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浙江嘉兴等地河道边出现大量粉红色“葡萄串”状物体,经确认为外来入侵物种福寿螺的卵块。福寿螺体内寄生虫多达3000-6000条,食用未煮熟的福寿螺可能导致严重健康风险,甚至死亡。
主要危害
1. 寄生虫含量极高:一只福寿螺可携带多达6000条寄生虫,主要为广州管圆线虫。若烹饪未彻底煮熟,寄生虫可侵入人体,破坏神经组织,严重导致痴呆甚至死亡。
2. 破坏生态系统:福寿螺繁殖能力极强(一年产卵3-5万粒),食性杂,可迅速扩散,严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
3. 高风险时期:每年4-6月和8-10月是福寿螺产卵和孵化的高峰期。
如何区分福寿螺与田螺?
为了避免误食,可通过以下三点进行区分:
福寿螺的特征
个头:大,是田螺的几倍;而田螺相对较小。
尾部: 短平、较圆,外壳薄而脆;而田螺长尖,外壳坚硬。
卵: 粉红色或红色的葡萄串状卵块;而田螺无色透明的胶状卵,产于体内。
重要提醒与行动建议
1. 严禁食用:切勿捕捞、购买或食用来源不明的螺类,尤其是河道边的福寿螺。
2. 严禁触碰:家长需告诫儿童,不要好奇拨弄河堤上的粉红色卵块,避免接触污染水体。
3. 上报处理:如在公共场所发现福寿螺或其卵块,应立即向当地农业或环保部门报告,由专业人员进行清理,切勿自行处理。
4. 彻底加热:食用正规来源的田螺时,也必须确保完全煮熟以杀灭寄生虫。
有人要问了:
· 鸭子吃福寿螺怎么没事?鸭子是福寿螺的天敌之一,其消化系统能够有效杀死和分解寄生虫,因此食用后不会感染。但人类的消化系统无法做到这一点。
· 日本人怎么吃福寿螺?
福寿螺在日本也被列为外来入侵物种,食用同样存在高风险。所谓的“吃法”通常需要极其专业和复杂的处理工艺(如长时间高温烹煮、去除内脏等)来规避风险,绝对不适用于家庭烹饪,切勿模仿。
总之,面对福寿螺,最安全的原则是:不触碰、不食用、速上报。保护自身健康,同时维护本地生态安全。
文章及图片均取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孕妇能吃螺丝吗?(爱吃螺蛳的注意了不是所有的螺蛳都能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