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引起的静脉炎该如何处理(关于静脉输液导致静脉炎相关知识科普)

输液引起的静脉炎该如何处理(关于静脉输液导致静脉炎相关知识科普)

鹿芷珍 2025-10-06 新鲜城事 1 次浏览 0个评论
01静脉炎概念

静脉炎是指由于血管内壁受到不同因素的刺激,使血管壁发炎,静脉局部疼痛、发红、发热、水肿,重者局部静脉条索状、甚至出现硬结的炎性改变。

关于静脉输液导致静脉炎相关知识科普

02常见病因血管内膜损害相关因素

静脉输入各种抗生素或高渗葡萄糖溶液,会导致静脉血管内膜损害,形成血栓,引发炎症反应。另外,机械直接损伤静脉壁,以及长期静脉曲张引起的血淤滞等情况,也会造成这种损害。

2、危险因子

导管相关因素:导管针的材质、长度与管径大小,操作技术不良(如不正当的固定方法、穿刺部位未固定牢靠造成针管滑动;选用的导管管径太粗刺激血管壁;穿刺部位太靠近关节处,关节活动造成针管与血管壁不断摩擦),导管针留置的时间太长,固定方法不当等都可能引发静脉炎。

3、输液因素:输液的浓度的酸、碱性太强,或不兼容造成沉淀也会引发静脉炎。

患者自身因素:病患本身的病理生理状况,如年龄或疾病造成血管壁脆弱、发炎等容易诱发静脉炎。

血流缓慢:老年人、长期卧床、骨科或产科手术后患者,由于活动减少,容易导致血流缓慢,增加静脉炎的风险。

3、临床表现

1、局部症状

红肿热痛:沿着静脉走行方向,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皮肤温度升高,且有明显触痛是最常见的症状。比如输液后的血管部位周围皮肤红肿、疼痛,有的还会伴有发热的感觉,触摸时能感觉到血管发硬,就像条索状或串珠样的结节,病情严重时患肢会呈现凹陷性肿胀,皮肤变成暗红色。硬结形成:部分患者局部可出现硬结,多是由于炎症反应导致组织增生或局部血栓形成引起的。当液体外渗到皮下组织时,也可出现局部皮下组织红肿疼痛硬结等表现。2、全身症状:少数患者可能会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这可能是因为炎症反应较为严重,身体产生的全身性应激反应。3、后期症状(病情迁延)营养障碍性改变:在病发后期可能会产生营养障碍性的改变,如皮肤色素沉着明显,这是因为静脉炎影响了局部血液循环,导致皮肤营养供应不足。淤积性皮炎和浅表性溃疡:还可能伴有淤积性的皮炎出现,严重的会产生浅表性的溃疡。04静脉炎的分类1、根据原因将静脉炎分类机械性静脉炎不正当的固定方法:穿刺部位未固定牢靠,造成针管的滑动,容易引发炎症导管管径问题:选用的导管管径太粗,刺激血管壁而导致发炎。穿刺部位靠近关节:穿刺部位太靠近关节处,由于关节活动造成针管与血管壁不断地摩擦而产生发炎反应。化学性静脉炎药物稀释不足、输液酸、碱度过高、溶质的浓度过高、留置针材质的差异性皆是造成化学性静脉炎的原因。细菌性静脉炎通常与消毒方法不正确、穿刺技术不良、输液套管无菌状态的破坏、导管留置时间过长有关。2、根据深浅将静脉炎分类浅静脉炎患肢局部红肿,疼痛,行走时加重,可触及痛性索状硬条或串珠样结节。深静脉炎

发病突然,患肢呈凹陷性肿胀,皮肤呈暗红色,有广泛的静脉努张或曲张以及毛细血管扩张;后期出现营养障碍性改变,伴有瘀积性皮炎、色素沉着或浅表性溃疡,股、胫周径较健肢粗1cm以上,行走时肿痛加重,静卧后减轻。

05静脉炎的分级

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将静脉炎分为五级:

分级

症状表现

0级

无症状。

1级

发病部位发红伴有或不伴有疼痛,输液部分出现了红伴有或不伴有疼痛,或者是在静脉走形区域,皮肤泛红,不一定有疼痛的症状。

2级

发病部位疼痛伴发红和/或水肿,输液部分有疼痛,同时伴有红或肿,或者是静脉出现了红肿,伴有疼痛。

3级

除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外,可触及条索状的静脉,输液部分疼痛,伴有红和肿,其中已经形成条索样物质,可以摸到条索状的静脉,在2级症状的基础上,能摸到炎症血管走行区的条索状的结节。

4级

除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外,可触及条索状的静脉,长度大于2.5cm或有脓液流出,条索样静脉大于2.5cm,而且会在局部形成脓液,在3级的基础上这个条索物质要大于2.5cm,并且出现局部红肿的区域皮肤渗出,有感染化脓的情况。

06静脉炎治疗措施1、一般处理

1.1停止输液与拔除留置针

一旦发现静脉炎,应停止在该部位输液,同时拔除留置针,以避免病情加重

1.2调整输液相关因素(针对未发生静脉炎但有风险的情况)

1.2.1调整药物浓度:如果输注的药物浓度过高,可以通过稀释的方法减缓输液的浓度。

1.2.2控制输液速度:在输液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输液的速度,适当的减缓输液速度,减少对血管的刺激。

2、局部治疗

2.1外敷药物

2.1.2 硫酸镁:可以用50%硫酸镁湿敷,减轻患肢炎症水肿,一般每次湿敷15 - 20分钟,1天湿敷3 - 4次,能有效改善局部症状。

2.1.3 粘多糖乳膏:可减缓静脉的通透性,改善局部症状。

2.1.4 喜辽妥(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对发生静脉炎的部位有减轻炎症反应的作用,可涂抹在静脉炎所在区域,动作要轻柔且扩散均匀,有利于静脉炎症的吸收与消散。

2.1.5 土豆片或芦荟叶:土豆片或芦荟叶子片外敷是比较传统的方法,有利于消肿。

2.1.6 0.025%呋喃西林:可用于湿敷,对抗癌药物渗漏和其它刺激性药物引致的静脉炎有一定效果。

2.1.7 如意金黄散:油调之后外敷在输液后引起静脉炎上肢的区域,有助于静脉炎的恢复。

2.1.8依沙吖啶溶液:可用于湿敷输液引起的静脉炎部位。

2.2物理治疗

2.2.1热敷:用热毛巾湿敷静脉炎部位,可促进炎症的消散和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症状。

2.2.2冷敷:在疼痛以及红肿较明显的部位进行冷敷,频率为一天3 - 4次,一次15 - 20分钟,适用于部分静脉炎情况。

2.2.3红外线照射:医护人员可使用红外线光仪器照射静脉炎部位,促进炎症消散,缓解不适症状,在照射过程中患者可适度抬高患病肢体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病症恢复。

3、药物治疗

3.1口服药物

3.1.1马栗种子提取物或羟苯磺酸钙胶囊:有口服消肿的作用,可配合局部治疗使用。

3.1.2威利坦(欧洲马栗树籽提取物)、地奥司明片或消脱止 - M(草木犀流浸液片):具有增加血管壁表面张力的效果,可促进炎症消退,对治疗静脉炎有帮助。

3.1.3舒洛地特:对于血栓性静脉炎,口服舒洛地特既有修复内皮细胞的作用,同时还有抗炎和抗血栓的作用。

3.2局部封闭(针对特殊药物引起的静脉炎)

对于抗癌药物渗漏和其它刺激性药物引致的静脉炎,可使用0.5%普鲁卡因加地塞米松、生理盐水局部封闭治疗。

4、特殊情况处理

4.1存在感染时:如果静脉炎进针处有脓性分泌物,要取脓性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同时根据血培养的结果进行抗炎对症治疗。

4.2存在血栓时:如果局部的静脉炎症状持续不见缓解,并且出现了明显的疼痛症状,需要到血管外科门诊就诊,明确有无局部血栓的形成,必要时可以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抗凝治疗;对于深静脉血栓形成,可能需要溶栓治疗甚至静脉切开取栓治疗。

4.3严重症状或静脉闭塞时:如果静脉炎产生的症状较严重,且导致了静脉闭塞,必要时可以采用手术切除的方法。

07静脉炎护理措施

1、若进行湿热敷、可利用湿热毛巾进行热敷,每次20分钟,一天4次。

2、疑是细菌性静脉炎,需通知医生进行导管针与血液培养,抽血培养需从其它静脉及导管内各抽取一支进行血液培养,以作为诊断的依据。若有脓液,应培养脓性液体,需利用无菌棉棒进行;取样前,避免消毒皮肤以免影响细菌的培养。

3、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循环,进行修复。

4、若疑似化学反应,需记录。应依据静脉输液协会制订的记录方式进行记录,以达到护理人员判断标准的一致性。

5、避免再度穿刺已发炎的血管,发炎血管须等到症状完全复原,恢复弹性方可使用。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输液引起的静脉炎该如何处理(关于静脉输液导致静脉炎相关知识科普)》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