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关注:健身路上不迷路!
【一】三角肌(肩膀)功能解剖:三角肌:俗称“虎头肌”,三角肌覆盖整个肩关节,它的起点与斜方肌的止点相同,围绕肩胛冈和锁骨呈“V”型。
三角肌肌纤维分为三部分:前部(前束),中部(中束),后部(后束)。

三角肌肌肉如图所示:前/中/后束
前中后的三束肌肉都参与肩关节外展,但是前束和后束在屈曲和伸展,旋内和旋外时属于拮抗肌:互相对抗。
肩部整体:稳定肱骨头在肩胛盂内,防止脱位。
1、“前束”解剖结构如下:

图源于:3Dbody解剖!

2、“中束”解剖结构如下:


3、“后束”解剖结构如下:



01、肩关节屈/伸:手臂向前/后

02、肩关节外展/内收:(远离/靠近躯干)

03、肩关节外旋/内旋:(大拇指向外/朝内)
【三】肌肉功能“GIF动图“演示:01、肩关节屈(前束)
02、肩关节外展(中束)
【四】三角肌(肩膀)肌肉发力如下图:
日常生活中,三角肌的发力重点以“前束,中束”为主,胸大肌(上胸)和肱三头肌作为协同肌,辅助发力共同做功。
【五】生物力学特点:01、中束外展时力矩最大(力臂长)
02、前束易因日常活动(推、举)过度发达,后束处于薄弱状态,导致肩关节前移(圆肩)
03、与肩袖肌群(冈上肌、冈下肌等)协作,完成精细动作。
肩关节作为“人体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其灵活性源于独特的解剖结构,但同时也依赖肌肉、韧带及关节的协同作用。
肩关节“灵活度”不足,将导致三角肌肌肉募集效果差,训练效率低,引起一系列问题
Tips:易犯错的雷区:
1、左右肌力异常不均衡,协同发力受限;
2、长期的错误动作模式(上肢推)及不良体态(含胸、驼背、圆肩…)导致三角肌主动发力不足,斜方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代偿发力过多;
3、训练过度追求大重量,爆发力,造成:“肩峰撞击,肩袖损伤..."等运动损伤。
所以,对于喜欢健身/运动的“训练者”而言,简单了解三角肌(肩膀)的肌肉解剖功能及特点,拥有优秀且良好的肩部功能是基础;循序渐进提升运动表现,达成运动目标。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三角肌的解剖位置(肌肉解剖学习三角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