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1519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你可能听说过“盐吃多了会得高血压”,但你知道吗?盐吃得对,也是一味良药!
在中医里,盐不只是调味品,更是“引药入肾”的重要药引。在现代医学研究中,钠离子、氯离子等成分也被证实参与多种生理调节。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盐”如何在科学合理摄入的前提下,帮助改善三种常见健康问题。
很多人一听“少盐”,就开始极端控盐,连煮菜都不放酱油。但你知道吗?钠是人体必需的电解质,长期摄入不足,会带来以下问题:
· 头晕乏力、精神不振:钠摄入不足会导致血压过低,引起脑供血减少。
· 食欲下降、消化功能减弱:钠参与胃酸分泌,严重缺钠可能影响消化。
· 电解质紊乱:特别是老年人、运动量大的人群,如果出汗多又长期低盐饮食,很容易出现低钠血症。
国家卫健委推荐:成人每日钠摄入应控制在2000毫克以内(相当于食盐5克)。这不是“越少越好”,而是“恰到好处”。
二、你没听错,适量吃盐,有助缓解这三种病低血压患者:补钠有助于调节血压很多老年人、瘦弱女性或长期服药的人,常年被低血压困扰。轻则头晕乏力,重则摔倒昏迷。研究发现,适量增加食盐摄入,可以提高血容量,从而升高血压。
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专家指出:对于确诊低血压的患者,适度增加钠盐摄入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非药物干预手段。当然,前提是排除心肾功能不全等禁忌。
患有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即阿迪森病)的患者,身体无法正常保留钠离子,导致长期低钠、脱水、低血压等症状。
在这种情况下,医生会建议患者长期补充盐分,甚至有些人每天需补盐6~10克,远超普通人标准。这并不是“乱吃盐”,而是经过精确评估后的必需治疗措施。
夏天运动后大量出汗,或者出现严重腹泻时,体内的钠会随着体液大量流失。此时如果只喝白开水,可能加重低钠血症。
补水同时补钠,才能真正“补回来”。这也是为什么运动饮料、口服补液盐中都含有钠盐成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议:在高温、高强度运动或急性腹泻时,应适当补充含钠饮品,防止电解质紊乱。
1.用“替代盐”更聪明市面上有一种“低钠盐”,用部分氯化钾替代氯化钠,既保留咸味,又减少钠摄入。研究表明,低钠盐可有效降低高血压发病率,适合多数人群。
2.别被“无盐”忽悠了酱油、豆瓣酱、咸菜、方便面调料包……这些都属于“隐形盐”。即使你没往菜里放盐,摄入量也可能超标。
3.煮菜“后加盐”更健康盐加得早,钠更容易渗透进食材中,摄入量也更高。建议出锅前再少量加盐,既保留味道,又减少摄入。
四、别被谣言骗了,“盐治百病”是伪科学有些自媒体甚至鼓吹:“吃盐泡脚能排毒”、“盐水漱口防新冠”、“盐敷肚脐治便秘”……这些说法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中国营养学会明确指出:食盐的健康作用仅限于生理调节,不能替代药物治疗。任何“盐疗法”都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尝试。
盐不是洪水猛兽,也不是万能神药。它就像双刃剑,用好了是保护伞,用错了是慢性毒药。真正的健康,不是“吃得越少越好”,而是“吃得刚刚好”。
所以,下次别再盲目控盐,也别指望“吃盐治百病”。科学吃盐,才是对身体最好的尊重。
参考文献:[1] 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2]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成人每日钠摄入建议》[3] 北京协和医院. 《低血压非药物干预的临床建议》[4]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防暑降温健康提示(2023)》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医生你们号,请问人为什么要吃盐(吃药一堆不如吃盐一把)》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