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在骨科门诊,我几乎每天都会遇到因腰疼而愁眉苦脸的患者。
当磁共振报告上出现“腰椎间盘突出”这几个字时,很多人顿时觉得天塌下来了,仿佛从此就与正常生活绝缘。其实,大可不必如此恐慌。
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退行性改变,就像轮胎用久了会磨损一样。
绝大多数人的突出并不引起严重症状,甚至自己都察觉不到。只有当突出的间盘压迫到神经根,才会出现剧烈的腰腿疼痛、麻木等症状。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的,不是多么高深的医学理论,而是几个实实在在的生活禁忌。
对于已经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的朋友来说,很多时候,疾病的加重不是源于疾病本身,而是源于一些不恰当的行为习惯。这些习惯可能正在不知不觉中,让你的腰椎承受着不可承受之重。
了解并避开这些“坑”,就是在为自己的腰椎健康铺设一条更平坦的路。
腰一疼,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去找人按一按、捶一捶,甚至去一些养生馆做 forceful 的“踩背”。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动作。
正常的腰椎有一个向前凸的生理曲度,粗暴的按压和踩踏,尤其是那种让腰椎过度屈曲的动作,可能瞬间导致本就脆弱的纤维环破裂加剧,髓核突出更多,造成神经压迫加重。
临床上不乏因不当按摩导致症状急剧恶化,甚至大小便失禁,需要紧急手术的案例。
建议:如果确实需要放松,应寻求专业康复医师或物理治疗师的指导。
温和的肌肉放松手法是安全的,但任何针对脊柱的暴力旋转、按压和踩踏都必须绝对禁止。
第二件事:别直接弯腰搬重物这是最经典、却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条。当你直腿弯腰时,腰椎会成为整个动作的支点,承受巨大的压力,椎间盘被猛烈地向后挤压,这无疑是突出症急性发作的最强“导火索”。
正确的姿势是“屈髋屈膝”:靠近要搬的重物,双脚分开,腰背挺直,然后下蹲,用双手握紧物品,再用腿部肌肉的力量发力站起,让重物尽量贴近身体。
整个过程要保持腰部挺直,让强大的腿部肌肉成为主要发力点,而不是脆弱的腰部。
第三件事:别长时间瘫坐在沙发或软椅上下班回家,瘫在柔软的沙发里,感觉是对一天劳累的最佳奖赏。但对于突出的椎间盘来说,这可能是另一种折磨。
松软的沙发或座椅无法为腰椎提供足够的支撑,会使腰椎处于一种异常屈曲的不稳定状态,椎间盘压力分布不均,久而久之,必然会加重退变和突出。同样,长时间蜷坐在车内,也是同样的道理。
建议:选择硬度适中、有良好腰部支撑的椅子。坐的时候腰后可以垫一个靠枕,维持腰椎的正常生理曲度。
最重要的是,避免任何“北京瘫”姿势,并且每隔30-40分钟就起身活动一下,做一些伸展动作。
第四件事:别拒绝所有活动,长期卧床不动“突出”了是不是就得天天躺着?这是一个巨大的误区。
除了急性期疼痛剧烈时需要短期卧床休息(一般不超过1-3天)外,长期卧床不仅无益,反而会导致腰背核心肌群萎缩、力量下降。
失去肌肉保护的腰椎,稳定性会更差,更容易受伤,从而陷入“越痛越不敢动,越不动越无力,越无力越痛”的恶性循环。
建议:在疼痛缓解后,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科学的康复锻炼。
目的是加强腰腹深层的核心肌群(如腹横肌、多裂肌),它们像一件天然的“腰部护具”,能极大地分担椎间盘的压力。游泳、小燕飞(需在无痛情况下进行)、平板支撑等都是非常好的选择。
第五件事:别忽视控制体重和戒烟这两点看似与腰椎无关,实则影响深远。
1、超重和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相当于每天都在给腰椎增加一个额外的、向前的负重。这无疑会持续加大椎间盘的压力,加速其退变和突出。
2、吸烟的危害更是被很多人忽视。研究表明,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收缩血管,减少椎间盘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供应。
椎间盘是人体最大的无血管组织,其营养靠周围组织的渗透而来。血供减少意味着营养匮乏,会让椎间盘提前老化、变干、变脆,更容易突出。
应对突发急性疼痛,记住“黄金三步”如果不慎动作,突然引发急性剧痛,请不要惊慌,可以立即采取:
立即制动:马上停止当前活动,以最缓慢的动作,就近寻找一个相对舒适的姿势躺下休息,以减轻椎间盘压力。采取正确卧姿:侧卧,双腿之间夹一个枕头;或者平卧,在膝盖下方垫一个高枕头,使双腿屈曲。这两种姿势都能让腰部肌肉得到最大程度的放松。适时冷敷或热敷:急性期(48小时内)可适当冷敷疼痛区域,有助于减轻炎症和水肿。48小时后,可改为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如果疼痛无法忍受,应及时就医。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调整心态。腰椎间盘突出更像是一种身体状态,而不是一场必须彻底消灭的战争。
治疗的目标不一定是让突出物完全回纳(很多时候也难以实现),而是消除疼痛麻木症状,恢复正常功能,并学会如何与它长期和平共处。
通过避免上述5件“错事”,建立良好的生活和运动习惯,绝大多数患者都能在不手术的情况下,获得良好的生活质量。
您的腰椎陪伴您走过了几十年风雨,请从现在开始,用正确的方式善待它、保护它。
参考文献[1]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J]. 中华骨科杂志, 2023, 43(10): 721-728.[2] 周谋望, 岳寿伟, 何成奇, 等.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专家共识[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22, 44(5): 385-390.[3] 李放, 张建政, 张超. 生活方式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预后的影响研究[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21, 36(8): 987-991.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腰椎间盘突出注意事项(医生强调一旦患上腰椎间盘突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