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1620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医生,我最近老是背疼,是不是肺出问题了?”
在呼吸科门诊,这样的问题几乎每天都有人问。很多人以为肺病只会引起咳嗽、喘气,其实并不全是这样。肺部出了问题,身体有时会“换个地方”告诉你。
尤其是下面这3个部位,如果经常“喊痛”,那就要警惕了。
一、肺不好,背先疼?不少慢阻肺或肺癌患者,在确诊前并没有剧烈咳嗽,反而是背部总有隐隐的钝痛,尤其在深呼吸或咳嗽时更明显。
这是因为肺部没有痛觉神经,它的“痛感”往往是通过胸膜、肋膜、神经组织等间接传递出来的。一旦肺部肿块压迫到脊神经,或炎症波及到胸膜,就可能出现肩背部的牵涉痛。
更隐蔽的是,肺尖部肿瘤(如肺上沟瘤)可以压迫臂丛神经,导致肩膀、手臂甚至小指发麻或疼痛。很多中老年人误以为是颈椎病,结果耽误了早期治疗。
如果平时不干重活,却总是后背或肩膀酸胀、疼痛,特别是夜间加重,要及早查肺部。
“胸口闷、疼,是不是心脏病?”
很多人一感到胸痛就往心脏想,确实,心绞痛、心肌梗死都可能有这类表现。但别忘了,肺部疾病也可能引发胸痛。
比如,肺炎、肺结核、气胸等,都会影响到胸膜,而胸膜本身对疼痛非常敏感。
尤其是干性胸膜炎,早期常表现为一侧胸口刺痛,咳嗽或深吸气时加重。这种疼痛往往呈针扎样,有时还会放射到肩部或腰背。
还有一种情况叫自发性气胸,常见于年轻瘦高男性,典型表现就是突然的胸口剧痛、呼吸困难,需要紧急处理。
所以,不能一疼就认定是“心脏的问题”,肺也可能是“真凶”。
这个就比较少人知道了。肺不好,怎么腿也肿了?
其实这背后是一个非常凶险的病:肺栓塞。
当下肢深静脉形成血栓后,血块脱落进入肺动脉,阻塞血流,就会引发肺栓塞。它的典型表现包括:
一侧小腿肿胀、疼痛;
呼吸急促、喘不上气;
胸闷、心慌,甚至晕厥。
据《中国肺血栓栓塞症诊治指南(2023年版)》显示,肺栓塞在我国住院人群中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严重威胁生命的急症之一。
若你近期久坐久卧,或有手术、骨折等病史,又突然出现腿肿、气喘,就要高度警惕肺栓塞的可能。
这其实跟肺的解剖位置和神经分布密切相关。
肺本身没有痛觉神经,但肺周围的结构,比如胸膜、肋骨、脊神经都有丰富的感觉神经。肺部一旦出现病变,往往通过这些“旁路”传递痛信号,所以才会“借其他部位喊痛”。
这类“牵涉痛”并不容易识别,很多人误以为是肩周炎、胃病、腰椎间盘突出,结果反复检查没结果,直到拍了胸片才发现肺部问题。
五、出现这些症状,建议立即检查肺部肺部疾病早期常常“沉默”,但以下症状值得高度重视:
不明原因的背痛、肩膀酸麻;
持续性胸痛,尤其咳嗽或深呼吸加重;
下肢肿胀,同时伴有气短、胸闷;
长期咳嗽、咳痰,伴随体重下降或声音嘶哑。
如果有上述表现,建议及时到医院做胸部CT或X线检查,并结合肺功能检测、血氧饱和度等,全面评估肺部健康。
六、肺部健康,日常可以这样养护肺是最“娇气”的器官之一,日常保养至关重要。
戒烟是第一要务:吸烟是导致慢阻肺和肺癌的最大诱因。
远离空气污染:尽量避开雾霾天外出,必要时佩戴口罩。
定期检查:特别是40岁以上、有家族史或吸烟史的人群,建议每年做一次低剂量螺旋CT筛查。
适度运动:慢跑、太极、呼吸操都有利于提升肺活量。
保持室内通风:避免油烟、粉尘等刺激物长期吸入。
肺部出了问题,未必会“自己说话”,但身体会透露信号。背痛、胸闷、腿肿这些“小毛病”,有时恰恰是肺在“求救”。
如果你身上目前没有这些症状,也别掉以轻心。养肺,从现在开始,永远都不晚。
参考资料:[1]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行动计划(2019-2022年)》[2] 《中国肺血栓栓塞症诊治指南(2023年版)》
感谢关注!有你在,我们会变得更好!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肺隐隐的痛,不咳嗽,(肺部不好的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