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有些人明明肚子疼得不行,还以为是吃坏了肚子,结果被送进医院才发现,是心梗。
你没听错,心梗。没胸痛、没心悸,就一个胃胀、恶心,甚至拉肚子。
医生一看心电图,脸都变了。

这事不是个案。在急诊室里,每年总有那么几个“捂着胃来的”,结果却是“心梗走的”。问题就在于很多人,甚至一些医生,也常常把这些“胃病样”的表现当成消化系统的问题,结果就耽误了黄金抢救时间。
心梗早期的“假象”,有时候比真相更致命。特别是下面这三种表现,如果你还当它是小毛病,那就真是拿命在赌。
胃部不适,其实是“心”在出问题
一讲到心梗,很多人脑子里第一反应就是——胸口像压了块大石头,喘不过气来,或者左臂放射性疼痛。但你信不信,有些心梗患者,连胸口都不疼,偏偏就是胃胀、恶心、反酸。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临床上早就被证实的事实。尤其是下壁心肌梗死,也就是心脏靠近胃的那一部分出了问题的时候,症状就特别容易“伪装”成胃病。因为这部分心肌的神经分布,跟胃肠道的感觉神经有重叠。当心肌缺血的时候,大脑接收到的是“胃痛”的信号。

医生有个说法叫“非典型心梗”,就专门指这类表现不那么“教科书”的心梗。有些患者甚至是以“腹痛、呕吐、打嗝”来医院挂消化内科号,挂了一圈,最后还是心内科把他们从鬼门关拉回来。
这类人群最容易中招: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女性。他们的心梗不典型,症状轻微,往往也更容易被忽略。但危险性,一点不比典型心梗小,有时候甚至更高。
一口气喘不上来,不只是肺的毛病
有些人会觉得自己最近老是喘不上气,稍微走两步就得停下来歇歇。以为是肺不好,或者年纪大了体力差。其实有时候,根本不是肺的问题,而是心脏。
心脏是泵血的,泵不动了,血就淤在肺里,人就会觉得喘。尤其是心肌供血不足时,心脏收缩变弱,肺循环压力升高,继而出现气促、呼吸困难,这就是典型的“心源性呼吸困难”。
这类人有时候会在夜里突然憋醒,得坐起来才能喘得过气。有人以为是哮喘,吃了止喘药没用,结果第二天就送进了ICU。

要说区别,其实也不难。肺病的喘,是持续性、慢慢加重的;而心梗引起的喘,多是在活动后突然发作,而且往往伴有心慌、冷汗,甚至头晕。
如果你突然发现自己“走几步就喘”,以前没这样,那可得留个心眼。尤其是有心血管病史的,别光想着吃点消炎止咳药了事。
突然出冷汗,身体发软,不一定是低血糖
出冷汗这个症状,很多人第一反应是低血糖,或者没吃饭、贫血。其实心梗发作时,也会突然大汗淋漓,整个人虚脱、晕眩,甚至脸色发白,像是要晕过去一样。
这其实是交感神经被大刺激后的一种反应。心脏缺血的时候,身体会本能地释放肾上腺素,刺激出汗、加快心跳、升高血压。但如果心脏实在撑不住了,血压反而会掉下来,人也就越来越虚脱。
有一次,一个中年男人在单位午睡醒来,全身出汗,脸煞白,同事以为他没吃早饭,赶紧给他买了瓶牛奶。结果他刚喝一口就晕倒在地,120赶来一查,是急性心肌梗死,差点没挺过来。

这种汗,和普通的运动出汗、天热出汗不一样。心梗时的冷汗,是那种从脚底往上冒、浑身湿透、脸色发青的汗。如果你感觉身体发冷、出虚汗、又有点胸闷或恶心,一定要警觉。
为什么这些非典型症状更危险?因为它们太容易被当成别的病了。不是说医生水平不行,而是人类的身体本来就复杂。心脏和胃、肺、神经系统的“信号线”是交错的,有时候一个地方出了问题,大脑接收到的却是另一个地方的“报警”。
患者自己往往先把症状“合理化”了。觉得胃疼就是吃坏了,喘不上气就是年纪大,出冷汗就是低血糖。结果拖着、扛着、忍着,等到真出事的时候,已经错过了最佳抢救时间。

心梗的“黄金90分钟”,指的是从发病到开通堵塞血管之间的时间。如果能在这段时间内抢通血管,心肌损伤最小,生还率最高。但如果一开始症状不典型,没人意识到是心梗,等到送医院都过去几个小时了,后果就非常严重了。
下面这张表格,是我国某三甲医院对近1000例心梗患者的初发症状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非胸痛类症状占比并不低:
医生在急诊里最怕看到的,不是那种痛得打滚的病人,而是那个“看着没事,其实快不行了”的人。心梗的典型剧痛,反而容易被识别、被重视,抢救及时;而那些“胃疼”“恶心”“喘不上气”的,常常被忽略。
有些人干脆没什么症状。医学上叫“无痛性心肌梗死”。尤其是有糖尿病的,神经反应迟钝,心脏再怎么缺血也不怎么“喊疼”。一查心电图才发现问题,甚至有些人是体检时才发现自己“曾经得过心梗”。
所以说,别总觉得“没痛就没事”,有些命,是被“忍”没的。

第一,如果你突然胃部不适、恶心呕吐,又没有明显饮食问题,特别是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家族史的,别光想着吃胃药,得考虑是不是心脏出问题了。
第二,最近老是走两步就喘、夜里憋醒、心慌,别赖年纪大、肺不好,赶紧做个心电图、心脏彩超看看,不然真可能错过了大事。

第三,突然出冷汗、身体虚脱、晕眩,特别是伴随胸闷、乏力的,哪怕只是一点点症状,也别掉以轻心,该叫120的时候就别犹豫。
这三条,看着简单,真正能记住并付诸行动的,不多。可它真能救命。
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 胡大一,张抒扬.心肌梗死早期症状识别及处理策略研究[J].中国循环杂志,2022,37(5):417-421.
2. 王立,陈红.非典型心肌梗死症状分析与临床误诊原因探讨[J].临床医学,2021,41(8):765-769.
3. 李志强,郭欣.心肌梗死患者首发症状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0,29(3):227-230.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心肌梗死的早期症状(千万别当成胃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