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什么(艾滋病病毒可长期潜伏脑脊液中)

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什么(艾滋病病毒可长期潜伏脑脊液中)

全学民 2025-09-20 都市日报 3 次浏览 0个评论

美国一研究小组在《临床调查杂志》上发表研究报告称,他们在长期接受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的脑脊液中,检测到了艾滋病病毒(HIV)DNA,并发现这些患者存在认知障碍的可能性要高于脑脊液细胞中没有HIV的同龄人。

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什么(艾滋病病毒可长期潜伏脑脊液中)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联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cART)是目前主流的艾滋病治疗手段,该方法能够抑制HIV的复制,但无法将其从患者体内消除,一旦停止治疗,病毒就会反弹,重新复制。长期以来,清除艾滋病患者体内所有HIV一直是科学家努力的方向,但关于HIV在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在脑脊液中长期潜伏对神经系统的影响问题,却尚未被充分认知。

在新研究中,匹兹堡大学、耶鲁大学等多家机构研究人员组成的研究小组,对69名艾滋病患者的脑脊液进行了检查。这些患者绝大多数为男性,中位年龄50岁,接受cART治疗的中位时间为8.6年。检查结果显示,48%的患者的脑脊液细胞中存在HIV的DNA,他们中30%的人有认知障碍,其比例明显高于那些脑脊液细胞中没有HIV DNA的患者,后一群体中存在认知障碍的比例为11%。

研究人员表示,在几乎一半的患者脑脊液中检测到被HIV感染的细胞,这让他们感到惊讶。这表明cART虽可对HIV进行抑制,但病毒仍可长期潜伏于中枢神经系统,并对其产生影响。虽然造成艾滋病患者出现认知障碍的因素可能有很多,如年龄、神经炎症、血管功能障碍等等,但他们的新研究表明,脑脊液细胞中持续存在的HIV DNA与神经认知障碍之间存在着显著关联。尽管相关机制尚不清楚,目前也没有从脑脊液细胞中清除HIV的手段,但这一发现仍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尽管存在血脑屏障,大脑并不是一块“净土”,近几年科学家在脑中观察到了各种各样的生物和活动迹象。比如说细菌、病毒、肠道代谢物质等等。大脑由之接受的影响大多数是负面的。此次证实艾滋病病毒的显著的认知干扰作用,再次提醒人们脑部环境的复杂。未来我们会将更多的神经疾病和心理障碍归因于脑部病原体。(刘海英)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什么(艾滋病病毒可长期潜伏脑脊液中)》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