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孕需要去医院检查什么项目?作为过来人,分享一些备孕检查中容易被忽略但踩过坑后才懂的「实战型项目」,避开常规答案里的重复项,全是掏心窝的经验总结:
一、女方必查:这些「小项目」藏着大隐患
1.甲状腺功能(TSH、T3、T4)
亲身经历:闺蜜备孕时没查甲状腺,怀孕后查出甲减,胎儿智力发育风险剧增,整个孕期都在补药。医生说:「TSH 最好控制在 2.5 以下再怀孕,尤其桥本甲状腺炎患者」。
坑点:甲亢 / 甲减早期没症状,但会导致胎停、流产,别信「怀孕后再查也行」,孕期吃药调整很被动。
2.维生素 D 水平(25 - 羟基维生素 D)
实测:我和老公体检都缺钙,一查维生素 D 才发现严重缺乏(正常值>30ng/ml,我俩都不到 15)。医生说:「缺 D 不仅影响卵子质量,还会增加妊娠高血压、胎儿缺钙风险」。
提醒:现代人久坐少晒太阳,十有八九缺,补剂要选 D3,备孕 3 个月前就开始补。
3.口腔全景片 + 牙周检查
血泪教训:孕期激素变化会让牙龈炎爆发,我朋友孕中期牙疼到脸肿,因怕影响胎儿不敢用药,硬生生扛了两周。
必做:洗牙 + 补好蛀牙,有智齿反复发炎的直接拔掉,别拖到孕期遭罪。
4.HPV+TCT(非经期检查)
误区:很多人觉得妇科常规查过就够,但备孕时建议加做这两项。我同事孕前查出 HPV16 阳性,及时做了 leep 刀,不然孕期免疫力下降可能病变加重。
时间:检查后 3 个月再怀孕,避免药物影响。
5.血型 + RH 因子
重点:女方 O 型血,男方 A/B/AB 型血,需查「ABO 溶血抗体效价」;女方 RH 阴性血(熊猫血),需提前确认老公血型,孕期需监测抗体以防新生儿溶血。
二、男方检查:别只做精液常规,这些才是「隐形杀手」
1.衣原体 + 支原体(尿道拭子)
案例:表哥备孕一年没怀上,查精液常规正常,后来发现男方支原体感染,导致精子活力低下。医生说:「泌尿生殖感染会黏附在精子表面,影响受精」。
注意:男女同查,阳性需夫妻同治,不然容易反复感染。
2.精子 DNA 碎片率(DFI)
常规精液分析(活力、浓度)只是基础,若多次备孕失败,一定要查碎片率。我邻居老公精子活力达标,但碎片率 30%(正常<20%),最后做了试管婴儿才成功。
影响:碎片率高会导致受精卵质量差,胎停概率增加。
3.肝功能(重点看脂肪肝)
身边太多例子:男方肥胖、爱喝酒,孕前查出重度脂肪肝,转氨酶升高,医生让先减肥 + 戒酒精 3 个月,不然影响精子质量。
建议:BMI>28 的男性,先减脂再备孕,脂肪肝可逆。
三、夫妻同查:这些「遗传雷区」提前排
1.地中海贫血筛查(血常规 + 血红蛋白电泳)
地域重点:广东、广西、海南高发,若夫妻同是地贫基因携带者,胎儿有 25% 概率是重型地贫,需产前诊断。
我堂哥夫妻都是轻型地贫,孕期做了羊水穿刺,幸好胎儿正常。
2.叶酸代谢基因(MTHFR)
不是所有人都需要,但如果你属于以下情况必查:
曾怀过神经管缺陷胎儿(如脊柱裂);家族中有叶酸代谢障碍史;常规补叶酸 3 个月仍缺乏。结果:我是 CC 型(正常),闺蜜是 TT 型,需要每天补 5mg 叶酸(普通孕妇补 0.4mg),不然胎儿畸形风险高。
四、特殊情况:这些检查别等到备孕失败才想起
1.AMH + 性激素六项(适用于 35 岁以上或月经不调女性)
AMH<1.1ng/ml 提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我表姐 38 岁备孕,AMH 只有 0.8,直接建议做试管婴儿,别硬等自然怀孕浪费时间。
2.抗磷脂抗体谱(反复胎停 / 流产者)
朋友两次胎停后查出来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属于「易栓症」,第三次怀孕后每天打肝素保胎才成功。
3.宫腔镜(适用于长期月经异常或内膜薄者)
同事备孕 2 年没怀上,宫腔镜发现子宫息肉 + 粘连,手术后 3 个月就怀孕了。医生说:「内膜环境不好,受精卵像撒在石头上,难着床」。
过来人碎碎念:检查之外的「备孕雷区」
疫苗别忽视:
风疹疫苗提前 3 个月打,孕期感染会导致胎儿畸形;流感疫苗可在备孕秋冬季节接种。
体检 CT/X 光:
做完后至少等 3 个月再怀孕,别信「辐射量小没事」,卵子对辐射敏感。
男方生活习惯:
备孕前 3 个月戒烟戒酒,蒸桑拿、穿紧身裤会让精子活力下降,亲测老公戒奶茶 3 个月后,精子畸形率从 90% 降到 60%。
最后想说:
备孕检查不是「走流程」,而是把未来可能踩的坑提前填平。
当年我和老公查完所有项目,虽然花了几千块,但拿到全部正常的报告时,那种踏实感真的值得。
祝大家都能顺顺利利怀上健康宝宝~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女性孕前检查必做项目有哪些(备孕需要去医院检查什么项目)》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