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来了大姨妈,到访,如何缓解疼痛?#
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凌晨三点,肚子开始隐隐作痛,你揉着肚皮转来转去,怎么睡都不舒服。再看手机,朋友圈有人发“又到了姨妈期,生无可恋”。这大姨妈一到访,真的是谁痛谁知道。
别看男人们一脸无所谓,觉得“还不是每个月一次,多正常”。但只有我们这些女人,才能体会那种钻心的疼——有时候像针扎,有时候像螺丝刀在里头拧。有的人毫无症状,有的人连走路都慢了半拍。我有个朋友叫林小丽,说起来可逗了,她每次一到姨妈期,简直跟变了个人似的。
有一年冬天,她就因为大姨妈来了,差点闹出大乱子。
当时她刚结婚,住在婆家。那天天气特别冷,窗外下着雪。早上醒来,她说肚子好痛,一点力气都没有。婆婆在厨房忙活,喊她去帮忙包饺子。小丽低声回了一句:“我肚子痛,不好意思。”结果婆婆还以为她懒,说你是不是娇气,“年轻人就是不能吃苦啊。”小丽急得快哭了,但也解释不清楚,只能捂着肚子,一边喝红糖水一边偷着流眼泪。
男人呢,很多时候根本不理解这种状况。她老公王志,平时是个挺暖的人,但对姨妈来的事也模糊。在公司里见同事喊痛,他还会嘲笑说,“装什么矫情”。可后来有一天,王志赶上了老婆最严重的那次姨妈痛。半夜,小丽疼得卷成一团,额头冒汗,脸色惨白。王志吓坏了,像热锅上的蚂蚁,又查手机、又找药店,还专门跑出去买暖宝宝回来。那一晚,他终于理解了什么叫“姨妈痛不是装的,是实打实的”。
其实缓解姨妈痛,大家都有各自的小方法。比如我爱用暖水袋敷肚子,有人喜欢喝红糖姜茶,还有人靠瑜伽缓解。有的姑娘偏爱泡脚,有的拿止痛药。但最管用的,往往是身边人的理解和关心。
我记得曾经看到一个新闻:一个姑娘在宿舍疼得厉害,室友刚开始不理解,还嫌她“大题小做”。后来,看见她脸色发青、满头大汗,才赶紧给她送水、搀她去校医室。这之后,这位室友总是在姨妈期多留意一下,凑几句关心的话,递个暖宝宝,氛围当然不一样了。
还有小区里的王阿姨,年纪大了,听说邻居家女儿姨妈痛,特地炖了鸡汤送过去,说女孩子不能受寒。你看,在生活里,我们其实需要的往往不是那么复杂的东西,就是一句暖心的话,一个实际的帮助。
曲折的故事之处就在于,有些痛苦不是自己忍就可以熬过去的,有时候一声支持能让人觉得这世界没那么糟。
小丽后来和婆婆一起喝上了红糖水,婆婆也悄悄查了资料才明白,大多数女人这个时候是真的没办法忍。再后来,再遇到姨妈期,婆婆会主动让小丽休息,厨房活她包了。有了理解之后,家庭里的小摩擦也变少了,生活更和谐。
若要说缓解疼痛的方法,其实不光是物理层面的。暖水袋、红糖水,止痛药这些是基本操作。但心理上的舒缓更重要,家里人多照顾一点,朋友多关心一点,都会让人在那几天里少一些煎熬。

更有甚者,我见过一个女医生,她每次月经都很痛,但仍旧在医院轮班。有一次她帮病人缝合伤口,自己却疼到站不住。同事看见了,主动帮她分担工作,还从护士站找来暖贴。后来她远离了高强度的夜班,坚持锻炼,痛经也逐渐减轻了不少。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这样,但每个人都可以为身边的女性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生活就是这样,最普通的事情,也藏着最真实的温情。下一次,如果你发现你爱的人在姨妈期间难受,不妨送上一杯暖饮,或者为她分担一些家务。你的一点点关心,也许就是她最好的止痛药。

女人来了大姨妈的时候,疼痛不是她一个人的事,而是整个家庭,总需要一起体谅、互相陪伴,日子就能更柔软些。希望你读完这个故事后,能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呵护;这样,“每个月的小震动”也不会那么难熬了。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月经来一天就没了怎么办(女人来了大姨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