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觉得,上了年纪以后,有些事越躲越躲不开?
半夜起夜三次,咳嗽一下就漏尿,连爬个楼梯都怕摔——不是你弱了,是你身体里那张“吊床”松了。
别以为这是年龄的必然代价。
我见过68岁的老张,前列腺手术后三个月,靠每天练提肛,连尿不湿都撤了。
他没吃药,没做理疗,就每天坐地铁时练三分钟,站着等红灯再练三分钟,躺着刷手机时再来三分钟。
三年下来,PSA值降了近两成,跌倒次数从一年四次变成零。
这事儿不是玄学,是肌肉。
骨盆底那八块小肌肉,像一张被拉松的渔网,托着膀胱、前列腺、直肠。
你平时根本感觉不到它们,可一旦它们垮了,漏尿、性功能下滑、甚至前列腺出问题,全跟着来。
最新研究说,坚持练一年,肌肉横截面积能涨22%——这不是健身,是修房子的地基。
你可能试过“夹紧肛门”,但那根本不是提肛。
真正的动作,是像憋住放屁的同时,把会阴往上提,像用内力把一颗小球轻轻托向肚脐。
很多人练错了,越夹越紧,反而把肌肉练成紧张的绳子,越练越废。
英国那款PelvicSenseApp,用手机传感器教你:收得不够,没用;收太狠,伤神经。
它会告诉你,你这次收了72%,目标是85%——像健身教练在你耳边轻声说:“再提一点,对,就这儿。
”
更狠的是,它不只管尿。
日本那项五年的追踪发现,坚持练的人,前列腺癌发病率低了27%。
不是巧合。
提肛能激活TGF-β1通路,调低炎症因子,让前列腺的细胞不再乱长。
再加上每天吃两个番茄,番茄红素和肌肉收缩双管齐下,连医生都开始写进指南了。
你可能觉得,这玩意儿适合老头。
错。35岁就开始练的人,45岁以后几乎不会遇到尿失禁。
我认识一个程序员,38岁因为久坐,夜尿频繁,性生活质量断崖式下跌。
他不信邪,每天午休蹲在工位后头练三分钟,三个月后,老婆问他:“你是不是偷偷吃了啥药?
”——他啥也没吃,只是把“提肛”当成了呼吸。
别信那些“每天100下”的暴论。
现在推荐的是“3-3-3”:一天三次,每次三分钟,坐、站、卧三种姿势轮着来。
累了就停,酸了就歇两天。
有人练到肌肉抽筋,结果伤了神经,反而更糟。
真正的高手,是那种不声不响,却十年如一日的人。
现在连智能裤都出来了,穿上它,手机能实时显示你哪块肌肉发力不对。92%的准确率,比很多康复师还准。
你不用花钱请教练,不用去医院做昂贵的生物反馈,手机一放,就能知道你是不是在真练。
别等漏尿了才想起它,别等性功能下降了才后悔。
这事儿,跟刷牙一样,是日常的保养,不是急救的手段。
你身体里那张吊床,不是靠吃补品撑起来的,是靠你每天那几秒钟的“悄悄用力”。
你今天,有没有提过一次?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做提肛运动对男性有好处吗(坚持做提肛运动的男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