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在办公桌上嗡嗡震动时,我正被一份叫作“Q3季度市场下沉策略复盘”的PPT搞得焦头烂额。
屏幕上跳出一个微信好友申请。
头像是个动漫人物,看不出男女。
昵称:周凯。
我皱了皱眉,脑子里飞速检索这个名字。
姓周的……大学同学?不像。前同事?更不像。客户?客户我都乖乖备注了。
我盯着那两个字,看了足足有半分钟,一段几乎被格式化的记忆才从硬盘的某个角落里被慢吞吞地调取出来。
周凯。
高中同学。
一个坐在我斜后方,沉默寡言,成绩中等,长相模糊,扔进人堆里三秒钟就能自动隐形的男生。
算起来,毕业11年了。
11年,比我认识我前男友的时间还长。
我点了通过。
对方几乎是秒回,发来一个笑脸表情。
周凯:“嗨,李静,还记得我吗?”
我敲字:“当然,周凯嘛,我记性还没那么差。”
其实差一点就忘了。
周凯:“哈哈,那就好。我上周刚到你们这个城市,工作调动。”
我回了个“欢迎欢迎”的表情包。
心里有点犯嘀咕,工作调动就调动,找我干嘛?我们高中的交情,也就仅限于他问我借过两次橡皮。
周凯:“看你朋友圈,感觉你混得挺好啊。”
我下意识地往上翻了翻我的朋友圈。
上上条是公司团建,在一家看起来很高级的日料店拍的合影。
上条是上个月去海边休年假,几张加了滤镜的风景照。
看起来是挺“好”的。
只有我自己知道,团建的钱是拿我们被砍掉的季度奖金换的,而去海边的机票,花光了我信用卡最后一个季度的临时额度。
成年人的朋友圈,不过是一本精心修饰过的个人杂志,只刊登光鲜亮丽的广告页。
我客气地回:“瞎混呗,社畜一个。”
周凯:“太谦虚了。我刚来这边,人生地不熟的,周末有空吗?想请你吃个饭,就当给我接风了。”
请我吃饭?
我看着屏幕,手指悬在键盘上,有点迟疑。
太突兀了。
11年没联系的同学,一上来就约饭,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但转念一想,也许是我想多了。人家可能就是性格比较热情,想跟老同学联络联络感情。
直接拒绝,好像显得我这个人特别不近人情。
我回:“这周末可能不行,得加班。”
这是实话,那份PPT就是周末的催命符。
周凯立刻回:“下周末呢?或者下周哪天晚上也行,我都可以。”
态度非常诚恳,甚至有点……执着。
我不好再推,想了想,回道:“那下周看吧,到时候联系。”
我想用“拖字诀”,说不定过两天他就忘了。
周凯:“好!一言为定!”
聊完,我把手机往旁边一扔,继续跟PPT死磕。
到了下午,茶水间摸鱼的时候,我鬼使神差地把这事跟我的闺蜜晓楠说了。
晓楠是我大学同学,现在在同一座城市,关系铁得能穿一条裤子。
我把手机聊天记录给她看,当个八卦讲:“你说好笑不好笑,十几年没见的同学,突然冒出来要请我吃饭。”
晓楠凑过来看了看,表情没什么变化。
她吸了口咖啡,淡淡地问:“周凯?哪个周凯?”
我说:“我高中同学,以前都不怎么说话的。”
晓楠把咖啡杯放下,眼神突然变得有点锐利。
她盯着我的眼睛,一字一顿地问:“你答应了?”
我被她看得有点发毛:“没答应死,就说下周看情况。”
晓楠的脸色沉了下来。
“别去。”
她说得斩钉截铁,没有一丝商量的余地。
“啊?”我愣住了,“为什么?”
“不为什么,”晓楠重新端起咖啡杯,眼睛看着窗外,“听我的,别去。把他删了。”
我更懵了。
“不是,晓楠,你到底怎么了?一个高中同学而已,吃顿饭怎么了?你认识他?”
晓楠摇摇头:“不认识。”
“那你反应这么大干嘛?”我有点不解,甚至觉得她有点小题大做,“人家就是想跟老同学聚聚,我直接把人删了,多不礼貌。”
晓楠转过头,表情严肃得像是在谈一个上亿的项目。
“李静,我再说一遍,别去。”
“你必须给我个理由,”我的犟脾气也上来了,“不然我今晚都睡不着觉。”
晓楠叹了口气,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
“行,你想知道是吧?”
她放下杯子,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声音。
“那你今晚别走了,去我家,我慢慢跟你说。”
她的声音里,有一种我从未听过的凝重。
我心头一紧,忽然有种不祥的预感。
那天晚上,我没回自己那个租来的小公寓。
我跟晓楠在外面随便吃了点东西,就回了她家。
她家不大,但很温馨。她给我找了睡衣和新的洗漱用品,让我先去洗澡。
等我洗完澡出来,看见晓-楠坐在客厅的沙发上,面前的茶几上放着两罐啤酒。
她没开电视,整个客厅只有一盏昏黄的落地灯亮着,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
“坐。”她拍了拍身边的位置。
我坐过去,拿起一罐啤酒,却没有打开。
“说吧,”我看着她,“到底怎么回事?你可把我一整天的好奇心都吊起来了。”
晓楠沉默了很久,久到我以为她不打算说了。
她拧开啤酒,灌了一大口,冰凉的液体顺着她的喉咙滑下去,发出轻微的声响。
“李静,我问你,”她开口了,声音有点沙哑,“你那个高中同学周凯,他加你微信的时候,是不是说了他刚到这个城市?”
我点头:“对,说工作调动。”
“然后,是不是翻了你的朋友圈,说你混得不错?”
我心里咯噔一下,又点了点头:“是。”
“最后,是不是特别执着地要请你吃饭?”
我的后背开始冒出细密的冷汗。
“晓楠,你……”
晓楠苦笑了一下,眼神里满是疲惫和一种……我说不出的悲伤。
“因为我一个朋友,林薇,你也认识,我们大学一个社团的。”
林薇。
我当然记得。
一个很文静,很漂亮的女孩,笑起来有两个浅浅的梨涡。毕业后回了老家,听说考了公务员,后来就渐渐断了联系。
“林薇她……怎么了?”我小心翼翼地问。
晓楠又喝了一口酒,眼睛红了。
“她去年,差点就没了。”
我的心猛地一沉。
“没了?什么意思?出什么事了?”
晓楠的声音开始发抖。
“她被骗了。被一个跟她失联了十几年的初中同学。”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晓楠用一种近乎残忍的平静,给我讲述了林薇的遭遇。
那个故事的开头,和我今天经历的,几乎一模一样。
一个很多年没联系的初中同学,突然加了林薇的微信。
一样的开场白,一样的“好久不见”,一样的“看你朋友圈过得真好”。
林薇当时刚跟谈了三年的男朋友分手,正是人生最低谷的时候。
那个男同学的出现,就像一缕阳光。
他风趣、体贴,每天对林薇嘘寒问暖。
他跟林薇说,他也刚结束一段失败的感情,两个人有太多共同话题。
他从不提钱,只谈感情,谈理想,谈未来。
他给林薇描绘了一幅美好的蓝图:离开那个沉闷的小县城,去大城市,两个人一起奋斗,开一家属于他们自己的咖啡馆。
林薇陷进去了。
一个在感情上受了伤,对现实生活感到厌倦的女孩,根本抵挡不住这种用未来和梦想编织的温柔陷阱。
然后,那个男同学“无意中”透露,他正在做一个投资项目,收益很可观。
他说,这是他一个在香港做金融的“表哥”带他的,内部消息,稳赚不赔。
他先是让林薇投了一万块。
三天后,林薇的账户里多了一千块的“收益”。
他又让林薇投了五万。
一个星期后,账户里又多了一万。
林薇彻底信了。
她把这些年当公务员攒下的二十多万积蓄,全部投了进去。
那个男同学还怂恿她,说行情正好,让她去跟亲戚朋友借,去办信用卡,去网络平台贷款,凑够一百万,就能实现“财务自由”,他们的咖啡馆马上就能开起来了。
林薇疯了。
她瞒着父母,用各种理由借遍了亲戚,又在十几个网贷平台借了钱,凑了八十多万,一股脑全投了进去。
然后。
那个男同学,连同那个“投资平台”,一起消失了。
微信被拉黑,电话打不通。
人间蒸发。
林薇的世界,在那一瞬间崩塌了。
一百多万的债务,亲戚的催逼,网贷平台的轰炸。
她不敢告诉父母,一个人扛着。
最后,在一个深夜,她吞下了一整瓶安眠药。
幸好她妈妈不放心,进房间看她,才及时发现,把她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我听得手脚冰凉,全身的血液都像是凝固了。
“那……那这跟周凯有什么关系?”我的声音都在发颤。
晓楠看着我,眼神冷得像冰。
“林薇被救回来之后,她父母报了警。警察顺着线索查下去,打掉了一个盘踞在东南亚的诈骗团伙。”
“那个团伙里,分工明确。有人负责技术,做假的投资APP;有人负责扮演‘成功人士’,去跟目标聊天;还有一种人,被称为‘供料组’。”
晓楠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
“‘供料组’的人,负责在各种社交平台、同学群里,寻找合适的‘猎物’。”
“他们的目标,通常是三十岁上下的单身女性,有份正经工作,有点积蓄,但对生活现状不太满意,渴望改变。这种人,最容易上钩。”
“他们会像星探一样,筛选出目标,然后把目标的微信、朋友圈内容、大概的性格特点,打包卖给前面的‘业务组’。”
“每成功骗到一个,‘供料组’能拿到百分之五的提成。”
我的心脏狂跳起来,一个可怕的念头在我脑子里形成。
晓楠像是看穿了我的心思,她点了点头。
“没错。”
“警察抓到的那个‘供料组’的头目,为了减刑,供出了他手下的所有人。”
“那个名单上,就有你那位11年没见的高中同学,周凯。”
“轰”的一声,我的大脑一片空白。
客厅里死一般地寂静,我只能听到自己擂鼓一样的心跳声。
那罐冰啤酒被我攥在手里,瓶身上的水汽濡湿了我的掌心,一片冰冷,就像我此刻的心情。
我后背的寒意,顺着脊椎一路爬上天灵盖。
我回想起下午和周凯的聊天记录。
“看你朋友圈,感觉你混得挺好啊。”
他不是在跟我客套。
他是在评估我的“价值”。
日料店、海边、名牌包……这些我精心包装出来的“生活品质”,在他眼里,都转化成了一个个冰冷的数字,代表着我的存款、我的消费能力、我的被诈骗潜力。
他不是想请我吃饭。
他是想把我,卖一个好价钱。
我就是一个摆在货架上,被他贴上标签,准备出售的商品。
而我,竟然还傻乎乎地觉得,直接拒绝会“不礼貌”。
我感到一阵强烈的恶心,从胃里翻涌上来。
“林薇……她现在怎么样了?”我艰难地开口。
“还能怎么样,”晓楠的语气里满是心疼,“班是上不了了,在家休养,人瘦得脱了形,整天不说话,也不见人。她爸妈头发都白了。那一百多万的债,两个老人家卖了老家的房子,才勉强还上一部分。”
我的眼眶一热,眼泪差点掉下来。
我无法想象,那个笑起来有两个梨涡的文静女孩,经历了怎样的人间地狱。
而这一切的源头,只是一个她曾经以为亲切友善的“老同学”。
“周凯……他被抓了吗?”我咬着牙问。
晓楠摇了摇头。
“没有。他是最外围的,而且他很狡猾,用的都是国外的服务器和虚拟身份。警察去找他的时候,他早就跑了。据说,现在还在东南亚的某个角落里,干着同样的勾当。”
“他就是个!!”我忍不住骂了出来,声音因为愤怒而颤抖。
晓楠拍了拍我的背,像是在安慰我。
“所以,我让你别去。你根本不知道,那顿饭的背后,藏着一个多大的深渊。”
我拿起手机,手指颤抖着点开微信。
找到那个叫“周凯”的动漫头像。
我点开他的朋友圈,一片空白,只有一条冷冰冰的横线。
我忽然想起一件事,问晓楠:“你是怎么知道周凯也牵扯在内的?警察不会把名单告诉你吧?”
晓楠沉默了一下,说:“是林薇告诉我的。她出事后,精神状态很差,但脑子是清醒的。她把那个骗子的信息,还有她能想到的所有可疑的人,都告诉了警察。后来,警察在通报案情进展的时候,跟她家人提到了几个正在追查的‘供料人’的名字。”
“周凯,就是其中一个。”
“林薇恢复了一点之后,有一天突然在大学社团的群里,一个个私聊我们这些关系还不错的朋友,提醒我们,要小心那些失联很久又突然冒出来的‘老同学’,特别是,她把周凯这个名字,告诉了我。”
“她说,她不希望再有下一个‘林薇’了。”
我的心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疼得喘不过气来。
我看着那个空白的朋友圈,点下了右上角的三个点。
删除。
确认。
整个世界,终于清净了。
那一晚,我睡在晓楠家的客房里,一夜无眠。
我眼前反复出现的,是林薇那张带着梨涡的笑脸,和晓楠口中那个“瘦得脱了形”的苍白身影。
第二天,我顶着两个硕大的黑眼圈去上班。
打开电脑,看着那份还没做完的PPT,只觉得一阵荒谬。
我为了每个月那点工资,为了在述职报告上能多写两句“亮点”,在这里绞尽脑汁,熬夜掉头发。
而有的人,只需要动动手指,编几句谎话,就能轻易地毁掉别人的一生。
中午吃饭的时候,我没什么胃口,拿着手机不停地刷。
我点开了那个沉寂了快十年的高中同学群。
群里有两百多个人,但上一次的聊天记录,还停留在三年前,一个同学的婚礼邀请。
我看着那个熟悉的群名“高三(2)班的兄弟姐妹们”,觉得无比讽刺。
兄弟姐妹?
这里面,就藏着一个准备把“姐妹”卖掉换钱的“兄弟”。
我往上翻着群成员列表。
很快,我找到了那个动漫头像。
周凯。
他还在群里。
安安静静地待在里面,像一个潜伏在羊圈里的狼。
他在窥视着我们每一个人。
看谁的朋友圈在炫耀新买的车,看谁在抱怨感情不顺,看谁在深夜里转发一些孤独寂寞的鸡汤文。
我们所有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生活细节和情绪缝隙,都可能成为他选择“猎物”的依据。
一股寒意再次从脚底升起。
我突然做了一个决定。
我不能就这么算了。
周凯跑了,法律暂时制裁不了他。
但至少,我不能让他再用同样的方式,去伤害我们其他的同学。
我深吸一口气,在群里打下了一行字。
“大家好,我是李静。好久不见。”
消息发出去,像一颗石子投进死水里。
过了几分钟,才有人回复。
班长:“李静?稀客啊!最近好吗?”
学习委员:“哇,是静静!大美女,发张自拍看看!”
几个当年关系还不错的同学也纷纷冒泡,群里难得地热闹了起来。
我没有理会他们的插科打诨。
我编辑了一段很长很长的文字。
我没有提周凯的名字,也没有提林薇。
我只是用一种客观、冷静的口吻,讲述了一个“我朋友的朋友”的遭遇。
我详细地描述了整个骗局的流程:
如何通过老同学关系建立信任。
如何通过嘘寒问暖进行情感操控。
如何通过小额返利引诱上钩。
如何通过鼓吹高回报率让人倾家荡产。
最后,我写道:
“这种骗局,被称为‘杀猪盘’。我们这些在外打拼的单身男女,就是他们眼中待宰的‘猪’。而那些负责帮他们寻找‘猪’的,很多就是我们曾经以为单纯无害的‘老同学’。”
“他们潜伏在各个同学群里,像幽灵一样观察着我们每一个人。你发的每一条朋友圈,都可能是在为他们提供‘选材’的依据。”
“所以,各位老同学,如果最近有失联很久的人突然热情地联系你,对你的生活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关心,请务必提高警惕。”
“这个世界没有那么多旧情复燃,更多的是处心积虑的陷阱。”
“希望我们群里,不要出现下一个受害者。”
发完这段话,我扔下手机,心脏砰砰直跳。
我不知道这么做会带来什么后果。
也许有人会觉得我危言耸听。
也许有人会觉得我小题大做。
也许周凯会恼羞成怒,在群里攻击我。
群里沉默了。
长达十分钟的死寂。
然后,手机开始疯狂震动。
班长:“我靠!李静,你说的这个……太吓人了吧?”
一个女同学:“天啊,上个月,真的有个小学同学加我,也是很多年没联系了,上来就说我照片拍得好看,还问我有没有男朋友……”
另一个同学:“!我前两天也收到了一个好友申请,说是初中同学,我没想起来是谁就没通过,现在想想后背发凉!”
群里炸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
越来越多的人冒出来,讲述自己类似的经历。
有的被人邀请去参加“创业项目说明会”。
有的被人拉进“内部股票交流群”。
原来,我们每个人身边,都潜伏着这样的危险,只是我们没有意识到而已。
我一直盯着群成员列表。
我看到那个动漫头像,一直亮着。
他在看。
他在看我们所有人的讨论。
我不知道他此刻是什么心情。是愤怒?是恐慌?还是在嘲笑我们的天真?
大概又过了半个小时,班长突然在群里@全体成员。
“各位,刚才李静私聊我了,跟我说了一些更具体的情况。事情的严重性,可能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为了大家的安全,我建议,我们重新建一个群。我会一个个私聊确认身份,确保拉进来的都是我们知根知底的同学。至于这个老群,就让它沉了吧。”
“同意的,私聊我。”
班长的提议,得到了几乎所有人的响应。
我看着屏幕,心里五味杂陈。
一个曾经承载了我们三年青春记忆的群,就这样,因为一个人的存在,而被我们主动放弃了。
这很可悲。
但也很现实。
信任一旦被玷污,就再也回不去了。
那天晚上,我收到了很多同学的私聊。
有感谢我提醒的。
有跟我分享自己差点被骗的经历的。
还有一个当年和我关系不错的男生,他告诉我,他一个表妹,就遭遇了几乎一模一样的骗局,现在还在做心理治疗。
他说:“李静,谢谢你。你今天做的这件事,可能真的能救了一些人。”
看着那句话,我一直紧绷的神经,才终于松弛下来。
我做的是对的。
就在我准备睡觉的时候,一个陌生的好友申请弹了出来。
没有头像,没有昵称,只有一个系统默认的灰色小人。
验证消息写着:
“你很多事。”
短短三个字,没有标点,却透着一股阴冷的怨气。
是周凯。
我猜到了。
他退出了那个老群,用一个小号来加我。
我没有通过,也没有拒绝,就让那个申请静静地躺在我的列表里。
我截图,发给了晓楠。
晓楠立刻回了我一个电话,语气紧张:“他威胁你了?”
我说:“不算威胁,就是骂我多管闲事。”
“你别理他,直接拉黑!”晓楠说,“这种人心理都扭曲了,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你最近上下班小心一点。”
“放心吧,”我故作轻松地说,“他远在东南-亚,还能飞过来打我吗?”
话虽这么说,但我心里还是有点发毛。
我把那个小号拉黑了。
但这件事,并没有就此结束。
几天后,我突然发现,我的微信、微博、甚至豆瓣账号,都开始收到一些莫名其妙的骚扰信息。
有的是不堪入目的辱骂。
有的是用我的照片P的各种恶心的图片。
还有人,把我的手机号码和工作单位,发布到了一些色情网站上。
那几天,我的手机几乎被打爆了。
各种陌生号码打来的骚扰电话,让我不胜其烦。
我知道,是周凯。
这是他的报复。
他想用这种方式,让我害怕,让我后悔。
我确实害怕了。
我一个单身女性,生活在偌大的城市里,面对这种来自暗处的恶意,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惧和无助。
我甚至开始怀疑,我当初把事情捅到群里,是不是做错了?
如果我假装什么都不知道,删掉周凯,是不是就不会有后面这些麻烦了?
那天下班,我身心俱疲地走出办公楼,晓楠的车已经等在门口了。
这段时间,她不放心我一个人,天天接我下班。
我一上车,就忍不住趴在方向盘上哭了出来。
积压了多天的委屈、愤怒和恐惧,在这一刻彻底爆发。
晓楠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递给我纸巾,轻轻拍着我的背。
等我哭够了,她才开口。
“哭出来就好了。”
“晓楠,我是不是错了?”我红着眼睛问她,“我是不是太多事了?”
晓楠发动了车子,目视前方,语气却异常坚定。
“你没错。”
“李静,你看着我。”
我抬起头。
“错的不是你,是那些坏人。你做了一件正确的事,你保护了自己,也保护了别人。如果因为害怕报复就选择沉默,那只会让那些坏人更加肆无忌惮。”
“至于那些骚扰,我们去报警。”
“就算警察暂时抓不到他的人,我们也要立案,留下证据。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他做的这些事,总有一天要付出代价。”
晓楠的话,像一剂强心针,让我混乱的内心重新找到了方向。
对。
我没错。
如果正义需要付出代价,那我愿意承担。
我们去了最近的派出所。
警察同志非常负责,详细地记录了所有情况,做了笔录,并帮我搜集了那些网络骚扰的证据。
虽然他们也坦言,这种跨国网络犯罪,侦破难度很大,但他们承诺,会尽力追查。
从派出所出来,天已经黑了。
城市的霓虹灯次第亮起,把夜空映照得一片虚假繁华。
我看着车窗外川流不息的人群,心里忽然平静了下来。
恐惧依然存在,但已经不再是主导我情绪的唯一力量。
生活还要继续。
我不能因为一个阴沟里的蛆虫,就毁掉自己的人生。
我换了手机号。
注销了用了好几年的微博和豆瓣账号。
我开始学习一些女子防身术。
晓楠甚至给我买了一个高分贝的报警器,让我随身带着。
我的生活,似乎因为这件事,被强行改变了轨迹。
我变得更加谨慎,不再轻易相信陌生人,不再像以前那样,把自己的生活毫无保留地展示在社交网络上。
有时候,我也会觉得累。
觉得这个世界,为什么充满了这么多的恶意。
但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想起晓楠对我说的话。
“错的不是我们。”
我也会想起林薇。
想起那个躺在病床上,却依然挣扎着,想要提醒别人不要重蹈覆-辙的女孩。
她的善良和勇敢,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
大概一个月后,班长突然在那个新建的群里发了一条消息。
“告诉大家一个消息。”
“周凯,被抓了。”
群里瞬间沸腾了。
“真的假的?在哪儿被抓的?”
“太好了!这种就该牢底坐穿!”
班长说:“我也是听一个在公安系统工作的同学说的。好像是多地警方联合行动,打掉了好几个盘踞在境外的诈骗窝点,周凯就在其中一个窝点里,被当场抓获,已经押解回国了。”
“据说,他不仅是‘供料组’,后来为了多挣钱,还开始直接参与诈骗,手上沾了好几个案子,其中就包括林薇的案子。”
“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看到那条消息的时候,我正在挤地铁。
周围是拥挤的人潮,空气里混杂着各种味道。
我看着手机屏幕,眼泪毫无征兆地流了下来。
我不是难过,是释然。
是一种沉冤得雪的畅快。
我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转发给了晓楠。
晓楠回了我一个拥抱的表情。
她说:“你看,正义虽然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我又想起了林薇。
我不知道这个消息,能不能给她带去一丝慰藉。
我希望可以。
我希望她能早日走出阴影,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
那一天,阳光很好。
透过地铁窗户的缝隙照进来,在晃动的车厢里投下斑驳的光影。
我忽然觉得,这个世界,虽然有阴暗的角落,但终究,还是光明的。
因为有像晓楠这样的朋友,不离不弃地站在我身边。
因为有像林薇这样的受害者,在遍体鳞伤之后,依然选择善良。
因为有那些素未谋面的警察同志,在为了守护我们的安宁而负重前行。
也因为有我自己。
那个在恐惧中,依然选择勇敢发声的我自己。
生活,或许永远不会像朋友圈里看起来那么完美。
它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挑战、陷阱和无奈。
但只要我们心存警惕,眼含善良,手握勇气。
我们就总能穿过黑暗,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束光。
手机又震动了一下。
是晓楠发来的消息。
“晚上吃什么?庆祝一下。我请客。”
我笑了。
我擦干眼泪,在拥挤的人潮中,用力地打下两个字。
“火锅。”
要去,就去最辣、最热气腾腾的那一家。
把所有的晦气和阴霾,都涮进那滚烫的红油里。
然后,敬我们。
敬我们这些,努力生活,永不言弃的,普通人。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请问后背发凉怎么治疗?(11年没见的同学请我吃饭)》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