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本不见了,也没有病例卡(健康码行程码已下线)

病例本不见了,也没有病例卡(健康码行程码已下线)

祭水卉 2025-10-05 都市视野 1 次浏览 0个评论

怪了!

那玩意儿不是都早结束了吗?怎么还有人因为这个被骗了?!

一个朋友他爸,前两天接到个电话,对面张口就说出了他爸去年三月份去过哪个城市的哪个医院,具体到哪一天!还说病历卡出了问题,要补交一笔钱,不然影响退休金。

老人家一下就慌了,差点就把钱打了过去!

还好我那朋友机灵,及时拦住了。事后他怎么也想不通,对方怎么会知道的这么清楚?

这事儿,就出在你我手机里那个以为早就没用的东西上。

你以为它消失了?

它还在!

它还在你手机里,安安静静地看着你,把你过去三年的行踪,你的身份证号,你的手机号,都攥得死死的!

健康码、行程码已下线,但授权未解绑!你的个人信息可能仍在裸奔

有人可能不当回事儿。

“嗨,多大点事儿啊?现在谁还没点信息泄露啊?我的信息早就不值钱了。”

“解绑?太麻烦了,搞不懂,就这样吧,反正我也没钱,骗子懒得骗我。”

说完,手机一扔,接着刷短视频,乐呵呵的。

真的没关系吗?

你太小看这东西了。

它不是单个的信息啊!

它是一张巨大的网,把你过去几年的生活轨迹,密密麻麻地全网在里面了。

你啥时候坐过火车,啥时候坐过飞机,啥时候去过哪个商场,啥时候回过老家。。。

全都在里面!

这些信息,单独看,可能就是一堆数字,一个地点。

当它们被串联起来的时候。。。。。。

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你!

一个透明的你!

骗子拿到了这些,他不是简单地知道你叫什么。

他能给你精准地画像!

他能编出一个天衣无缝的剧本,让你,或者让你的家人,根本没法怀疑!

就像我朋友他爸遇到的那个电话。

如果骗子说的地点,时间,全都对得上,一个老年人,他怎么可能去分辨真假?

他只会觉得,“哎呀,人家都知道的这么清楚,肯定是真的了!”

这就是最要命的地方!

它用你的真实信息,来骗你!

你觉得你的信息不值钱?

错了!

在需要的人手里,你每一次扫码留下的记录,都能变成一把插向你家人口袋的刀子!

健康码、行程码已下线,但授权未解绑!你的个人信息可能仍在裸奔

这还不是最吓人的。

最吓人的是什么?

是这个授权,我们很多人,当初都是点了“长期有效”!

什么叫长期有效?

就是只要你不去手动关掉它,它就永远在那里!

支付宝,微信,还有你手机里下载过的那些本地的什么“XX通”、“XX办”。。。。。。

你以为小程序下线了,APP删了,这事儿就过去了。

你错了。

授权关系还在!

就像你给了别人一把你家门的钥匙,虽然那个人走了,但钥匙他没还给你!

他随时可以回来!

或者,他把这把钥匙,给了别人。。。。。。

现在这些服务确实是停了,但是那些公司还在啊!那些数据接口还在啊!

万一,哪天它“换个皮”又上线了呢?

搞个别的什么小程序,叫个别的什么名字,你之前给的授权,可能直接就继承过去了!

到那个时候,它不光有你过去的数据,还能接着收集你新的数据!

你怕不怕?

可能又有人说了。

“国家不管吗?这么大的事儿,肯定有部门在管着。”

国家有《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了数据不能乱用。

法律是底线,不是保险箱。

你“主动”授权给别人的东西,这就很难讲了。

你自愿把钥匙给人家,人家拿着钥匙进了你家门,这事儿怎么说?

现在,就是我们主动去把这把“钥匙”要回来的最佳时机!

别等!

别等出事了再后悔!

别等到骗子把电话打到你爸妈手机上的时候,你才想起来!

健康码、行程码已下线,但授权未解绑!你的个人信息可能仍在裸奔

怎么要回来?

两分钟的事儿,现在就拿起手机,跟着我一步一步操作。

家里的老人不会弄,你就要教会他们,或者直接拿过来帮他们弄!

这比你给他们买什么保健品都重要!

先说支付宝。

打开支付宝,点右下角的“我的”。

然后点右上角那个齿轮,就是“设置”。

进去之后,找到“用户保护中心”,点进去。

里面有个“个人信息授权管理”,你再点进去。

好好看看!

列表里是不是还躺着那个“健康码”或者“通信行程卡”之类的东西?

是不是?!

找到它,点进去,最下面有个“解除授权”,狠狠地按下去!

这就完了。

再说微信。

打开微信,点“我”。

然后点“设置”。

找到“个人信息与权限”这个选项。

点进去之后,往下找,找到一个叫“第三方信息共享清单”的东西。

点开它!

你好好看看里面,是不是也有“防疫健康码”,或者你们当地的“XX码”?像什么“粤康码”、“苏康码”之类的。。。。。。

找到了,就点它名字后面的三个点,然后点“停止共享”。

OK,搞定!

千万千万,要一个一个地看,一个一个地解!

尤其是那些地方性的APP,什么“XX市民云”、“XX政务”。。。。。。这些才是大头!

很多人当时为了方便,下载了一堆。

现在早就不用了,可能APP都删了。

但是!你删的只是APP,你在那个平台的账号还在!你的授权还在!

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把这些APP重新下载回来,登录上去,找到“注销账号”的选项,彻底注销掉!

这才叫斩草除根!

健康码、行程码已下线,但授权未解绑!你的个人信息可能仍在裸奔

我知道,肯定有人觉得我小题大做,危言耸听。

“哎呀,我活了半辈子了,也没被骗过,哪有那么多骗子。”

这种侥幸心理,是最可怕的。

时代变了,兄弟。

以前的骗子,是广撒网,骗一个算一个。

现在的骗子,是拿着你的信息,定点狙击!

他们比你自己还了解你!

他们知道你什么时候消费能力最强,知道你家里谁的防范意识最薄弱,知道用什么样的话术最容易让你上钩。

你以为你在第五层,其实人家早就在大气层等着你了。

我们普通老百姓,能做的就是啥?

就是保护好自己手里的这点东西。

别随随便便就把大门钥匙交给别人。

这扇门背后,不光是你自己,还有你的父母,你的孩子。

你一个不小心,可能就“引狼入室”了。

这事儿,真的不是开玩笑。

你今天多花这两分钟,动动手指头,可能就是帮家里人挡掉了一次以后被骗几万块钱的风险。

这个账,你会算吧?

健康码、行程码已下线,但授权未解绑!你的个人信息可能仍在裸奔

而且啊,顺手再检查一下。

支付宝和微信里的“免密支付”功能,不常用的都关掉!

那些APP的“自动登录”,也都取消掉!

别图一时方便。

现在这个环境,方便,很多时候就等于风险。

我们不给坏人留机会,坏人就没法下手。道理就这么简单。

这三年,为了配合工作,我们每个人都让渡了很多个人信息出去。

当时是为了大局,我们没得选,也心甘情愿。

现在,事情过去了。

是时候把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拿回来了。

这不是自私,这是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

别让你当初用来保护家人的“健康码”,最后反而成了伤害家人的“隐私地雷”。

现在你怎么选?

是觉得无所谓,继续把“钥匙”留在别人手里,赌自己和家人运气好?

还是现在就花两分钟,把这颗雷拆掉,求个心安?

你检查了你的手机吗?解绑了吗?在列表里发现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东西?

评论区里聊聊吧,也给其他人提个醒。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病例本不见了,也没有病例卡(健康码行程码已下线)》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