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有哪些(激素毒药儿医告诉您这样用比想象中安全)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有哪些(激素毒药儿医告诉您这样用比想象中安全)

竭语 2025-10-06 都市日报 1 次浏览 0个评论

作为家长

在养娃的道路上时常操心、经常焦虑

孩子的成长道路上

也可能“历经磨难”

有一个东西可能会经常出现——激素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

激素=有效=副作用

鼻炎:得用激素喷一下

湿疹:得用激素抹一下

甚至很多家长与医生交流:

能不能不用激素?

会长胖、长不高,全是副作用

今天带大家正确认识一下激素

01什么是激素?

激素是我们身体内分泌腺分泌的一种物质,我们体内有上百种激素,比如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素等,它们共同构成了复杂的内分泌系统,调节着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而我们经常提到的,让患者家长谈激素色变的则是糖皮质激素,它也是由肾上腺分泌的一种激素。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很强大,所以人工合成激素被广泛运用于儿科临床。

激素=“毒药”?儿医告诉您这样用比想象中安全!

02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

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的确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副作用:

激素=“毒药”?儿医告诉您这样用比想象中安全!

那么到底该不该用?听医生的!

医生的临床决策永远在权衡利弊,比如:

急性喉梗阻时,重度哮喘持续状态时,过敏性休克时,炎症风暴来袭时,这些危急时刻,激素的短期使用是"救命药",而规范使用下,其副作用远低于疾病本身带来的伤害。

03破除五大常见误区

误区① "激素=毒药"的认知偏差

真相:糖皮质激素是人体天然存在的"应急指挥官",由肾上腺分泌。医学使用的合成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只是加强版的生理功能调节剂。

误区 ② 混淆长期滥用与短期治疗

真相:短期使用(≤2周):治疗急性过敏/炎症,副作用发生率<5%

长期滥用(≥3月):可能导致库欣综合征等不良反应

误区③ 妖魔化所有剂型

真相:吸入型(哮喘用药):90%药物作用于气道,全身吸收量≈正常日分泌量

外用药膏:透皮吸收率仅0.1%~1%,

口服/注射:需严格把控剂量疗程

误区④ 忽视疾病本身危害

真相:如儿童哮喘不治疗可能导致不可逆肺功能下降,严重发作可能危及生命

误区⑤ 没症状了就可停用激素

真相:激素在慢性病中作用不仅是缓解症状,更重要的是抑制炎症反应或调节免疫,擅自停药可导致病情反弹或肾上腺危象

04安全用药的黄金法则

① 剂量分级:能用局部不用全身

优先选择雾化、外用、吸入等给药方式。

② 疗程把控:该停就停,该用不拖

比如:哮喘维持期:每日规律吸入,根据控制情况阶梯减量。

③ 副作用监测:定期评估,及时干预

长期全身用药需监测骨密度、眼压、血糖等。

④ 感染用药的特殊原则

严格把握指征:普通感冒/轻症肺炎无需激素

足量抗生素先行:激素必须在有效抗感染基础上使用,避免掩盖感染征象

⑤ 长期用药的护航策略

钙剂+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

清晨顿服:模拟人体激素自然分泌节律,减少对肾上腺轴的抑制

给家长的实用建议

① 理解不同疾病的用药逻辑:

感染用激素:短期救命,快速减停

免疫病用激素:长期控制,精细调整

② 学会记录用药反应:对长期服药患儿,记录身高体重、感染频率、精神状态,复诊时提供完整数据

激素是把双刃剑,请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规范使用,它就能成为守护健康的利器。与其因噎废食拒绝治疗,不如与医师建立信任联盟,用科学认知为孩子筑起真正的保护屏障。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有哪些(激素毒药儿医告诉您这样用比想象中安全)》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