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 “肚子里多了一个小生命” 时,身体往往会悄悄发出信号,而吃饭这件每天都要做的事,可能就是最早 “泄密” 的环节。很多准妈妈回忆刚怀孕时,都会发现自己吃饭时变得 “不对劲”—— 以前爱吃的现在闻到就犯怵,或者突然一顿能吃两碗饭,这些看似平常的变化,其实可能是宝宝在打招呼呢。
1. 只要一闻到饭菜飘散出来的味道,恶心感便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这大概是最广为人知的怀孕信号之一,但它的 “狡猾” 之处在于总在饭点找上门。比如早上煎鸡蛋的香味,以前觉得是幸福的味道,现在可能一闻到就忍不住跑厕所;或者刚扒拉两口米饭,胃里就像有小虫子在翻搅,只想赶紧放下筷子。这种恶心不会像生病那样持续一整天,大多在吃饭时发作,尤其是看到油腻的菜时更明显,吃完后过一会儿又会缓解。
2. 突然变得“挑食”起来,口味仿若全然变换,判若两人。
怀孕宛如一场奇妙的身体变革之旅,体内激素水平如汹涌潮水般大幅波动,仿若神奇的“调音师”在肆意拨弄,使得味蕾变得极为敏感,对食物挑剔到了极致。有人突然疯狂想念酸梅汤,顿顿都想喝;有人看到以前爱吃的红烧肉就皱眉,反而对清炒青菜情有独钟;
3. 刚用餐完毕便觉饥饿,甚至饿得心慌。
明明午饭吃了一大碗面条,下午三点就饿得头晕眼花,好像胃里有个小黑洞。怀孕后,身体需为宝宝供给更多能量以支撑其成长,新陈代谢速率显著提升,机体对能量需求大增,因而孕妇往往会比平常更容易产生饥饿感。但这种饿和普通的饿不一样,往往还带着点心慌,吃点东西后会立刻缓解,而且饿的频率比平时高很多。
不少人秉持怀孕后得“一个人吃两个人的饭”的观念,可事实上,在孕早期(前3个月),胎儿尚小,所需营养有限,孕妇无需强迫自己过量进食,正常饮食即可。这时候宝宝还很小,需要的营养不多,准妈妈的胃口差、吃不下是正常的生理反应,硬逼着自己吃反而会加重恶心感。
不妨尝试如下这些小办法:
不想吃正餐时,用酸奶、小番茄、全麦面包等 “小份食物” 代替,饿了就吃点,不用按时按点硬塞;
炒菜之时宜少放油盐,辛辣刺激之调料亦需避免,清淡的食物更易为肠胃所接纳;
吃不下肉没关系,鸡蛋、豆腐、牛奶里也有丰富的蛋白质,先保证这些基础营养就行。
其实,孕早期准妈妈保持轻松的心情,比硬吃进去多少饭更重要。等过了 3 个月,胃口大多会慢慢变好,到时候再好好吃饭也不迟。
吃饭时恶心、挑食、容易饿,这些症状和肠胃不舒服很像,很多人会误以为是吃坏了肚子。其实,仅需留意这两个细节,就能大致区分。
查看“伴随症状”
怀孕带来的吃饭异常,往往还会有 “大姨妈推迟”“乳房胀痛”“容易累” 这些 “小伙伴”;而肠胃问题更多会伴随着拉肚子、肚子痛、反酸水,而且一般不会影响月经。
看 “持续时间”
肠胃不舒服通常是一阵子的,比如吃了不干净的东西,拉两天肚子、吃点药就好了;但怀孕引起的胃口变化会持续一段时间,尤其是早上起床后恶心的感觉,可能会天天出现,而且不会因为吃了肠胃药就消失。
若自己无法确定,最简捷之法便是用验孕棒检测一番,抑或前往医院验血,这可比自己盲目猜测要可靠得多。
吃饭,这一再寻常不过的身体活动,实则意义非凡,它是身体向外界传递内在需求与健康信号的关键“窗口”。当你发现自己吃饭时突然变得 “反常”,又刚好有备孕计划,不妨多留个心眼 —— 也许一个小生命正在悄悄靠近,用这些细微的变化,向你发出第一声 “问候” 呢。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请问拉肚子是怀孕的前兆吗(体内有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