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六点,楼下豆浆摊的油锅刚冒泡,老周把围裙往腰上一系,笑得跟捡了钱似的。
谁能想到,三个月前他还在人才市场排队,简历被风吹得满地跑。
现在,他一天能卖五百杯豆浆,还琢磨着再开两家分店。
有人问他是不是走了狗屎运,他咧嘴一笑:“运气?
我天天四点起床磨豆子,老天爷想不看见我都难。
”
这话听着像鸡汤,但细想又挺实在。
老周的故事不是童话,而是把“好运”拆成了三块拼图:心态、行动、人缘。
缺一块,拼图就散架。
先说心态。
不是那种朋友圈晒阳光的假嗨,而是摔进坑里还能抬头看天的本事。
老周下岗那天,老婆在厨房摔了碗,孩子学费还没着落。
他没躲屋里哭,而是蹲在菜市场门口观察了一星期,发现豆浆摊排队的人最多。
于是回家把破壁机擦得锃亮,开始试配方。
心理学管这叫“逆境中的认知重构”,说白了就是:倒霉事已经发生了,要么让它烂在手里,要么榨成豆浆卖钱。
行动力更直接。
老周的发小阿强,以前在电子厂拧螺丝,每天重复同一个动作八千次。
去年厂里裁员,他拿着补偿金去学了三个月短视频剪辑,现在给本地小饭馆拍探店视频,一条报价两千。
阿强说:“我脑子不比别人灵光,就是敢先干。
剪得丑?
改呗!
总比拧螺丝强。
”数据也撑腰——那些创业失败后三个月内调整方向的小公司,活下来的概率比硬扛的高三成。
时代跑得快,人得跑得更快。
至于人缘,老周最有发言权。
他摆摊第一天,隔壁卖煎饼的大姐借他半桶油;城管来查占道,常来买豆浆的社区大妈帮忙说情。
后来大姐的煎饼摊要扩张,拉老周一起合伙。
小婷的故事更典型——她在公司帮实习生改PPT,顺手教同事用Excel函数,结果裁员时,整个部门帮她内推。
社会学管这叫“弱关系的力量”,翻译成人话就是:平时攒的人品,关键时候能救命。
这三件事听起来老生常谈,但组合起来就是化学反应。
心态决定你能不能看见机会,行动决定你能不能抓住它,人缘决定有没有人拉你一把。
现在这年头,信息多得像洪水,机会像泥鳅,滑不溜手。
光靠“等”是等不来的,得自己织网。
老周最近买了辆二手面包车,车厢上喷着一行字:“豆子要磨,人要磨。
”路过的人笑他土,他不在乎。
反正凌晨四点的街道,他见得太多了——那些说“等运气”的人,还在被窝里做梦;而磨豆浆的人,已经听见好运敲门的声音了。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来大姨妈前的症状(一个人走大运之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