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感染的症状(人体最怕真菌感染)

真菌感染的症状(人体最怕真菌感染)

南宫寒香 2025-10-15 都市日报 1 次浏览 0个评论
人体最怕真菌感染,一旦发生说明6点问题,有的很难治疗好转

很多人都知道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的危害,但一提到“真菌感染”,不少人却不以为意,觉得就是“脚气”“花斑癣”“头皮屑”,擦点药就能好。真菌感染在医学上早已被列为高危感染类型之一,尤其是侵袭性真菌感染,一旦波及血液、肺部、脑膜,死亡率甚至高过某些癌症。

医生提醒,人体怕的不是普通的病,而是那些“看似小事”实则“暗藏杀机”的疾病,而真菌感染,正是其中之一。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2024年发布的《全国真菌感染监测年报》显示,近十年侵袭性真菌感染病例数年均增长超过15%,其中糖尿病患者、肿瘤化疗患者、长期使用抗生素或激素的人群、ICU住院患者是感染的重灾区。

人体最怕真菌感染,一旦发生说明6点问题,有的很难治疗好转

更令人警惕的是,多重耐药的“超级真菌”如耳念珠菌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治疗手段有限,死亡率高达30%~60%。

很多患者在感染初期并不重视,直到病情加重、扩散,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医生指出,一旦身体反复发生真菌感染,往往不是偶然,而是6个方面出现了问题,其中有些甚至是潜在的慢性病或免疫系统异常预警。

第一,免疫系统紊乱或功能减弱。人体的免疫系统原本可以有效识别和清除真菌,一旦免疫力下降,真菌就容易“乘虚而入”。

人体最怕真菌感染,一旦发生说明6点问题,有的很难治疗好转

如HIV感染者、长期口服激素、器官移植术后、接受化疗的癌症患者,都属于高危人群。反复口腔念珠菌、阴道霉菌、皮肤真菌感染,往往提示免疫屏障正在“破防”。

第二,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打破菌群平衡。很多人在感冒、发烧时滥用抗生素,结果杀死了体内有益菌群,为真菌“清场”,给了它们大量繁殖的机会。特别是肠道菌群紊乱后,肠源性真菌可能突破肠壁屏障,引发系统性感染。

第三,血糖失控,糖尿病患者真菌感染风险高。研究发现,血糖越高,真菌越“活跃”。糖尿病患者的皮肤屏障、血管循环、免疫功能都受到影响,最常见的就是足部霉菌感染、外阴瘙痒、指(趾)甲癣等。如果不及时处理,还可能发展为糖尿病足、坏疽,甚至截肢。

人体最怕真菌感染,一旦发生说明6点问题,有的很难治疗好转

第四,个人卫生习惯差,环境潮湿不通风。真菌喜湿热,特别是在脚趾缝、腹股沟、腋下、乳房下方等潮湿部位最容易滋生。长时间穿不透气的鞋袜、不勤洗澡、内裤不勤换,都是诱因。公共浴室、游泳池、健身房等公共区域也容易传播足癣、花斑癣等接触性真菌。

第五,长期处于高压、睡眠不足状态。精神压力大会导致皮质醇水平升高,抑制免疫功能,让人体“自我防御”能力下降,成为真菌的温床。医生指出,那些经常加班熬夜、焦虑紧张的人,更容易出现反复口腔溃疡、舌苔发白、指甲变厚发黄等真菌感染征象。

第六,不明原因的反复“皮肤病”,可能是系统性疾病信号。有些患者以为是湿疹、过敏,其实仔细检查后发现是泛发性真菌感染。特别是银屑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肝病、血液病等系统性疾病患者,常常在皮肤出现不典型真菌感染症状。这时如果只治“皮”,不查“内”,很可能耽误病情。

人体最怕真菌感染,一旦发生说明6点问题,有的很难治疗好转

医生强调,真菌感染最可怕的不是局部不适,而是当它突破表皮屏障,进入肺、脑、血液时,治疗难度骤增,甚至可能致命。如侵袭性曲霉菌感染、隐球菌脑膜炎、耳念珠菌败血症等,都属于重症真菌感染,且往往对常规抗真菌药物耐药性强,治疗周期长、复发率高、费用高昂。

那该如何预防真菌感染?医生建议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增强自身免疫力,规律作息、饮食均衡、适度锻炼;第二,尽量避免滥用抗生素和激素类药物,遵医嘱用药;第三,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洗衣物,避免穿潮湿鞋袜,尤其注意夏季和潮湿季节的皮肤护理。

特别提醒糖尿病患者、肿瘤化疗人群、老年人等高危群体,每年应定期进行体检,关注自身有没有反复口腔念珠菌、阴道瘙痒、皮肤红斑脱屑、趾甲变形等“慢性真菌感染”表现,如有异常,应尽早就诊,明确病因,避免病情发展为系统性真菌感染。

人体最怕真菌感染,一旦发生说明6点问题,有的很难治疗好转

医生指出,真菌感染虽然常见,但绝不能小觑。它的可怕之处在于“慢性化、顽固化、复发率高”,一旦形成“真菌性疾病的恶性循环”,治疗周期可能长达数月甚至数年。更严重者,还可能合并败血症、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危及生命。

从医生角度来看,真菌虽然不像细菌那样“突发爆发”,也不像病毒那样“来得快去得快”,但它更擅长“潜伏与反复”。一个人的身体只要被真菌感染一次,就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因为它往往是身体某方面出了问题的“信号灯”。

人体最怕真菌感染,一旦发生说明6点问题,有的很难治疗好转

如果你或你身边的人曾经反复出现脚气、灰指甲、阴道瘙痒、口腔发白等问题,不妨把这篇文章转给他们看看。有时,小病不查,大病已至,健康从来不是等来的,而是靠自己一点点守住的。

欢迎点赞、评论、转发,让更多人了解真菌感染背后的健康真相,也希望每一个正在与真菌作战的患者都能早日康复,重回健康轨道。

人体最怕真菌感染,一旦发生说明6点问题,有的很难治疗好转

声明:本文内容基于权威医学资料及临床常识,同时结合作者个人理解与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虚构或情境模拟,旨在帮助读者更好理解相关健康科普知识。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专业医疗诊断与治疗,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文献: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真菌感染监测年报(2024年)[R].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4.

[2]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中国侵袭性真菌感染诊疗指南(2023年修订版)[J].中华感染与免疫杂志,2023,43(7):561-576.

[3]李东,张红.糖尿病患者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防治策略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4,44(10):894-898.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真菌感染的症状(人体最怕真菌感染)》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