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引起耳朵痛(为什么小小的感冒)

感冒引起耳朵痛(为什么小小的感冒)

波靖易 2025-10-05 要闻聚焦 1 次浏览 0个评论

感冒,这个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小病”,通常表现为流鼻涕、咳嗽、喉咙痛。但你可能想不到,这个看似简单的呼吸道感染,有时却会悄悄地“爬”到耳朵里,引发一场名为中耳炎的“风暴”。特别是对于孩子来说,感冒后患上中耳炎的几率更高。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为什么小小的感冒,会惹上“大麻烦”——中耳炎?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认识一下耳朵里的一个重要“交通要道”——咽鼓管。

咽鼓管:连接鼻子和耳朵的“秘密通道”

我们的耳朵结构非常精巧,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其中,中耳是一个充满空气的小腔室,里面有三块小骨头(听小骨),它们负责将声音信号放大并传递给内耳,而连接中耳和鼻咽部(就是鼻子和喉咙交汇的地方)的,就是那条小小的、不起眼的咽鼓管。

咽鼓管就像一条“秘密通道”,它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功能:

①平衡气压:它能让中耳腔内的气压与外界大气压保持平衡,这对于保持正常的听力至关重要。当我们坐飞机、潜水或电梯快速升降时,耳朵感到闷胀,就是因为气压不平衡。通过吞咽、打哈欠等动作,咽鼓管会打开,让空气进入中耳,从而缓解不适。

②引流分泌物:它还能帮助中耳腔内产生的少量分泌物排出到鼻咽部,保持中耳的清洁和健康。

感冒如何“入侵”中耳?

现在,我们把目光回到感冒,感冒通常是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会造成鼻腔和鼻咽部黏膜的肿胀和充血,并产生大量的鼻涕和分泌物。

这正是中耳炎发生的关键环节。当感冒发生时:

①咽鼓管的“门”被堵住了:感冒病毒和细菌导致鼻咽部发炎、肿胀,这会直接影响到咽鼓管的开口。咽鼓管的黏膜也会因为炎症而变得肿胀,使其变得狭窄甚至完全堵塞。这就好比一条正常的排水管,突然被大量的杂物和黏液堵住了。

②细菌或病毒“逆流而上”:当咽鼓管堵塞后,中耳腔内的气压无法与外界平衡,形成负压。同时,鼻咽部那些含有大量病菌的分泌物,可能会在打喷嚏、擤鼻涕或用力吞咽时,通过狭窄的咽鼓管被“挤”入中耳腔。

③中耳腔内的“小池塘”:进入中耳腔的病菌迅速繁殖,导致中耳腔发炎,产生大量的积液。这个原本充满空气的“小房间”,一下子变成了充满脓液和积液的“小池塘”,炎症和积液压迫鼓膜,就会引起剧烈的耳痛、耳闷、听力下降等症状,这就是典型的急性中耳炎。

为什么孩子更容易中招?

相较于成人,儿童的咽鼓管有其独特的弱点,使得他们更容易在感冒后患上中耳炎:

①更短、更平、更宽:孩子的咽鼓管比成人的短、平、宽,而且位置更水平。这就意味着,鼻咽部的病菌更容易“长驱直入”,逆行进入中耳。

②腺样体肥大:许多儿童都有生理性或病理性的腺样体肥大。腺样体位于咽鼓管开口附近,一旦肥大就会直接压迫甚至堵塞咽鼓管,进一步增加了中耳炎的风险。

如何预防和应对?

了解了原因,我们就能更好地预防和应对。

①正确擤鼻涕:感冒时,不要用力同时擤两侧鼻孔,这会增加鼻腔压力,将分泌物“挤”入咽鼓管。正确的方法是交替擤鼻,或者轻轻吸出鼻涕。

②及时就医:如果感冒后出现耳朵疼痛、闷胀或听力下降,特别是儿童,一定要及时就医,不要擅自用药或拖延。医生会根据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必要时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

③加强日常护理:保持鼻腔通畅是预防中耳炎的关键,可以尝试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清除鼻涕和病菌。

总而言之,感冒虽小,但其引发的连锁反应不容小觑,当我们流着鼻涕、打着喷嚏时,要时刻注意耳朵发出的“求救”信号。正确护理,及时就医,才能让感冒止步于鼻腔,不让它“入侵”耳朵,保护我们的听力健康。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感冒引起耳朵痛(为什么小小的感冒)》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