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印
清河县的老槐树下,总蹲着个老头。
他揣着张纸,皱得像核桃。
风一吹,纸角露出来。上面有字,有红印,还有片蓝得发黑的水渍。
有人说,那是十年前的借条。
有人说,他在等一个人。
等谁?
等那个住着别墅、开着豪车的邻居。
等那十万块。
等了十年。
这天,老头又站起来了。
脚步蹒跚,眼神却像淬了火。
一、借条上的蓝晕秋老虎咬着清河县不放。
柏油路软得能粘住鞋。卫中华的解放鞋,底儿早磨平了。一片枯叶粘在上面,跟着他走了半条街。
他攥着借条。纸泛黄,边缘卷了毛。“壹拾贰万元整” 几个字,被水洇过,晕成模糊的蓝。像他眼里的血丝。
十年了。
这张纸被他藏在木箱底层,裹了三层塑料袋。搬家三次,什么都能丢,就它不能。
今天,他非把它亮出来不可。
前面就是陈来秀的别墅。朱漆大门,铜环锃亮。门柱上爬满绿萝,叶片上还挂着早上的露水。
卫中华咽了口唾沫。嗓子干得像要冒烟。
他想起老伴。
老伴躺在炕上,盖着补丁摞补丁的被子。咳嗽声像破风箱,一夜没停。药罐空了三天了。
他想起儿子。
儿子在工厂里三班倒,上个月工资被扣了一半,就因为迟到两次。房贷催得紧,电话铃一响,全家都心惊肉跳。
这十万块,是救命钱。
他抬手,拍门。
铜环撞在门上,“哐当” 一声,在安静的别墅区里格外响。
门开了。
陈来秀倚在门廊下。中等个儿,啤酒肚却像揣了个西瓜,把真丝睡衣撑得鼓鼓囊囊。领口两颗扣子崩开,露出胸口黑黢黢的汗毛。
脸上油光锃亮。肥脸蛋堆着肉,一笑,眼睛就眯成两条缝。稀疏的头发梳得溜光,抹了不知多少发油,苍蝇落上去都得打滑。
左手无名指上,金戒指闪得人眼晕。
“老卫?” 陈来秀挑了挑眉,声音懒洋洋的,“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卫中华把借条往前递:“来秀,你看……”
“看什么?”陈来秀没接,反而后退一步,掏出烟盒,弹出一根烟叼在嘴里,“我当多大事。不就是那十万块吗?”
“不是十万,”卫中华的声音发紧,“连本带息,十二万。你当年说的。”
“哦?是吗?”陈来秀点火,火苗舔着烟卷,“我咋不记得了?老卫,你也知道,我这脑子,记不住小事。”
“这不是小事!” 卫中华往前凑了一步,“十年了!你说一年就还,现在都十年了!”
“急什么?”陈来秀吐了个烟圈,烟圈飘到卫中华面前,散了,“我这不是手头紧吗?工程尾款没下来,我比你还急。”
“手头紧?”卫中华的声音陡然拔高,“你车库里那辆奔驰,‘8888’的牌子,是租来的?这别墅,带喷泉的,是单位分的?”
他指着院墙:“十年前,你家还是油毡顶的平房!下雨就漏!现在呢?瓷砖缝里都嵌着金边!你跟我说手头紧?” 他心里暗骂,这陈来秀真是黑了心,自家老伴卧病在床,儿子工资微薄,全家就指望这笔钱救命,他却如此嚣张。
陈来秀的脸沉了。
“老东西,给你脸了是吧?” 他把烟蒂扔在地上,用锃亮的皮鞋碾了碾,“钱是我借的,没错。但我就是不还,你能怎么样?”
卫中华气得浑身发抖。他把借条往陈来秀面前送:“你看看!这上面有你的签字!有红印!”
陈来秀一把夺过借条。
“嘶啦 ——”
他把纸揉成一团,随手扔在地上。接着,抬起脚,狠狠地碾。
皮鞋跟踩着纸团,在地上转了两圈。那张被卫中华珍藏了十年的借条,就成了一摊烂纸。
“法院判了又怎样?” 陈来秀盯着卫中华,眼神像刀子,“你去执行局问问,谁敢动我一根手指头?”
“你…… 你……” 卫中华气得说不出话,指着陈来秀,手抖得厉害。
“我什么我?” 陈来秀 “砰” 地一声关上门。
门板震动,卫中华怀里的备用借条复印件簌簌发抖。
他僵在原地。
阳光照在地上的纸团上,那片蓝色的水渍,像一滴凝固的血。
二、酒桌上的嘲讽陈来秀没把卫中华当回事。
傍晚,他换了身行头。黑色西装,白色衬衫,领口别着个金色领针。肚子太大,西装扣系不上,就敞着怀。
司机开着奔驰,把他送到 “锦绣楼”。清河县最豪华的酒店。
包间里,已经坐了三个人。
张老板,做建材的,脑满肠肥,脖子上的金链子能压死狗。
李经理,管工程验收的,戴着金丝眼镜,看人总眯着眼。
王科长,税务局的,地中海发型,说话时总爱摸头顶。
见陈来秀进来,三人赶紧站起来。
“陈主任,您可来了!” 张老板笑得满脸褶子,“就等您了。”
陈来秀摆摆手,坐下,拿起菜单:“点了吗?”
“没呢,” 李经理把菜单推过去,“您来。”
陈来秀翻了两页:“葱烧海参,红烧鲍鱼,再来个佛跳墙。酒要飞天茅台。”
张老板赶紧附和:“陈主任大气!”
菜上得快。
海参油光锃亮,鲍鱼卧在浓稠的汤汁里。佛跳墙冒着热气,香味能飘出二里地。
茅台开封,酒香瞬间灌满包间。
陈来秀端起酒杯:“来来来,走一个。”
四人碰杯,一饮而尽。
张老板咂咂嘴:“陈主任,还是您有本事。上次那批建材,多亏您照顾。”
“小意思。” 陈来秀夹了块鲍鱼,塞进嘴里,“都是自己人。”
李经理推了推眼镜:“听说卫中华又找您了?”
“哪个卫中华?” 陈来秀装傻。
“就那个…… 十年前借您钱的老头。” 王科长插话。
“哦,他啊。” 陈来秀嗤笑一声,“一个傻子。”
张老板好奇:“怎么回事?”
“十年前,我借他十万块。” 陈来秀喝了口酒,“当时说一年还,连本带息十二万。现在倒好,天天来要。”
“那您还给他不就完了?” 张老板问。
“还?” 陈来秀像听到了天大的笑话,“我把这钱投到项目里,现在翻了十倍都不止!给他十二万?我傻啊?”
李经理笑了:“他还真敢来要?”
“可不是嘛。” 陈来秀夹了片海参,“今天还拿着借条找上门。我直接给他撕了。”
“够狠!” 王科长竖起大拇指,“就该这样。对付这种老实人,就得硬气点。”
“他还说要去法院告我。” 陈来秀撇撇嘴,“告呗。执行局刘干事,昨天刚收了我两条中华。你说,他能赢?”
张老板哈哈大笑:“那老头就是个棒槌。穿件洗得发白的中山装,还想跟您斗?”
“他哪知道,” 李经理慢悠悠地说,“这社会,讲的是关系,不是道理。”
陈来秀拍了拍肚子:“就是。他那点钱,还不够我这顿饭钱。也配跟我叫板?”
“您说得是。” 王科长举杯,“来,陈主任,敬您。祝您财源滚滚。”
四人又碰杯。
酒液下肚,陈来秀的脸更红了。
“我跟你们说,” 他压低声音,“卫中华那老东西,就算等到死,也别想拿到一分钱。还他钱,那不是往我脸上抹屎吗?啊!”
包间里,笑声震天。
门外,服务员端着菜,脚步顿了顿。
他听见了 “卫中华” 三个字。
那是他远房表舅。
三、执行局的猫腻卫中华没回家。
他揣着复印件,直奔法院。
执行局在法院后院,一栋两层小楼。墙皮掉了不少,露出里面的红砖。
门口的牌子歪歪扭扭,“执行局” 三个字,“执” 字少了一点。
卫中华推开门。
屋里一股烟味,呛得他咳嗽。
靠窗的办公桌后,坐着个年轻人。头发抹得油亮,苍蝇站上去能劈叉。胸前的工作牌斜挂着,上面写着 “刘干事”。
刘干事正对着电话笑:“王总,放心,那事我记着呢…… 好嘞,改天聚。”
挂了电话,他看见卫中华,脸上的笑立刻没了,换成一脸不耐烦。
“干什么的?”
卫中华把复印件和判决书递过去:“同志,我要申请执行。陈来秀欠我钱,十年了。”
刘干事瞥了一眼,没接。他拿起桌上的茶杯,慢悠悠地喝了一口。
茶叶在水里打转。是碧螺春,明前的。
旁边的办公桌后,坐着个瘦高个,是小李。他凑过来,低声问:“刘哥,又是那老头?”
刘干事点点头,也压低声音:“陈主任昨天送了两条中华,还有一提茶叶。让咱们多‘关照’。”
小李嗤笑:“明白。就说没财产可执行。”
“老卫啊,” 刘干事转向卫中华,语气敷衍,“你这案子,不好办。”
“怎么不好办?” 卫中华急了,“他有别墅,有豪车!”
“那都不是他名下的。” 刘干事摊摊手,“别墅是他老婆的,车是公司的。法律上讲,跟他没关系。”
“胡说!” 卫中华往前一步,“他老婆没工作,公司就是他开的!”
“你有证据吗?” 刘干事挑眉,“有证据你拿出来啊。没证据,我们没法办。”
“我……” 卫中华语塞。他哪有什么证据。他就是个工人,哪懂这些弯弯绕。
“我们有我们的程序。” 刘干事不耐烦了,“你回去等着吧。有消息了,我们会通知你。”
“等?我等了十年了!” 卫中华的声音发颤。
“那你再等十年呗。” 小李在旁边插了一句,语气轻佻。
卫中华气得浑身发抖。他指着两人:“你们…… 你们这是包庇!”
“你说话注意点!” 刘干事拍了桌子,“什么叫包庇?我们是依法办事!你再胡闹,我叫保安了!”
卫中华看着他们。
刘干事悠闲地喝着茶,小李低头玩手机。两人脸上,是毫不掩饰的轻蔑。
他突然觉得累。
很累很累。
他拿起复印件和判决书,转身往外走。
脚步沉重,像灌了铅。
走出执行局,他蹲在门口的台阶上。
秋老虎还在发威。阳光晒得他头晕眼花。
他想起十年前。
十年前,卫中华的大儿子在执行任务时牺牲了,那十万块是大儿子的抚恤金,刚拿到手,还带着银行柜台的余温,陈来秀就找到了他,一脸诚恳:“卫大哥,我做点小生意,差十万块周转。一年,就一年,连本带息还你十二万。”
他看着陈来秀胸前的工作证,“城建局” 三个字刺得眼疼。
他想,公家的人,总不会赖账。
他把那笔浸透着儿子鲜血与荣耀的钱取了出来。那是儿子用生命换来的,是家里的希望。
现在想来,真是傻。
傻得可笑。
他蹲了很久。
地上的影子,从短变长,又从长变短。
直到太阳西斜,他才慢慢站起来。
走一步,叹口气。
从家到执行局的中,一共是三万伍千二百柒拾步,有三个路口,一段是水泥路,一段是柏油路,这条路,卫中华走了四年,也没有走出头来。
四、上访后的荒唐卫中华去了信访局。
信访局在县政府大楼旁边,一栋崭新的小楼。门口挂着牌子:“为人民服务”。
卫中华攥着材料,站在门口。
材料是他连夜写的。纸是小儿子单位用剩下的 A4 纸,字是他一笔一划写的。写了整整五页,把十年的辛酸都写了进去。
他等了整整一夜。
天亮时,门开了。
出来个中年女人。穿着套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脸上挂着笑,眼神却冷冰冰的。
是李干事。
“你有事?” 李干事接过材料,翻了两页,就扔在桌上。
“我要上访。” 卫中华说,“陈来秀欠钱不还,执行局不办事。”
“知道了。” 李干事拿起茶杯,“我们会调查的。你留下联系方式,回去等消息。”
“等多久?” 卫中华问。
“不好说。” 李干事抿了口茶,“我们有流程。”
“我等不起了。” 卫中华的声音发哑,“我老伴等着钱买药。”
李干事抬眼看了看他,没说话。
卫中华看着她。她的指甲涂着红色的指甲油,亮得晃眼。桌上的茶杯,印着 “廉政杯” 三个字。
他突然觉得,这三个字很讽刺。
他转身离开。
走出信访局,阳光刺眼。
他不知道,他的材料,很快就到了王副县长的桌上。
王副县长正在梳头。
镜子里的人,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脸上红光满面。明天,市里就要来考察了。只要过了这关,他就能升市长助理了。
他拿起卫中华的材料,扫了一眼。
“哼” 了一声。
“为了十万块,上访?” 他把材料扔在桌上,“添乱!”
他拿起电话,打给办公室主任:“让信访局、法院、城建局的头头,立刻来我办公室。”
半小时后,办公室里坐满了人。
烟雾缭绕。
王副县长坐在主位上,猛啜一口烟,用夹着烟的手指敲着桌子:“卫中华上访的事,你们都知道了?”
众人点头。
“现在是什么时候?” 王副县长提高了声音,“是我升迁的关键时候!这种破事传出去,影响多不好!”
信访局局长赶紧说:“王县长,这事是我们没处理好。我们马上压下去。”
“怎么压?” 王副县长瞪着他,“人都上访了!”
法院院长开口:“要不,我们再督促一下执行局?”
“督促个屁!” 王副县长骂了句脏话,“陈来秀是城建局的老人,跟我多少年了!你们动他,就是打我的脸!”
众人不敢说话了。
王副县长喘了口气,说:“这样。把卫中华的上访定性为‘无理取闹’。发个红头文件,在各单位通报批评。”
他顿了顿,又说:“还有,统计一下全县叫‘卫中华’的人,让他们最近老实点。别给我添乱。”
城建局局长愣了:“王县长,这…… 有必要吗?”
“怎么没必要?” 王副县长拍了桌子,“万一再有个卫中华闹事,混淆视听怎么办?必须防患于未然!”
众人心里暗骂荒唐,脸上却不敢表露。
“还有,” 王副县长看向卫中华所在单位的领导,“你们单位,要看好卫中华。别让他再出去乱跑。”
单位领导苦着脸:“王县长,这…… 不好办啊。”
“有什么不好办的?” 王副县长说,“派几个人,轮流去他家附近盯着。他一出门,就汇报。”
“这……”
“这什么这?” 王副县长瞪着眼,“出了问题,你担得起责任吗?”
单位领导不敢说了。
散会时,王副县长又叮嘱:“都给我上点心!谁坏了我的事,我饶不了他!”
众人唯唯诺诺地走了。
办公室里,只剩下王副县长。
他拿起卫中华的材料,撕得粉碎,扔进垃圾桶。
“老东西,” 他骂了句,“敢挡我的路。”
五、精神病院的日子卫中华被监视了。
第一天早上,他开门想倒垃圾。
楼下长椅上,坐着两个穿制服的年轻人。见他出来,立刻掏出对讲机:“目标出现。”
卫中华吓了一跳,赶紧缩回屋里。
他趴在猫眼上看。
两个年轻人,一个玩手机,一个抽烟。眼睛时不时往楼上瞟。
他明白了。
他们是来看着他的。
不让他出门。
不让他再去上访。
接下来的日子,他成了囚徒。
想出门买菜,楼下的人就站起来,不远不近地跟着。
想去医院给老伴拿药,刚走到街口,就有人过来 “好心” 提醒:“大爷,您老慢走,别累着。”
他知道,那是警告。
小儿子来看他,眼圈红红的:“爸,算了吧。单位领导找我谈话了,再闹,我工作就没了。”
卫中华看着儿子憔悴的脸,心里像被刀割一样。他沉默了很久,点了点头。
可老伴的病越来越重。卫中华托人买了些廉价的草药,熬成黑乎乎的汤,端到老伴床前。
老伴喝了一口,就吐了出来,咳嗽着说:“中华,别白费力气了……那钱……咱不要了……”
卫中华握着老伴枯瘦的手,泪水止不住地流。“会要回来的,一定会的。”他说,可声音却没多少底气。
没过多久,老伴还是走了。走的时候,眼睛睁得大大的,好像还在惦记着那笔钱。
卫中华的世界,彻底崩塌了。
他把自己关在屋里,几天几夜不吃饭。儿子强行把他拉到医院,他才勉强喝了点粥。
出院后,他变得沉默寡言。每天坐在老槐树下,手里攥着那张皱巴巴的借条复印件,一看就是一天。
有人说,他疯了。
单位领导怕他出事,更怕这个麻烦为招来麻烦。把他送进了精神病院。
在精神病院里,卫中华反而安静了。他不吵不闹,每天按时吃饭、睡觉。只是偶尔,会对着窗外发呆,嘴里喃喃自语:“那是我儿子的命啊……”
医生说,他这是创伤后应激障碍,需要长期治疗。
小儿子来看他,每次都哭着回去。他想把父亲接出来,可单位领导说,这是“组织的决定”。
卫中华在精神病院里待了两年。
两年后,他被“治愈”出院。
走出精神病院的大门,阳光刺眼。他眯着眼睛,看着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像个初生的婴儿。
小儿子来接他,头发白了不少。他告诉卫中华,自己已经辞掉了工作,在外面打零工。
“爸,咱回家。”儿子说。
卫中华点点头,跟着小儿子往家走。
路过老槐树时,他停下脚步,看了很久。
树下空荡荡的,没有借条,也没有等待的人。
六、迟来的救赎
日子一天天过去,卫中华像个行尸走肉。老伴走了,他对生活的最后一点牵挂也断了。他不再去想那笔钱,不再去想陈来秀,甚至很少说话。小儿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也无计可施。
就在卫中华以为这辈子就这样浑浑噩噩过去的时候,事情发生了转机。
新来的县长上任了,一到任就开始整顿吏治,查处了一批贪腐官员,其中就包括王副县长和陈来秀。
新县长在整理旧案时,看到了卫中华的案子。他被卫中华十年追讨欠款的执着打动,也为之前的官场黑暗感到愤怒。
“立刻启动强制执行程序!”新县长拍了桌子,“必须把钱还给卫中华!”
执行局的人不敢怠慢。他们迅速冻结了陈来秀转移到老婆名下的别墅和公司名下的豪车,拍卖后,迅速偿还卫中华的十二万元。
当执行局的人把十二万元送到卫中华手里时,他愣住了。
他看着那厚厚的一沓钱,手抖得厉害。
这是他等了十二年的钱。是他儿子用命换来的钱。是能救他老伴命的钱。
可现在,儿子不在了,老伴也不在了。这钱,还有什么用?
卫中华揣着钱,独自一人来到了大儿子的坟前。
墓碑上,大儿子的照片笑得灿烂。
他蹲下来,把钱放在墓碑前。
风一吹,钱被吹得哗哗作响。
卫中华沉默着,一句话也没说。
他就那样蹲在那里,从日出到日落。
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像一个巨大的问号,悬在清河县的上空。
这迟来的正义,到底是救赎,还是另一种讽刺?
没有人知道答案。
只有那风,还在不停地吹着,仿佛在诉说着一个老人十二年的心酸与无奈。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脸上有红印(红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