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弱视、它是否真如家长想象的那样?
“歪头眯眼”是弱视的早期症状吗?
孩子必须在几岁前解决这一问题?
弱视如何预防与治疗?
祝博士今天就来跟大家聊一聊儿童弱视
很多家长都会关注孩子是否存在近视、斜视、散光等,而对弱视却并不了解,其实弱视的危害非常大。
如果弱视不及时进行治疗,不仅会给儿童、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还会影响他们日后的学习、工作就业等,甚至造成终身视觉障碍。
究竟哪种情况才是弱视呢?
什么是弱视?弱视患儿的症状与近视、远视的症状十分相似,不易被发现,因此常常被家长疏忽。
医学上对弱视的定义是这样的:
弱视是儿童常见眼病,它指眼球虽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但单眼或双眼的最佳矫正视力≤0.8或两眼视力差≥2行。引起弱视最常见的原因为小儿斜视、高度远视或近视和散光、先天性白内障、重度眼睑下垂,以及先天的视中枢及视神经发育不良等。
换一种更易懂的说法就是:
患有弱视的宝宝,通常会有一只眼睛先天视力欠佳,宝宝的大脑感知到这一状况后会自动“屏蔽”较弱的眼睛,只用视力正常的眼睛来看东西。
久而久之,用则进、废则退,较弱的眼睛功能会越来越弱,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弱视很可能急剧加重,甚至还有可能导致失明。
弱视目前已成为小儿最常见的眼科疾病之一,其患病率高达2%~4%,但真正到正规医院就诊治疗的患者不到患病人数的一成。
孩子出现弱视,多数是由视力发育迟钝引起的,此外,斜视、近视、远视、散光等因素也会造成弱视。
弱视该如何治疗?纠正孩子弱视,首先必须矫正屈光不正。
除了进行规范验光、配戴合适眼镜外,还要再配合遮盖疗法、视觉刺激疗法、精细训练疗法等。
⚠️弱视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家长和孩子的极力配合,尤其是坚持长期治疗、视功能训练和随访。
「孩子还小,等长大点再治疗吧。」
弱视要早发现、早治疗,不然后悔终生。
儿童视觉发育的关键期为0~3岁,6~8岁时双眼视觉发育基本成熟。如果在学龄前发现,并得到及时、科学的治疗,弱视一般是可以治愈的,而且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成年后治愈率几乎是零。
即使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也不要放弃治疗,否则孩子将永远是弱视。孩子本身对眼睛视力的好坏无法判断,所以在孩子视觉发育敏感期(学龄前),应定期带孩子去医院检查眼睛,这是早期发现弱视最有效的方法。
孩子弱视的5个小征兆平时家长需注意观察孩子是否有异常行为,以下5点有助于判断儿童是否患有早期弱视。
将比较醒目的物品放在孩子眼前,观察他是否能及时发现。观察孩子双眼、单眼注视时的情况,注意他看电视的时候是否喜欢凑得很近。观察孩子看东西时有没有异常的头位,比如是否喜欢抬头、低头看。观察孩子看物体的时候,能否稳定地注视,如果孩子的眼球来回转动或者震颤,则有患弱视的可能。注意观察孩子是否常常走路不稳、跌倒,或是总拿不到东西。拿不到东西可能是受弱视影响,使他难以准确判断人与物之间的距离。快给孩子测一测吧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弱视的症状(弱视的这些征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