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甲流这事儿啊,它不挑人、不分季节、也不看你最近是不是刚锻炼完、是不是刚吃了三碗米饭。
你要是以为自己体质好,扛一扛就过去了,那多半会被“教做人”。尤其是年轻人,总觉得自己是个“铁打的汉子”,感冒不就是流点鼻涕、咳几声嘛,忍忍不就好了吗?
但甲型流感,它可不是普通感冒,这病来得快、烧得高、走得急,不对付它,它还真能把你折腾个七八天、甚至半个月。
有人说:“我小时候也得过甲流,不就躺几天嘛,能难得了我?”这话听着熟吧?可现在的病毒,早就不是十年前的老版本了。
你看这几年流感病毒跟开挂了似的,变异速度堪比换季时的网红款,今天是H1N1,明天可能就变脸成H3N2了。
它不光传得快,还越来越“聪明”了,会躲免疫系统、抗部分药物。你一味硬扛,就像手里拿个木棍去跟人家激光炮对打,结局只能是被打趴下。
甲流最典型的症状啊,真不是你想象的那种“轻松感冒”。很多人起初就是一个冷战,打个喷嚏、嗓子发干,以为喝点热水就能熬过去,结果晚上就开始高烧,体温飙到39度、40度,浑身酸痛、头疼欲裂。一些人甚至会出现眼球痛、怕光、剧烈咳嗽这些症状,整个人像被卡车轧过去一样。
你见过一个成年男人烧到40度以后,盖着三床被还在发抖吗?我见过。一个平时能去健身房撸铁三小时的人,甲流一来直接躺床上三天三夜,连个水杯都端不起来。
病毒感染这个事,它不管你的身材管理,也不管你是不是每天早起喝枸杞泡水,它该找你就找你。关键是,它找上你,你还不能慢待它。
这时候你“早吃药、早退烧”不是一句空话。有些人一听“吃药”,就皱眉头:“我不喜欢吃药”“怕有副作用”,那我问你,你怕副作用,难道不怕病毒把你烧出肺炎来?
甲流不是普通感冒,它是真有可能拖成病毒性肺炎的,尤其是老人、孩子、孕妇,或者你本身就有哮喘、糖尿病这些基础病的,再硬扛,可能就得住院吸氧了。
所以咱今天就说说那5种对甲流有特效的药物,这不是网上那种所谓“民间偏方”,而是写进了《流行性感冒诊疗指南》和各大三甲医院标准流程里的。
第一类是奥司他韦,这个药是抗病毒的“老熟人”了,从2009年甲流全球爆发开始,它就成了抗流感的一线兵。
吃得早,尤其是在发病48小时内服用,能显著缩短病程、减轻症状。你要是等烧到第三天才想起来吃,那基本就错过了“黄金时间”。
第二个是扎那米韦,它也是一款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不过它是吸入剂型的,适合不太能吞药片的人,比如小孩或者有吞咽困难的老人。
这种药直接作用于呼吸道,比口服药起效更快一些。第三种是帕拉米韦,它是静脉注射用的,适合那种已经严重到不能口服药,或者并发症比较重的患者。你在医院里看到那种高烧不退、住院挂水的,大多就用这个。
再说第四种,法匹拉韦,它属于RNA聚合酶抑制剂,听着名字挺吓人,其实它的核心作用就是阻断病毒复制。这药原本是为抗击埃博拉病毒开发的,后来发现对流感也有奇效。
第五种是巴洛沙韦,这算是新一代抗流感药,起效快,一般一顿药吃完,病毒载量就能明显下降。有人说这玩意儿像打病毒的“狙击枪”,精确、迅速。
不过药是药,吃它不是万能的,你得知道什么时候吃、怎么吃,才见效。有些人听说奥司他韦好,发烧了就去药店买来吃,吃了两天发现没啥用,就开始怀疑人生。
但你得明白,药效再强,它也得对症使用。如果你根本不是甲流,而是别的病毒性感冒,那吃再多也白搭。
而且用药的时机比什么都重要,别等到咳成肺炎、烧到神志不清才想起吃药,那时候病毒已经在你身体里“安营扎寨”了,想赶走就难了。
再提醒一句,别自己乱停药。有些人吃了两天退烧了,就觉得“哎呀我好了”,立马停药,结果病毒没杀干净,复发得更凶,甚至可能出现耐药问题。你以为你聪明,其实你是给病毒留了后门。
说完药,咱得再说说另一个误区:很多人觉得只要吃药就行,喝水、休息啥的,都是“锦上添花”。可你知道吗?
甲流的时候,身体其实像打仗一样,免疫系统全员出动,白细胞、巨噬细胞都在跟病毒肉搏。你要是还熬夜、吃辣条、喝冰可乐,那就是在给病毒加油打气。
高热时身体会大量流失水分,如果不补水,很容易脱水、代谢紊乱,严重的甚至会造成急性肾损伤。
这时候多喝温水、喝点电解质补充液,不是“老生常谈”,而是救命的细节。我有个病人,烧到39.5度,一点水不喝,嘴唇干得裂开,尿一天才一次,结果查肾功能出问题了。你说这都多简单的事儿,结果就因为“懒得喝水”,把小病拖成大病。
还有人问我:“我吃了药,体温也正常了,能不能出门上班?”我都替他累。你知道病毒在体内还有多少?你退烧只是症状控制住了,但病毒可能还在体内复制。
你这时候出门,不仅可能传染别人,还可能自己再次复燃,就像火苗没扑灭,你拿它当烤火炉,早晚炸锅。
说到传染别人,你知道甲流有多能传吗?病毒可以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能通过接触传播。你摸了电梯按钮、拉了公交扶手,再揉眼睛、抠鼻子,病毒就进来了。
一项研究显示,感染者在发病前一天就具有传染性,且可持续到退烧后3-5天。所以你以为“我好了”,其实病毒还在你身体里开派对呢。
这个时候,戴口罩、勤洗手、通风这些看起来“老生常谈”的事,就变得有分量了。你嫌麻烦,病毒就开心了。尤其家里有老人、有孩子的,更得小心,病毒对他们来说,不是“折腾几天”的事,可能是住院、并发症,甚至更严重。
当然了,不是说得了甲流就一定要吃药。轻症、有良好免疫力的人,确实可以靠身体自身的免疫反应痊愈,但如果你发烧超过38.5度超过48小时,或者出现呼吸急促、持续咳嗽、胸痛这些情况,就必须要及时就医,不能犹豫。
还有个冷知识你可能不知道,甲流病毒在湿度低、温差大的环境里特别活跃。所以秋冬季节,尤其是北方供暖前后,那是一年里最容易发病的高峰。你看北京每年11月一到,那发热门诊就跟春运似的,人挤人。
我不是吓唬你,也不是让你一感冒就跑医院,但你得有判断力、得有个谱。身体这东西,平时不拿它当回事,它真出了事,你连后悔的机会都没有。甲流不是洪水猛兽,它有药可治,有法可防,只要你不大意、不硬扛,咱就能好得快、好得稳。
别再迷信“硬抗能锻炼免疫力”这种说法,病毒才不管你是不是“阳康勇士”,它只看你有没有给它可乘之机。记住那五种药,别等症状严重了才想起来找医生,到时候晚一步,可能就得多躺三天。
天冷了、病毒多了,别拿流感当玩笑。咱们不是在和感冒较劲,咱们是在跟病毒赛跑。你跑得快,它就追不上你;你要是慢腾腾、拖拖拉拉,它就能在你身体里大闹一场。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流行性感冒诊断与治疗指南(2023年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23,46(3):161-170.
[2]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流行性感冒防控方案(第六版)[R].2023.
[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性感冒防治知识问答[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
声明:本文内容基于权威医学资料及临床常识,同时结合作者个人理解与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虚构或情境模拟,旨在帮助读者更好理解相关健康科普知识。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专业医疗诊断与治疗,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病毒性感冒吃什么好的快(感染甲流后不能硬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