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小儿手足口病吃什么药
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抗病毒药物 利巴韦林:这是常用的广谱抗病毒药物。小儿可以按照体重每天1015mg/kg,分4次口服,疗程约为57天。也可以选择静脉滴注,每天1015mg,分2次给药,每次静滴需持续20分钟以上,疗程同样是57天。
儿童手足口病的治疗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抗病毒药物:干扰素:在手足口病发病2448小时之内,给予干扰素进行雾化或局部喷雾,可以短期内迅速抑制手足口病病毒的发展。退热药物: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当孩子体温超过35℃时,可以给予这两种药物进行退热。若体温不超过35℃,则尽量采用物理降温。
手足口病并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以及特异性的治疗手段,其治疗主要根据孩子的临床症状来决定,具体如下: 退热治疗 如果孩子伴有发热,且体温超过35℃,可以口服美林或泰诺林等退热药物治疗。 如果体温不超过35℃,则可以选择物理降温。
退烧:如患儿出现发热症状,可使用退烧药进行对症治疗,具体药物需根据患儿年龄和病情由医生开具。止咳:若患儿伴有咳嗽症状,可使用止咳药物缓解咳嗽,同样需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开具。治疗合并症:如手足口病引起肺炎、心肌炎、脑膜炎等合并症,需针对合并症进行相应治疗。
手足口病最快解决方法有哪些
1、加强皮肤护理皮疹多见于手足、臀部及口腔周围,易因抓挠导致继发感染。需每日用温水清洗皮疹部位,避免使用肥皂或酒精类消毒剂。清洗后涂抹炉甘石洗剂或氧化锌软膏,保持皮肤干燥。若皮疹破溃,可局部涂抹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严格预防交叉感染手足口病通过接触、飞沫及消化道传播,传染性极强。
2、手足口病常用3种药物:解热镇痛药:针对患儿发热症状,若体温超过38℃,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如泰诺林)。该药物通过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合成,发挥解热镇痛作用,适用于儿童普通感冒或流感引起的发热。需严格按体重计算剂量,避免过量使用。
3、药物治疗口腔护理:用淡盐水或专用口腔护理液漱口,缓解口腔溃疡疼痛,促进黏膜修复。退热处理:若体温超过35℃,可选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退热,避免滥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目前无特效抗病毒药,但利巴韦林可能对部分肠道病毒有抑制作用,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手足口病吃什么药疗效比较好
手足口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治疗主要是以抗病毒为主,可以用板蓝根、阿莫西林可以预防感染,最好是配合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试试,一定要坚持按时用药,注意皮肤卫生。手足口病患儿最初会表现于身体有明显发热现象,有的家长就担心手足口病会严重影响小孩健康,强烈要求医生输液,这是不对的。
阿昔洛韦:这是一种抗病毒的药物,其在治疗各种细菌感染引起的疱疹等皮肤病具有很好的效果,服用这种药物可以快速的抑制经菌的生成,可以加速皮损的愈合时间,减轻皮肤病引起的疼痛感,且这种药物的副作用较小。
治疗手足口病采用中药效果最好,一般用内服药和口腔涂药相结合,无并发症者一周左右即可治愈预后良好。也可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
如果没有合并症,手足口病患儿多数一周即可痊愈。治疗原则主要是对症处理,可服用维生素B、C及抗病毒药物,有合并症病人可肌注丙种球蛋白。孩子患病期间,家长应加强护理,帮助孩子做好口腔卫生,进食前后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漱口,食物应以流质及半流质等无刺激性食品为宜。
你好!这种病属于一种症状较轻的自愈性疾病,就是肠道病毒传染,目前并没有有效的药物对付这些种病毒的,一般病程就7天左右的。我小孩前几天刚好了,就是在家护理的,没有打针,就给他吃了板蓝根,头孢克圬,口里面给滴了鱼肝油,多喝水,注意休息,5天就痊愈了。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手足口病吃些什么药好的快》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