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静,宝宝突然在睡梦中委屈大哭,闭着眼、撇着小嘴、甚至带着哭腔的抽噎,哪怕是最“钢铁”的宝妈看到这一幕,也会瞬间破防。有人说:“当妈以后,心是和宝宝绑在一起的。”但宝宝睡着后为啥突然大哭?真是让人揪心又无解。
其实,宝宝夜里突然大哭,并不稀奇,反倒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有数据显示,60%以上的小月龄宝宝都有过睡梦中突然哭闹的经历。身边的闺蜜也常常吐槽:“家里小祖宗晚上睡得好好的,突然就哭得像受了天大的委屈。”有的宝宝哭得惊天动地,有的则低声抽泣,似乎怕吵到大人。
一开始,很多家长以为是宝宝生病了,连夜量体温、翻身检查,却啥都查不出。等到体检问医生,才发现,这居然是“正常操作”。宝宝睡着后突然大哭,原因其实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
第一个原因,大脑发育还不成熟。新生宝宝的大脑,就像一台刚开机的电脑,系统还不完善。小宝宝的睡眠周期特别短,每隔30-50分钟就要“接觉”。但由于大脑还不会自己切换“睡眠模式”,接觉时就容易惊醒、哭闹。等大脑慢慢成熟,这种情况会自然减少。
不少宝妈分享:“刚开始我还会立马抱起来哄,后来发现有时候宝宝自己能接着睡,反倒被我吵醒了。”宝宝夜里哭时,先别急着抱,可以轻拍、安抚,别太快打扰他。
第二个常见原因,宝宝会做梦。很多人以为宝宝不会做梦,其实医学研究发现,婴儿在肚子里就能进入快速眼动睡眠,也就是做梦阶段。出生后,梦境依然伴随宝宝成长。有时梦到不愉快的事,或者受到惊吓,自然就哭出来了。特别是白天受到刺激、玩的太兴奋,晚上做梦更容易惊醒。
有妈妈说:“有天宝宝白天被吓到,晚上直接哭醒好几次,抱着哄了好久。”白天尽量让宝宝情绪平稳,睡前也不要玩得太嗨,给他点安全感,比如妈妈的衣服、小被子当安抚物,都很有用。
第三个不可忽视的原因,肠胃不舒服。新生儿的肠胃功能远不如大人,胀气、肚子不舒服在所难免。尤其是奶粉冲调不当、母乳喂养姿势不对、奶嘴进气太多,都会让宝宝吸入空气,肚子胀气。等到晚上安静下来,宝宝一不舒服就会睡不安稳、哭闹。
有经验的妈妈们都会在喂奶后拍嗝,做排气操,甚至用“飞机抱”帮宝宝缓解胀气。奶瓶最好用防胀气的,奶粉冲调时也别用力摇晃。别小看这些细节,能让宝宝和妈妈都多睡几个安稳觉。
除了肠胃问题,宝宝身体其他不适也会导致夜哭。比如感冒、发烧、长牙,都是常见原因。尤其是4-6个月的宝宝,长牙时牙龈肿痛,睡着了也会突然大哭。有的宝宝白天还好好的,晚上牙龈一阵发痒,直接哭醒。家长发现宝宝口腔红肿、流口水增多,八成是要长牙了。这个阶段可以给宝宝用磨牙棒,注意口腔清洁,严重时及时就医。
有争议的是,有些家长认为宝宝夜哭只是“娇气”,但事实并非如此。不少过来人表示:“我家娃睡觉环境有点吵、温度高一点就闹腾。”其实,宝宝对环境特别敏感。温度、湿度、光线、噪音,都会影响宝宝睡眠。最舒服的环境,是24-26度,安静但不死寂,最好有点柔光。妈妈们可以试着调整环境,发现宝宝会安稳很多。
还有一个被忽视的原因,宝宝缺乏安全感。换了照顾人、搬家、父母不在身边,宝宝会觉得害怕,晚上容易惊醒大哭。尤其是分床、分房睡的宝宝,突然“失去”妈妈的气息,很容易在夜里哭闹。多和宝宝说话、身体接触、耐心安抚,慢慢地,宝宝的安全感建立起来了,夜哭自然就少了。
不少网友调侃:“当妈以后,才知道自己有多能熬夜。”其实,宝宝夜里哭,背后藏着成长的密码。大多数情况下,这并不是宝宝“故意闹腾”,而是他们身体、心理在经历成长的阵痛。家长们不必太焦虑,耐心陪伴、科学应对,宝宝自然会越来越安稳。
当宝宝睡着后突然委屈大哭时,别急着自责或焦虑。每一次夜里的哭声,都是宝宝成长的信号。父母的温柔安抚,是宝宝最坚实的依靠。就像有人说的:“带娃路上,谁不是一边心疼一边成长?”陪着宝宝一起熬过这段艰难,才会迎来更温暖的亲子时光。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婴儿突然大哭是什么原因(宝宝睡着后突然委屈大哭)》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