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下我家小孩现在是一周七最近经常两脚夹的紧紧的全(宝宝步态异常不容小视)

咨询下我家小孩现在是一周七最近经常两脚夹的紧紧的全(宝宝步态异常不容小视)

畅德宇 2025-10-06 国际视野 1 次浏览 0个评论
宝宝步态异常不容小视

小孩在一周岁左右开始学走路时,磕磕碰碰,摇摇晃晃,“萌态”十足,家长们经常被宝宝的可爱逗笑,也为宝宝的成长欣慰。这个阶段很少有家长会担心宝宝走路的步态是否异常,是否潜伏其他疾病。

记者 何崇梅 通讯员 陈芳 邱斐

内八字扁平足O型腿等

3岁前较常见

小小 (化名)3岁时老是O型腿走路,妈妈没太在意,认为可能只是纸尿裤的问题。到了4岁时,小小的腿部仍是弯曲的,妈妈才开始担心起来,带孩子到中山医院就诊。

中山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陈健博士诊查后告诉她,按照人的正常生长发育,从出生到3岁这一阶段,腿部是弯曲的,内八字、扁平足、O型腿、膝外翻等都是常见的异常步态。3岁后走路双脚才是直的,这时有些步态会随着发育的完善而得到改善,而有些却不会自己纠正,可影响孩子的一生。

他建议对小小进行康复干预,如果错过最佳治疗和纠正时期,将不利于生长发育,包括影响身高、导致长短腿等。

过早学走路易导致内八字

鞋子不合适易使步态扭曲

在中山医院康复医学科运动疗法室,记者发现,有不少小朋友在进行步态异常康复干预治疗。陈健说,异常步态有遗传因素,也有后天因素。

比如孩子长时间走在硬质路面上,不利于足弓发育,可造成平足;鞋子不合适,容易使步态扭曲,影响足弓的发育;过早学习走路,“摸爬滚打”的过程不够而导致腿部力量不足,在学步和站立时,双脚就会自然分开,使脚底面积加宽,以便站稳,这样便容易产生内八字步态;孩子体重过大,对关节影响会更厉害,步态也更容易发生异常;喜欢趴着睡觉的孩子,容易足内翻;喜欢跪坐和“W”型坐的孩子,容易导致股骨扭转和胫骨扭转。

有些异常步态是脑瘫信号

家长要特别当心

陈健说,出现异常步态,要特别警惕是脑瘫患儿。比如,有些孩子在学走路时大腿夹得很紧,两脚相互交叉呈剪刀步,走时很费劲,往往踩到前面一只脚的脚背上,这种孩子学会走路的时间明显延迟,极有可能是痉挛型脑瘫患儿;还有一些孩子走路时一只腿力弱,一只腿力强,这时要注意无力的一侧上肢是不是也力弱,如果这样,可能是偏瘫型脑瘫。

另外,有的孩子走路时像喝醉酒一样,抬足缓慢,下肢抬得很高,落地很重,且左右摇摆,闭眼时加重,这可能是小脑病变引起的共济失调型脑瘫。

陈健提醒,异常姿势往往在学会走路前就出现了,家长务必注意观察。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咨询下我家小孩现在是一周七最近经常两脚夹的紧紧的全(宝宝步态异常不容小视)》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