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岁的刘大爷常年坚持锻炼、注重养生,身体一向硬朗,却因40年烟龄埋下健康隐患。近日,他逐渐感到体力不支、气喘加剧、呼吸困难,最终就医检查。事实上,呼吸困难不仅是“喘不上气”那么简单,它可能是多种疾病的信号,涉及心肺、神经、血液等多个系统,甚至危及生命。本文将从症状识别、病因分析、紧急处理到预防措施,全面解读这一常见却被忽视的健康问题。
什么是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是目前社会常见的健康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呼吸困难的发生率逐渐升高。
呼吸困难有多种表现形式,最常见的描述为“气不够用”“喘得慌”“气短”“气急”“憋气”“呼吸费力”,还有一些不常见的描述,如“胸闷”“心前区压迫感”等。所以,当平静呼吸时感到十分费力和不舒服,觉得空气完全不够用,就说明出现了呼吸困难。
此时还可出现一些标志性表现,如张口呼吸、鼻翼扇动等,呼吸频率、深度、节律都会产生异常,更严重的患者可观察到缺氧体征,如皮肤黏膜青紫、意识丧失等。
除此之外,出现严重呼吸困难的患者可能会有以下伴随症状:四肢乏力、胸痛、咳嗽、咳痰、头晕、视物模糊等,若出现这些复杂症状,提示我们需要足够重视,及时就医。
呼吸困难的病因有哪些
通常提到呼吸困难,我们会联想到肺部疾病,但呼吸困难的病因有很多,涉及呼吸、循环、神经、血液、精神等多个系统。
呼吸困难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胸腔积液、肺栓塞等,它们会直接影响呼吸道,导致呼吸困难。
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等,这些疾病后期所致的心力衰竭会间接导致呼吸困难。
中毒,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药物和化学制品中毒,它们可以直接抑制或通过一些中间产物间接抑制呼吸中枢。
神经精神疾病,如脑出血、脑肿瘤等颅脑疾病和焦虑症、癔症等精神因素,导致呼吸中枢异常。
血液系统疾病,常见于重度贫血、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等,这些情况导致血氧含量降低,从而导致呼吸困难。
鉴于呼吸困难病因复杂,因此当感受到呼吸不畅和身体不适时,即使没有肺部基础疾病,也要去做一些相关检查,排除其他系统疾病。
突发呼吸困难该如何处理
遇到周围人呼吸困难时,应保持冷静,严重时他们通常无法正常沟通交流,他们此时最需要的是足够的氧气,所以我们首先检查一下其呼吸道是否通畅,为其清理鼻腔和口腔的分泌物和异物,同时辅助其保持半卧位或者坐位,这样可以保证患者吸入大量空气。
除此之外,应尽量使患者呼吸到新鲜空气,要保证周围空气流通,不要在密闭环境或过多人员聚集的环境滞留。若该患者有引起呼吸困难的基础疾病,如支气管哮喘,应立刻给予其平常使用的必需药物。若家中有吸氧条件,立即给患者吸氧。若患者情况并无好转,应在继续实施以上措施的同时,拨打120,送入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采取紧急措施后患者情况好转,有基础疾病的患者仍应去医院复诊,以维持不发作状态;若以往没有基础疾病,也应就诊寻找病因,避免再次发生。
如何预防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常发生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此类人群应遵医嘱治疗,同时定期复查,平常注意保持周围环境干净、避免感冒,以免加重病情;如果还患有非肺部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慢性心脏病等,应规律治疗,及时监测各项指标,避免发生呼吸困难相关并发症。
对于健康人群,首先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定期体检,防患于未然。
若既往身体健康,突然出现呼吸困难等相关不适,应及时就医,秉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将疾病扼杀在源头。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呼吸不顺畅怎么回事(气不够用别硬扛 呼吸困难背后藏大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