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刚当妈妈那会儿,每次喂完奶都提心吊胆地看着宝宝吗?我家小宝两个月大时,经常刚喂完就“噗”地吐出一大口,吓得我赶紧翻育儿书,第一反应就是:是不是喂太多了?该不该减少奶量?
后来请教了育儿专家才知道,原来大部分吐奶根本不是奶量问题!小宝宝的胃就像个没盖紧的瓶子,贲门(胃的入口)还没发育完全,再加上吃奶时容易吞入空气,奶水就很容易返流出来。
试试这几个立竿见影的小方法:
喂奶姿势很关键!我发现把宝宝抱成半斜坡式(头高脚低约30度)比完全平躺喂奶效果好很多。就像我们喝饮料时坐着总比躺着不容易呛到,是一个道理。
如果是瓶喂,记得把奶瓶倾斜到45度左右,让奶液完全充满奶嘴,这样宝宝就不会吞入太多空气。我家娃换成防胀气奶瓶后吐奶明显改善。
喂奶过程中可以停下来1-2次拍嗝。别等到全部喂完再拍,中途停顿反而能让宝宝吃得更舒服。有个很形象的说法:宝宝的胃只有他拳头那么大,一次装太多自然容易满出来。
拍嗝手法有讲究:
空心掌(手掌弓起像碗状)从下往上轻拍背部,比用力拍打更有效。有时候宝宝不是没嗝,而是需要换几个姿势——先竖抱拍,再让宝宝稍微平躺一会儿重新抱起来拍,往往就能打出隐藏的嗝。
喂完奶不要马上让宝宝平躺!保持斜坡姿势20-30分钟(比如靠在大人肩膀上,或者用毛巾垫高婴儿床的头部),重力会帮大忙。记得有次我急着把睡着的宝宝放床上,结果刚放下就吐了,后来才明白这就像刚喝完水就去跑步,大人孩子都受不了。
每个宝宝情况不同:有的拍完嗝立刻打嗝,有的需要多抱一会儿;有的吃完奶动来动去反而容易吐,有的则需要轻轻活动帮助排气。多观察自己宝宝的规律,你会慢慢找到最适合他的方式。
这些方法不妨今天喂奶时就试试看!有时候只是稍微调整一下抱娃的角度,或者多一次中途拍嗝,就会发现惊喜的变化。
当然啦,如果宝宝吐奶时表情痛苦、体重增长不理想,或者吐奶呈喷射状,咱们还是要及时咨询儿科医生。毕竟每个宝宝都是独特的,专业指导永远是最安心的选择。
你们家宝宝有没有经历吐奶期?你有什么独家防吐奶小妙招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呀~
(温馨提示:本文仅分享育儿经验,不作为医疗建议。如有具体健康问题,请咨询专业医生哦)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两个月的宝宝经常吐奶,怎么办?(宝宝总吐奶别急着减奶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