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特别是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牵动着亿万人心。很多朋友都迫切的想了解肺炎。
一、肺炎的种类
人在呼吸时,空气会通过气管进入到肺部。除了空气,我们也吸入了其他的物体,比如微生物。通常机体都能够有效的保护自身,通过咳嗽,能够把大部分的微生物排出呼吸道。有时候,有些特别狡猾的微生物会入侵细支气管或者肺泡,并迅速增殖造成肺部炎症。
很多病原微生物都有可能引起肺炎,最常见的是病毒和细菌。此外,支原体和衣原体,真菌等也可能会引起肺炎。按照引起肺炎的致病菌不同,我们可以分为病毒性肺炎、细菌性肺炎、真菌性肺炎、支原体,衣原体肺炎等。
1. 病毒性肺炎
在5岁以下的儿童中病毒引起的肺炎最常见,其中又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最为常见,其他还包括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和鼻病毒等。除了这些常见的病毒,近年来新出现的病毒,比如说新型冠状病毒,严重程度和致病性增加,为人类健康带来了极大的风险。病毒可以经过咳嗽、大声说话、打喷嚏等飞沫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传播,比如通过被污染的手接触口、鼻或者眼部。
2. 细菌性肺炎
引起细菌性肺炎的常见细菌,包括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A群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等。其中肺炎链球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肺炎链球菌十分狡猾,可以通过飞沫传播。感染后不一定发病,可以长期定植于鼻腔和咽喉,甚至下呼吸道。它们伺机出动,等待机体免疫低下或者感染其他病原菌,如流感、新型冠状病毒时,就会迅速繁殖并入侵肺部的细胞。肺炎链球菌除了会导致肺炎,还会导致扁桃体炎、中耳炎、鼻窦炎,甚至更加严重的感染,比如脑膜炎、菌血症、心包炎和心内膜炎等。
3.支原体肺炎肺炎支原体是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的常见致病菌,近年来在1~3岁的婴幼儿也不少见,容易在幼儿园、学校等人员密集的场所发生。肺炎支原体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潜伏期1~3周,潜伏期内或者是症状缓解期内都有传染性。支原体肺炎以发热和咳嗽为主要表现,中高热发热多见。部分发热时伴有畏寒,头痛、胸痛、胸闷等症状。疾病初期大多呈阵发性干咳,少数有粘痰,偶有痰中带血丝,咳嗽会逐渐加剧,病程会持续两周甚至更长。在我国,肺炎衣原体独自引起的肺炎很少见。
需注意的是:肺炎有可能是混合病原菌所导致。比如病毒、细菌混合感染;病毒、支原体混合感染等。
二、肺炎的治疗
在很多朋友的心目中,一旦被诊断为炎症,就会迫不及待去消炎。被诊断为肺炎,更会感到恐惧和焦虑,甚至要求住院输抗生素进行治疗。那么抗生素能不能用?该怎么用?首先来看一下治疗原则。
对于轻型的肺炎,只需要门诊治疗,不需要住院,通常只需要抽血化验一下血常规,不需要进行病原体检查(找到致病微生物)。重症肺炎需要住院治疗,在使用抗生素之前需要尽早进行病原学检查。对于病毒性肺炎,如果症状轻微或者发病初期没有细菌感染的指征,该避免使用抗生素。
病毒性肺炎的治疗:流感病毒引起的肺炎,应该尽可能在48小时内给予抗流感病毒治疗。目前我国批准上市,并且在临床使用的抗流感病毒的药物有口服奥司他韦,吸入扎那米韦,注射帕拉米韦。其中以口服奥司他韦应用的最为普遍。该药可安全的用于1岁以上的儿童和成人的治疗和预防。 美国FDA还特批,可以用于≥两周的新生儿的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目前也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希望能持续有效,希望药物可供,这样也能像流感病毒一样,一旦感染了新冠病毒,及时用药,减少肺炎和重症肺炎的发生。其他病毒比如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所导致的肺炎,目前均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一般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根据病情、病程以及有无混合感染的证据等因素,确定是否使用抗生素。对于重症腺病毒感染、新冠病毒感染可以使用糖皮质激素及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需要注意的是存在基础疾病,比如心肺疾病,神经肌肉疾病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会增高。如果这类患者未进行住院治疗,在门诊治疗时应该进行密切的监测。细菌性肺炎的治疗:对于在门诊治疗的轻中度肺炎的患者,初始经验性治疗主要是针对肺炎链球菌。首选口服青霉素类的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克洛、头孢呋辛、头孢丙烯等。如果对青霉素过敏,可选择克林霉素或者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和红霉素等。没有办法口服药物也可以先注射头孢曲松,之后再开始口服抗生素治疗。门诊患儿的疗程一般是5~7天。根据病情的缓解程度,必要的时候可以再延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目前治疗支原体肺炎的首选的抗生素,如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每日只需要给药一次,使用天数少,依从性好,已经成为治疗的首选。轻症3天一个疗程。重症可以连用5~7天,4天后可以重复第2个疗程。但是对于婴儿,阿奇霉素特别是静脉使用需要慎重。四环素类,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对于衣原体也有强大的抑制作用。四环素类包括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等,由于可能导致牙齿发黄或者牙釉质发育不良,因此仅仅用于8岁以上的患儿。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比如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可以用于已经明确的重症难治性衣原体肺炎。但是该类药物可能对于骨骼发育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不推荐18岁以下的患者使用。这类药物基本上不用于儿童肺炎的治疗。衣原体肺炎的治疗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或者克拉霉素。肺炎的治疗过程中。除了针对病原体的治疗,对症支持治疗也非常关键。
退热:大多数肺炎都会有发热的情况,所以退烧是一个对症治疗。当腋温>38.5度或者是出现明显不适时,需要使用退烧药,比如对乙酰氨基酚或者是布洛芬。咳嗽咳痰是肺炎的常见症状之一。如果可以自行把痰咳出或者咳到咽部被吞下就认为可以自行的排痰,一般不需要用药治疗。对于两岁以上的儿童和成人,如果咳痰的过程比较困难,可以考虑使用祛痰药。目前常用的祛痰药主要分为4类:第1类,粘液分泌促进药,代表药物是愈创甘油醚。第2类是黏液动力药,代表药物是氨溴索和溴己新。第3类是黏液的溶解剂,代表药物为乙酰半胱氨酸。第4类是调节黏液分泌的药物,代表药物羧甲司坦。虽然祛痰药的品种很多。但是作用的原理,都是促进痰液的溶解和稀释,使得痰液更容易通过咳嗽的方式而排出。可以根据药品说明书的用法使用祛痰药,至咳痰情况明显缓解后停药,不必强求痰液完全消退。三、肺炎的预防
肺炎是可防可控的。
接种疫苗是预防肺炎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但是肺炎疫苗并不能够预防所有的肺炎。目前无论是国产还是进口上市的13价和23价的肺炎疫苗,都是针对肺炎链球菌肺炎的,对于肺炎链球菌导致的肺炎和其他疾病具有预防作用。接种该疫苗后,对于疫苗中含有的血清型导致的肺炎可以减少90%的发生率。不过任何疫苗都不可能产生100%的保护力,而且对于除了肺炎链球菌以外的细菌导致的细菌性肺炎,以及非细菌性肺炎,比如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真菌性肺炎等,该肺炎疫苗不具有预防的作用。对于此时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国内外所有的肺炎疫苗都不具有预防的作用。23价肺炎疫苗接种后产生的免疫能力维持大概有5年。因此对于需要持续保护的高危人群,需要每隔5年打一针加强免疫效果。无论13价还是23价的肺炎疫苗都属于灭活疫苗,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经常洗手,保持双手的清洁,避免接触被患者污染的物体是保持健康的最简单的方法。洗手时要用皂液和自来水清洗。如果没有皂液和水,也可以用酒精和免洗洗手液。避免用手去接触眼、鼻、口。病毒最容易通过眼、鼻、口进入身体。虽然我们不能够完全控制鼻吸入的物质,但是,可以通过不触摸五官来降低被感染的风险。如果不得不触摸眼、鼻、口,就使用干净的纸巾或者先洗手。远离拥挤、戴口罩。病毒容易在拥挤的环境中传播,比如在公交车上、学校和商场等人流密集的地方。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时,含有病毒的飞沫会扩散一米远。吸入这些飞沫的人容易被传染。因此尽量远离拥挤的人群,远离生病的人。当不能远离时,记得戴口罩。同时被感染的患者也应该佩戴口罩,防止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开窗通风。天气好时,每天坚持开窗通风,保证空气流通,室内空气新鲜,有助于减少病毒的数量。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坚持适度锻炼,坚持晒太阳。增强自身抵抗力以对抗病毒的入侵。#被遗忘的癌症#请关注我,并请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肺炎是什么引起(肺炎是由什么引起的肺炎需要住院吗科普肺炎)》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