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家长天天盯着娃的身高,今天量一量、明天比一比,可很少有人注意,娃身上这几个“小部位”的长度,其实早早就暗示了未来身高潜力。要是这4个部位偏短,可得早点干预,别等青春期过了再后悔!
第一个:手腕线过短,比同龄娃“短一截”
给娃穿衣服或者牵手时,留意下他的手腕线——正常情况下,把胳膊自然下垂,手腕线至少能到胯骨附近,甚至能超过。要是娃的手腕线明显靠上,离胯骨还差一大截,可能说明四肢骨骼发育偏慢。之前我邻居家娃就是这样,幼儿园时手腕线就比别的小朋友短,当时没在意,后来小学毕业身高果然比同班平均水平矮了5厘米,现在只能靠后天运动和营养慢慢追。
第二个:脚的大小“跟不上”年龄,90%家长都忽略
这一点真的太容易被忽视了!好多家长觉得“娃脚小是好事,买鞋省钱”,却不知道脚长和身高是挂钩的——一般来说,3岁娃脚长约15厘米,6岁约19厘米,10岁约22厘米,要是娃的脚长比同年龄标准短1-2厘米以上,就得警惕了。我姐家儿子就是,8岁时脚才20厘米,比标准短了1.5厘米,后来去检查,发现骨龄比实际年龄小了半年,幸好及时调整饮食和运动,现在身高才慢慢赶上来。
第三个:小腿比例偏短,看起来“腿身不匀称”
有的娃明明上半身看着正常,可小腿却特别短,站着的时候显得“重心靠上”。别觉得只是“腿短显矮”,小腿短可能意味着下肢骨骼发育受限,而下肢长度恰恰是影响最终身高的关键——成年人身高里,下肢占比能到50%左右。要是发现娃小腿明显比同龄娃短,平时可以多让他做些拉伸小腿的运动,比如跳绳、摸高跳,帮下肢骨骼多“舒展”。
第四个:手指又短又粗,和手掌比例不协调
摊开娃的手看看,要是手指明显短粗,和手掌搭配起来显得“紧凑”,也得留意。手指长度和骨骼发育情况相关,要是手指偏短,可能暗示整体骨骼发育速度偏慢。我同事家姑娘就是手指短,小时候没在意,后来测骨龄发现生长激素分泌略低,现在每天坚持喝牛奶、跳绳,手指也慢慢变长了些,身高增长速度也快了。
其实娃的身高发育有很多“小信号”,别只盯着尺子上的数字。要是发现这4个部位有偏短的情况,先别慌,赶紧带娃去测个骨龄,看看生长潜力还有多少。平时多让娃喝牛奶、吃鸡蛋,保证睡眠,再加上适量的跳跃运动,就算起步晚一点,也能帮娃把身高潜力“挖”出来!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手指太短了(娃这4个部位太短要注意尤其第2个)》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