,有的人认为水只要没变质,放上一夜喝没问题。
其实,水的安全与储存方式密切相关。普通自来水烧开后,经过一夜,水中的细菌数量变化不大,只要盖好壶盖、不受污染,第二天加热后喝问题不大。
但要注意,如果水壶没有密封好,空气中的灰尘、微生物容易落进水中,水的口感和安全性就会受影响。
有些人把开水倒进保温壶,结果发现隔夜后有“异味”甚至颜色发黄,这种情况下可能是保温壶长时间未清洗,壶内细菌、微生物滋生。
定期清洗保温壶非常重要,不然容易喝进脏东西。
鸡蛋是常见的优质蛋白来源,蒸蛋、煮蛋、蛋花汤都很受欢迎。
煮熟的鸡蛋如果剥了壳,裸露在空气中,很容易被细菌污染。蛋黄、蛋白含水量高,温度合适时细菌繁殖速度很快。最好不要把剥了壳的鸡蛋常温放置超过2小时。
如果鸡蛋带壳保存,并放在冰箱冷藏室里,一般可以保存一天左右。吃之前要彻底加热,最好煮开后再闷一会儿。如果蛋黄、蛋白变色、有异味,坚决不要食用。
蛋类食品如蛋羹、蛋花汤,保存时间更短,容易滋生细菌。建议蛋羹、蛋花汤最好现做现吃,不要留到第二天。
日常生活中预防“隔夜食物”带来的健康风险,其实就是从每一个细节做起。
饭菜煮好后,如果短时间内吃不完,要尽快分装、降温,然后放进冰箱冷藏。
热菜热饭时,要彻底加热,保证中心温度超过70℃。如果不确定食物是否变质,宁可扔掉也不要勉强吃。
冰箱并不是“保险箱”,只能延缓细菌生长。每次取用食物,都要用干净的勺子,避免二次污染。每餐都尽量准备新鲜的食材和食物。
要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减少对隔夜食物的依赖。
隔夜肉、隔夜菜、隔夜蛋和隔夜水,并非一律不能吃,但一定要注意保存条件和食用时间。
青菜和蛋类最容易滋生细菌,最好现做现吃;肉类和水要严格注意保存时间和卫生。如果发现食物有异味、变色或者口感不对,宁愿浪费一点,也不要心疼那一口饭菜。
健康饮食,是每个人一生都值得重视的事情。希望大家都能吃得新鲜、吃得安全,给身体加满“健康分”。每一口饭菜,都是咱们健康生活的基础。
个体体质差异大,本文仅为科普信息,不能替代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建议。如有健康问题,请及时咨询正规医疗机构医生。
参考文献:[1] 李小芳, 陈青. 家庭饮食安全与健康科普[J]. 中国健康教育, 2021, 37(3): 265-268.[2] 张蕾, 赵晓东. 熟食及剩菜保存的安全性探讨[J]. 食品科学, 2020, 41(15): 295-299.[3] 马文忠, 吴明. 老年人常见饮食误区及健康管理[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22, 42(5): 395-399.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隔夜蛋可以吃吗(隔夜肉隔夜菜隔夜水和隔夜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